深漂自述 如果白石洲没了,你的“深圳梦”会醒吗?

 

白石洲虽然嘈杂拥挤,但它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




【编者按】


很多鲜活的青春梦想是从“脏 乱 差”的城中村启程的。已经老去的城中村就像一个和蔼的长者,替年轻的深圳接纳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人群。但城市更新是必然趋势,即将一夜暴富的业主和开发商的博弈成为焦点,有谁愿意聆听这些城市候鸟的声音?

对白石洲的第一印象来自黄渤和赵薇主演的电影《亲爱的》:拥挤的握手楼群,脏乱的街道,狭窄的深巷,交缠的电线,昏暗的天空,还有万恶的人贩子......只记得当时被电影情节感动得一把鼻涕一把泪,没想到有一天,我也住进了白石洲。



一年前初来深圳,为了适应这个快节奏的一线城市,不得不全身心投入工作,领着低于平均线一大截的工资,卖命加班是常态。起初暂住在朋友三房一厅的公司宿舍里,还是顶不住“寄人篱下”的自我施压,决定租房。相较于上下班费时的关外,加班到身心俱疲的我更愿意多赖会床,而不愿意把时间耗在路上。预算有限又想住关内,城中村成了不二之选。

第一次到白石洲才觉得,无论多成熟的镜头语言表达, 都及不上身临其境来得震撼直接。人流车流(电单车)夹杂着湿热的风擦身而过;无数小商铺在狭窄的马路两边延展开,音响声、吆喝声、砍价声此起彼伏;商铺前见缝插针的移动摊贩热情地招揽顾客;空气中弥漫着汗味油烟味......最终确认租住的房子是在一条不知名的看不见尽头的深巷里,在一栋9层楼梯房的顶楼,一室一厅,月租1700元,带家具家电,正式开启了深圳的租房生活。



住在白石洲 

第一次交房租,谈判的胜利

和房东约定每月8日交房租和水电卫生费。第一次收到费用清单的时候,在公司加班到两眼昏花的我顿时清醒:水电费加起来竟然要487.8元!询问同事之后,大家都觉得两个人一个月用水用电近500元太不科学了!“房东肯定在电表上做手脚了”“之前说的水电月均200肯定是为了先骗你租房”,一场对房东“阴谋论”的声讨已经在心里酝酿。

还记得,当天和舍友下班会合后,模拟质问房东的场景,并分析谈判破裂后该何去何从?TA做了几次深呼吸之后拨通了房东的电话,不出所料:女房东也怒了。她坦白言自己是二房东,水电用量是真正的房东发给她的,绝无作假,并斥责我们出尔反尔。我们则认为她在看房时和我们说的水电费差价太大,一度电竟然要1块5!作为毕业不久的职场小白无法理解和承担这样的“谎言”。在激烈的辩论之后,或许是我们的经历唤起她的最初来深租房的记忆,又或许她觉得再找租户太折腾,结果是房租降150元。

房租降了是件该高兴的事,但心里总有种迫于现实妥协的无力感。在深圳,这种“房东租客撕逼大战”是不是每天都在上演?

吃在白石洲

第一顿饭,一碗白粥,却是家的味道

住进白石洲很长一段时间,我们是不在那里吃饭的,最多买点瓜果菜肉回去自己开火。  每次穿行在卫生堪忧、臭味弥漫的街巷里:破旧的铺面,污迹斑斑的桌椅,一脸油光的老板手起锅落间边翻炒食物边收钱。光看这些场景就起一身鸡皮疙瘩,压根不想也不敢在这些苍蝇馆子吃饭,总觉得这些食物难以下咽。

改变是发生在又一次加班后,人一累就会想家,漂泊在外一向报喜不报忧,绝不会打电话回去找父母哭诉。但家乡的味道总能神奇地治愈思乡愁绪。抱着尝试的心理走进一家经常路过却从没有勇气进去的潮汕粥店,点了份白粥配酸菜、香干。不得不说,闽南潮汕的口味相近,一碗温软香糯的白粥喝下去整个人都好了



渐渐地,白石洲低廉又美味的食物成功地虏获了我的胃。那家粥店成了我常去吃饭的地方,后来我还发现了开了十几年陈记小店,他家的麻辣烫是一绝,浓香的汤底令人回味,经常约上同事来这儿小聚。



还有那家东北饺子馆,生意火爆,窄小的店里总是满座,两三个人围在店门口不停地包饺子下饺子,忙得飞起。抱着好奇心去吃了一次,纯正东北人包的饺子,个儿大皮薄馅多,20个饺子满满一盘才13块钱!

名震深圳的“虾趴”就在上下班必经之地,排队的人经常堵在路边。尝过之后,小龙虾鲜香麻辣的味儿太正了,不难理解这么多人排长队乖乖候着的原因......



回想起来,那顿饭减轻的不只是身上的疲惫,还有我对白石洲深深的戒备。

爱在白石洲

第一次争吵,摔门之后的发现

在加班文化深厚的深圳,工作压力可想而知。人自我排解压力的能力是有限的,有些情绪就像困兽,时刻准备破笼而出。挤在空间有限的出租房里,和舍友带着各自的负面情绪,战争一触即发。第一次争吵过后摔门而出,也是在那一天,方向感极差的我才发现白石洲离深圳湾和欢迎海岸那么近。

沿着白石路上的京基百纳方向走,有一条静谧的林荫小道,直走20分钟左右,就能到达喧闹繁华的欢乐海岸。

换个方向,顺着中信红树湾高端住宅区的方向走个20分钟就到达滨海大道,马路的对面就是海风徐徐,浪花拍岸的深圳湾。

矛盾的化解通常源于“自滤“。吹着海风,头脑冷却,肾上腺激素退去,就着生活的一地鸡毛,将人间烟火咽下去,一笑而过。

白石洲虽然嘈杂拥挤,但它让我有了喘息的机会。

有人说,城中村是深圳的微缩。这座大部分由移民构成的城市,象征着公平、包容、创新、活力,卯足了劲朝着国际化大都市迈进,每天有成千上万的人口流入。但奇怪的是,首先向这些新客人敞开大门的是顶着“脏 乱 差”帽子的城中村。

相信很多选择在白石洲为落脚点的年轻人和我一样,从不适应到适应,甚至产生情愫和寄托,心里是感恩的。因为,至少它在不动声色地包容我的喜怒哀乐。

在如今大家都高谈阔论房价的时候,有谁和我一样注意到,白石洲旧改的进程在推进,意味着这个容纳15万人的深圳最大城中村最终会消失:握手楼群会被推倒,商铺没了,人也走了,再也听不到沿街的叫卖声,再也尝不到那些熟悉的味道。一想到这个承载着我来深打拼最初回忆的地方将夷为平地,心里多少有点失落。

日子一天天地过,除了工作之外,我与这座城市发生最多联系的地方就是白石洲。如果有一天,它拆了,找到下个落脚点应该不难,大不了搬到关外嘛,关于白石洲的回忆也一直深藏在脑海里。但是,年轻的深圳终会老去,它该怎样记录属于自己的城市变迁史呢?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关注 深圳链家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