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马钢 不能忘却的大庆精神

 

上图右一为作者栾荣富,时任马鞍山市委办公室秘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活动。马钢学大庆活动...



上图右一为作者栾荣富,时任马鞍山市委办公室秘书。
上世纪六十年代,全国掀起了工业学大庆活动。马钢学大庆活动是从焦化厂开始起步,进行试点工作取得经验后全面展开的。这个试点活动的主要收获就是,马钢树立了学大庆,脱困境的信心,自此走上科学文明生产、不畏困难、艰苦奋斗的道路,打造了一支自强不息的职工队伍,让马钢“江南一枝花”的美名享誉全国冶金行业。我是当时马钢学大庆焦化厂试点工作小组的带队人,对这段历史比较清楚,回顾过去、对照当前,感慨颇多。

六十年代初,全国经济形势开始下行。马钢也面临经济效益亏损的困境。1962年开始,马钢对部分生产项目进行了调整,完成了一些质量差、效益低的设备和单位的关停闭转的调整工作,同时也积极贯彻中央号召精简机构、下放职工,力争早日改变不利局面。

1963年12月,全国在北京召开的化工会议上,传出了一整套的大庆经验。会后确定分期分批限量组织人员去大庆参观学习。市委书记黄驭听说大庆有“三老、四严”的经验,便请公司王彦才副经理联系名额,很快得到同意。当时我在市委办公室任秘书,办公室领导确定要我前去,就这样我就随队去了大庆。

1964年年初,回到马鞍山后,黄书记就安排我带队去焦化厂进行试点。试点的任务是宣传学习实践大庆经验,参加班组劳动,与工人同志们同吃同住同劳动,搞好环境卫生,力争短期内改变厂容、厂貌和员工精神面貌。

2月初,我们参加试点的同志就自带被褥来到了焦化厂回收车间。车间李书记把几个工段长找来介绍给大家,我们每个工段安排了四位试点干部,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去。

工作组提出了先带头搞好生产工作上的“三清”,就是环境要清、岗位要清、设备要清。思路一定,厂领导和工作组带头搞起了环境卫生,随之工友们都一起动起来了,干了一个星期,岗位面貌大不一样,环境更卫生。设备擦得更亮,好人好事不断涌现。特别是硫铵工段试剂泵房陈修谱、陈先邦、李年寅三位同志每班冒着被硫酸伤害的危险,穿戴胶鞋和手套坚持每班清理现场和擦泵,做到了三台酸泵、80个阀门、195个法兰、320米酸管不再发生滴漏的优秀事迹十分感人,被誉为“试剂泵房三愚公”。厂党委李书记向市委黄书记汇报后,黄书记很高兴,提出要仿效大庆每年一次总评的方法,搞一次公开总评,以鼓舞士气。我们同车间干部商量,都说可以搞起来。

经过准备,车间开起了总评会,当众表扬了十多个好人好事,特别表扬了试剂泵房维护设备的好做法,会场上下气氛非常热烈,大家都对这种从未有过的会议形式感兴趣,会场异常活跃,“向李师傅学习!”“像陈师傅致敬!”的口号不断响起,对全体工人的精神鼓舞很大。市委黄书记得知车间总评的情况,及时做了肯定,并请市报社的记者到厂里采访,并在市报头版头条予以刊登。

好人好事越多,厂里的形势越好。焦化厂及时提出了全厂总动员,大搞“三清、五不漏”的口号,全厂一起行动。厂炼焦炉是卫生最难保持的地方,但工人们不顾辛苦、坚持做到班班清洁,效果明显,成为模范班组。这个时期,到焦化厂参观的单位很多,络绎不绝。大家都对焦化厂翻天覆地的变化,表示由衷佩服。

时任冶金部的夏耘副部长在马钢蹲点时,听到焦化厂的事迹,去现场参观后,便多次在各种会议上对焦化厂学大庆的成绩予以表扬。以后,马钢成为享誉大江南北的“江南一枝花”后,就有了焦化厂试剂泵房是马钢“三清、五不漏”的摇篮是江南一枝花的第一个典型的说法。


微信号:马钢家园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注 马钢家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