靴留四圈门的好官---张仁芬  蒂尕字汉阳

 

朝廷废股立新学,满腹经纶重操戈。仕途迷茫仍奔命,援例入官为民说。清光绪二十四年,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





朝廷废股立新学,满腹经纶重操戈。

仕途迷茫仍奔命,援例入官为民说。

清光绪二十四年,自康有为、梁启超等人公车上书,揭开了维新变法的序幕,俗称 “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短暂的103天政治改革运动,变法由光绪皇帝领导,深入经济、教育、军事、政治及官僚制度等多个层面,希祈大清国走上君主立宪的道路。“百日维新”文教改革的一项重要,废除八股取士制度。

熟读《四书五经》、写惯了八股文的天下读书人一片茫然,"学而优则仕、仕而又则学"的读书理念,博采众家之长,多读书、读活书的张氏家族成员获益匪浅,新学考试照样入闱,

张仁芬字季郁,不久就援例入官,被派朐浦安丰盐场,主管那里盐课征收事宜。到朐浦前就略有所闻,朐浦盐匪肆掠,偷税、漏税、分私盐现象相当严重,历代巡府为此大伤脑筋。更为胆大的是,这些唯利是图胆大妄为之徒,竟连上交朝廷的盐课,也出现缺斤缺两现象。

为了搞清事情真相,张季郁到达朐浦后没去衙门,直接到朐浦街上找了家客栈住下,决定先四处看看。为了不暴露身份,他将自己装扮成算命先生,由书童牵着四处走动。

通过几天来的明查暗访,私下听到不少百姓议论,纷纷指责西街那个姓尤名阿狗,说他实属无赖。他常在这一带行蛮,欺行霸市无恶不作。他还豢养了一批地皮打手,短斤少两欺压百姓。人们说他他采取大称进小称出、偷梁换柱的办法,贿赂衙门官员,蒙骗欺压百姓。

为了看个究竟,第二天一大早,张(季郁)场长就带着小书童,赶到到尤阿狗的店铺前,在对面支了个算命摊点,观看。不一会,对面的店铺门面陆续打开,紧接着监督收购海盐的衙役们,陆续也来到店面前,他们的屁股刚刚落登,尤阿狗就从店中溜了出来,躬身走到衙役官兵面前,点头哈腰递上一些碎银,献媚地吩咐伙计,好烟好茶招待兵爷。此时这帮兵爷,已坐进早已准备好的茶棚里。棚中的兵爷横七竖八坐着,有的还跷起二郎腿,吞云吐雾惬意的样子,实在叫人不安。张场长看到眼前的一切,明白盐税难收中的奥秘,眼前衙役们的举止,使安丰盐税监督机制形同虚设。

开称前,尤阿狗快步走到店堂的大柜前,伸手取出一杆大称,随后摸出秤砣,诡异在手上掂量一下,很快放回柜中,换出同样秤砣,这细微的动作,被对面的张季郁看在眼里,顿时明白三分,还了解到其中的缘由。

张季郁问书童道:“你知道短斤缺两要遭报应吗?”书童道:“不知道”张季郁摸了摸书童的脑袋道:“称,是春秋时期范蠡发明的,他采用天上的南斗六星、北斗七星,加上福禄寿三星做标记,发明了我们所用的十六两称。其意为:缺一两折福、缺二两折禄、缺三两折寿。所以说玩称的人很不地道,是会有报应的!你要记住哟!”

当晚张季郁叫书童守住店铺,自己回到衙门带兵,围缴尤阿狗“阴阳”秤砣。在人证、物证面前,尤阿狗不得不如实招出,如何玩称,如何多收少出,如何蒙骗官员欺压百姓。

张季郁开堂会审后,严厉制裁了贪赃枉法官兵,在街头巷尾张贴布告,警示尤阿狗之类寻思枉法的亡命之徒。张季郁在案件的处理上,采取首恶必办,协从不问的怀柔政策。首恶分子杀头前,先拖出去游街,起到杀一儆百警示震慑效应。维护社会治安,除霸安良,整治统一度量衡,还盐市一个平安。一系列的举措,大大提高盐农的积极性,除保证朝廷盐课按额缴纳外,大大提高了盐农的生活水平。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张季郁再次到朐浦安丰场任盐官,由于他为人正直、除霸安民深得民心,受到朐浦人民夹道欢迎。哪知就在这一年,朐浦安丰场遭受百年一遇的洪水灾害,海啸冲毁即将晒好的盐田和农舍,一无所有的盐农,只得汪洋兴叹。张季郁得知后,立刻拿出自己当年的俸禄,加上卖掉的家产凑足千两,救灾赈民于水火。他还捐金办起计婴所(幼儿收容所),收养朐浦一带遭灾的盐民遗孤,收养人数共计一百六十多人。

张季郁一上任,便从整治社会治安,严惩地痞混混入手,打击那些欺行霸市的黑恶势力,枪打出头鸟,严惩罪大恶极的地痞恶霸,起到杀一儆百的震慑作用。在张季郁铁拳整治下,朐浦一带社会治安有了明显好转,安丰盐场又呈现出繁荣昌盛景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康丰乐之地。一时民心所向,当地百姓大为称赞。

在他离任时,东陶(东台)安丰盐场的盐农和附近的百姓,倾镇而出奔赴大道上,他们递茶送蛋拦路相劝,希望张季郁再留期一任,继续造福这方。万般无奈情急之下,张季郁只得脱下脚上穿的一只靴子,留给当地的父老乡亲,以示为官廉洁什么也不曾带走。当地人民将此靴视为念相,并将那只朝靴挂在街北的“四圈门”上教育后人。

朐浦(板浦)父老乡亲还赠送张季郁一把“万民伞”,黄色伞面上吊满了小绸条,伞面绸条上,密密麻麻签满名氏。黄色伞面,绣上精美的图案,如同华盖漂亮极了。在清代,绅民为颂扬父母官的德政,会赠送伞。伞上缀有许多小绸条,上书赠送人签名,故曰“万民伞”。

“万民伞”说明这个父母官,像伞一样遮蔽着一方的老百姓,保护了一方福禄安康。送伞越多,表示这个官越有面子。如果在这个官被撤职、或者降职的时候,当地还有人送伞,甚至拦轿,说明这个官绝对是个清官或者好官,而且还说明,当地人有情有义非同一般。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7月张季郁和汉阳富绅万昭度,组织民团协助维持社会秩序,商团保安力量的介入,很大程度弥补了警力之不足,稳定了汉口、汉阳的秩序”。

一九三一年的那场大洪水,使汉口变成一遍泽国,就连地势较高歆生路上(如今江汉路)都能抓鱼行船,地处低洼的柏泉湖区,早已是一片汪洋。同宗本家纷纷逃到地势较高的汉阳,投奔住在那里的张季郁。为人正直心地善良的张季郁,看到遭灾的宗亲乡朋找上门来,二话没说,腾出凤凰巷12号花园老宅银杏轩和临街的几家铺面,一并让给宗亲乡朋居住,自己却带领一大家人,过汉水到汉口法租界的太兴里另租房子住。

行善好施的张季郁,仿效九世祖张叔珽,捐资办义学资助家乡贫苦人的办法,捐资办学堂。上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柏泉乡老屋湾附近的那所小学堂,就是张季郁出资新建的。还凭请,所支助学业有成的本家子弟,为首任校长。张季郁先后支助了不少家乡贫困学子,这些学子在他的支助下学业有成,最终均服务于社会。有的在学术上还展露头角,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如今东台市委党校号召全市党员,向胡令仪、张纶、范仲淹、张仁芬学习,并在安丰镇盐课司组织真人秀,再现张仁芬《片言断烟杆案》的故事。这就是厚德载物水到渠成之功。

讳仁芬字季郁照片



季郁讳仁芬墓志铭篆盖(刘春霖纂书)



季郁讳仁芬墓志铭铭文(杨承禧撰文、李明哲书)



盐城东台安丰镇北街的“四圈门”挂靴处





汉阳老宅“银杏轩”(因身后这棵古银杏树得名)旧址现凤凰里12号(银杏轩嗣主范民讳世模四世同堂于2008年5月12日认养该树时照)



“银杏轩”旧址正门,现汉阳显正街凤凰里12号



注:1.张仁芬(1868-1936)汉阳柏泉人,字季郁,号桂荪,晚年号簠庐退叟,银杏轩主、怀清斋主。官至江苏候补道。在与好友李凤高交往留下许多美好篇章。是近代著名收藏家、成功的实业家。  2.武汉的树祖宗“汉阳树”就是张季郁老宅银杏轩中的银杏树(树龄526年汉阳凤凰巷12号)。


    关注 蒂尕字汉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