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实录|“对话新国企 科技创新主力军”——煤炭开发水资源保护利用

 

神华集团解密“煤炭开发水资源保护利用”...





访谈主题:煤炭开发水资源保护利用

访谈嘉宾:顾大钊  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总经理

主持人:徐志军  @徐侠客、《中国国土资源报》副社长

  • 徐志军
聚焦科技大趋势、发现创新主力军、挖掘发展新动能。大家好!我是徐志军,又名徐侠客,是中国国土资源报社的副社长,经常在网上晒光盘行动和免费顺风车的士的徐侠客,很高兴主持今天的活动。这里是“对话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系列网络访谈人民网强国论坛录制现场,本次访谈由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局、宣传局指导,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主办,国资委信息中心协办,各位网友可以通过国资小新微博帐号,以及人民网直播页面向访谈嘉宾提问互动。2014年全国两会以来国资委新闻中心已经连续三年举办对话新国企的系列网络访谈,今天是本次“对话新国企”主题活动的第三场访谈,主题是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我们非常荣幸的邀请到了中国工程院院士、神华集团科技发展部总经理顾大钊!欢迎顾院士,请和大家打个招呼。

  • 顾大钊
大家好,主持人好!

  • 徐志军
在中国煤炭行业寻找领军企业,神华集团可谓是稳居榜首,首先请顾院士介绍一下科技创新在引领神华集团实现跨越式发展中充当着什么角色,目前神华又积累了哪些具有国际、国内竞争力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哪些领域取得了最新发展?

  • 顾大钊
煤炭是中国的主体能源,过去煤炭提供的一次能源长期占70%以上。而且根据预测,到2030年,这个比例还会在50%以上。同时中国的煤炭产量和销量占世界的50%。神华集团是世界最大的以煤为基础的综合能源企业,目前神华集团煤炭产量达到4亿吨。另外我们有电力、铁路、港口、航运,还有煤制油、煤化工。可以说神华这么多年取得的发展和科技创新、科技进步密切相关。去年神华在整个煤炭形势不好的情况下取得了比较好的业绩,去年神华利润达到了315亿,为什么在这种情况下神华还能取得比较好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神华的科技创新。煤炭包括开发、利用和转化三个主要的环节。煤炭开发神华集团引领了整个行业的发展,我们分了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高产高效”,因为当时国家缺煤,所以说我们尽量的提高煤炭生产的效率,然后就是“安全高效”,因为安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情。目前神华煤炭的开采效率和安全应该说都居世界领先地位。有几个数字,神华有一个主力的煤炭公司叫神东煤炭公司,它的年产量是2亿吨,是世界最大的矿区。它的全员工效最高的时候达到126吨,目前还在80多吨。美国全员工效是40吨左右,我们国家整个的全员工效平均大概是8吨左右。

  • 顾大钊
另外就是安全,神华煤炭开采的安全水平也是世界领先的。煤炭开采安全有一个指标,叫百万吨死亡率,神华这个指标一直是0.004左右,美国这个指标一直是0.03左右,我们国内去年大概是0.16,这个数字是越小越好。所以说在安全和效率方面,我们一直走在前面。

谈到煤炭的利用,现在主要做的是煤炭发电,现在我们做超低排放,实际上就是使煤炭发电排放的主要污染物,就是粉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比燃气电厂的排放标准还要低。另外在煤的转化上,我们建成了世界第一条年产100万吨煤制油的生产线,我们在煤制烯烃,间接煤制油等方面都走在了行业的前列。我想正是在煤炭的开发、利用和转化方面,科技进步促进了神华效益的提升。

近期我们一直把绿色作为一个重点,因为中央提出五大发展理念,其中包括创新、协调、绿色,我们把绿色作为一个大的研究方向,在这方面神华做了大量的工作。特别是在水的保护和利用方面,以前我们煤炭开发要损失大量的矿井水,所以说我们在水的保护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另外我们的转化也需要大量的水,神华主要的企业是在西部,西部严重缺水,所以说我们把煤炭开发水资源保护利用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研究方向,这些方面可能今后还会有更大的创新。

  • 徐志军
刚才您特别提到水的问题,我在想对于神华而言,积极引领煤炭产业绿色发展极具现代和时代意义。我们知道在煤炭领域一直存在着水污染和水资源浪费的问题,成为制约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此咱们集团在煤炭开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方面的创新显得重要和迫切,结合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请您谈一谈煤炭开采过程当中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主要存在哪些问题?

  • 顾大钊
水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全世界都缺水,中国尤其缺水。中国的人均水资源量仅占世界的四分之一左右。特别是中国缺水和其他国家还不一样,就是中国不仅是缺水,而且中国的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我们国家淮河流域及以北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63.5%,但是水资源量仅占全国的19%。也就是说,我们国家水是东南比较多,西北比较缺。特别是西部,我们说的是晋、陕、蒙、宁、甘这五个省区,他们不仅缺水,而且煤的储量非常丰富。这五个省区煤炭的储量占我们国家探明的三分之二左右,煤炭的产量目前占我国的70%以上,但是水资源量仅占3.9%。所以说水资源短缺和我国家煤炭的开发利用之间存在很大的矛盾。

因为水资源已经成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国内各方面,特别是中国工程院近几年做了很多战略研究,研究的结果表明,我们国家西部从发展的前景来讲是非常好的,它的很多方面是独具优势的。比如说它的土地面积大,矿产资源非常丰富,而且环境容量大。但是有一个致命的瓶颈就是缺水,所以说我们中国水资源和煤炭资源赋存我们叫逆向分布,西部这么缺水煤又这么多,但是我们煤炭开采一直会损失大量的矿井水。为什么呢?因为煤炭开采的时候地下水会流到井下,古往今来我们一直把水排到地表,因为水是不安全的。所以这样就使得大量的矿井水外排地表后,特别是西部的蒸发量非常大,西部现在蒸发量是降雨量的7倍左右。比如说鄂尔多斯地区,它的蒸发量是2400毫米左右,但是它的降雨量不到400毫米。也就是说,水排到地表之后,很快就蒸发损失了。所以说,这个对于我们的煤炭开发利用应该说是一个资源巨大的浪费。

在水资源保护这一方面,煤炭开发一般情况来讲每开采一吨煤会产生两吨左右的水。我们国家目前的煤炭产量38亿吨,所以说每年产生矿井水约80亿吨。但利用率只有25%左右,为什么呢?排到地面之后能用就用了,不能用就损失了,这样的话我们国家煤炭开采每年损失的矿井水是60亿方。这60亿方矿井水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刚才说了,我们国家严重缺水,每年工业和民用缺水总量100亿方。也就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煤炭开发浪费的矿井水全部用上的话,就可以解决我们国家工业和民用缺水的60%,所以这个意义是非常大的。

另外我们煤炭开发、利用和转化都需要大量的水,而且在西部我们的油气开发,包括西部的经济社会发展都需要大量的水,所以说水资源是非常宝贵的。

  • 徐志军
刚才说到我国每年煤炭开采有60亿吨矿井水的流失量,折射出水资源破坏的严重性。针对这个问题,神华如何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矿井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效率,同时在国际上处于什么样的地位?

  • 顾大钊
刚才说了,煤炭开采把矿井水外排地表,古往今来都觉得是天经地义的事,因为只能排出去。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刚才说我们在西部有神东矿区,还有其他的矿区。神华的煤炭开采大概80%到90%都在西部,严重缺水。一方面那个地方没水,我们这个水还要外排,所以说这就是我们说的问题导向,我们严重缺水,所以就琢磨怎么能把这个水保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在这个基础上,就靠理念的创新,就是刚才说了,以往我们这个水都应该外排的,那么我们有没有办法能够让它不外排,能不能把它保住?所以说理念创新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基础上,我们进行了科技攻关,应该说经过了20年的研究和开发,在这方面我们取得了成功。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简单的说就是把水在煤炭开采的过程中不排到地表,把它存在下面,不仅供井下使用,还供给地面的生产、生活和生态使用。这个技术现在已经在神华得到了全面的推广应用。比如说我们在神东矿区,煤炭的年产量是2亿吨,前年2014年神东矿区一年用水量是6800万方,但是我们从外面能够调进的水只有300万方,95%以上,也就是6500万方的水是用的我们煤矿地下水库里的水。这样的话,就解决了我们神东矿区的用水问题。

另外我们还给地面的电厂供水,给我们煤制油、煤化工厂供水。这样就把这个问题很好的解决。这个项目或者说这个技术属于原始创新,以前没有人做,因为大家都不敢把它存在井下,因为我们没有办法,这就叫问题导向,或者是需求牵引。这个技术得到了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有一个叫世界煤炭协会的组织,就是世界各主要产煤企业的协会,世界煤炭协会的主席带领着相关的专家到神东进行考察,他们认为这个项目是世界首创,而且这个项目值得世界主要产煤国推广。为什么呢?现在世界主要产煤国,包括美国、澳大利亚、南非等等,他们的煤炭赋存量比较丰富的地方也都比较缺水,所以说以后这个技术会在国际上推广,而且世界煤炭协会已经把它作为技术案例,应该说以后这个技术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 徐志军
这个技术有没有安全隐患?

  • 顾大钊
刚才我简单的说了一下,我们花了20年的时间进行研发,如果说没有安全问题,那谁都可以这么干。我们为什么要把水排到地表?就是因为有安全问题。现在我们要把它存在下面,最大的难题也就是安全问题。所以现在我们经过这么多年的攻关,我们把安全问题解决了,应该说是在安全的条件下来进行储水。

  • 徐志军
神华在实现这些技术创新的过程当中经历了怎样的阶段和过程?比如说安全程度,从刚开始习惯把它排到地面,到我们把它储存起来,作为煤矿的水库,这个经历了怎样的阶段和过程?

  • 顾大钊
刚才说了,在问题导向和理念创新的基础上,这个项目或者说这个技术经过了漫长的研发过程。我们这个项目是从1996年开始研发,因为刚才说了缺水,当时的想法就是水排到地表就蒸发掉了,那我们想办法不让它有水产生,或者说有了水不让它蒸发掉,能把它存住。所以说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沿着三条技术路线往前推:一是我们想办法,就是煤炭开采过程中能不能让它不产生矿井水,这不就很好了吗?没有水,水不就不被破坏了吗?二是如果有水了,井下不敢存,我们能不能把它存在地面?三是万不得已的,我们把它存在井下。所以这三条技术路线我们同时进行,最终发现前两条技术路线行不通。为什么呢?在西部大规模、高效率煤炭开采必然产生矿井水,不是你不让它产生它就不产生,因为规模大,再一个效率高,如果你挖一个小坑,挖一点好办,因为我们现在规模非常大,效率非常高,这样的话,上覆岩层里面的水必然要下去,这条路没走通。

然后怎么办呢?我们说把这个水排到地表,我们在地表给它做了一个类似于水库的设施,做完了以后发现也不行,因为地表的蒸发量非常大,而且到地表污染非常严重,这个水根本就保不住。所以说这两条技术路线相对来讲都是比较安全的,没有办法才走到第三条,当时我们是平行着往前推的。

  • 顾大钊
第三条路线就是把水储存在井下,在这里面我们可以说又经过了三个阶段,或者说要解决三个问题:一是井下到底能不能存水;二是井下能不能多存点水?三是井下能不能把我的矿井水全存住,不外排。围绕这三个问题,或者说三个阶段我们做了近20年的攻关,从1996年到1998年,我们在我们的工作面,实际上煤炭开采本身的采空区是有孔隙的岩体,我们采空区周边是有煤柱的,我们把水存在采空区里面不就行了吗?所以说一开始我们做了一个工作面,来探索第一个问题,即能不能把水存住。经过一系列的攻关,从1996年到1998年,我们建成了第一个储水的,我当时叫它工作面的储水设施,存了5万方水,证明可以储水,当然还要解决很多安全的问题。这5万方水还是比较少,然后我们就把工作面增加,把每一个工作面加大,然后将好多工作面连到一块,就相当于使这个储水的空间更大了。从1998年一直做到2006年,我们把第一个地下水库做成了,能储多少水呢?60万方。

然后从2006年一直到2012年,我们就做第三方面的工作。刚才说了,我存到60万方是比之前多了,但是井下的水并没有完全存住,还得往地面排。然后我们就想,能不能在不同的煤层,不同的区域做很多的水库,把水库连上。到2012年,我们建成了第一个分布式地下水库,这个能储多少水呢?在大柳塔矿,刚才说的具体的示范都是在大柳塔矿做的,大柳塔矿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矿井,每年产量在3500万吨左右。所以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第三步就达到了710万方,这个水库是分布式的,由四个水库组成,就实现了我们大柳塔矿的矿井水不外排了。

刚才问到了安全问题,因为时间有限,我不一定说得很细,我只是告诉你,现在我们的安全到了什么程度?我们在神东矿区,每一个水库里面有多少水,它的水位有多少,水量有多少,水库周边的坝体的应力变形是什么样的,在我们地面的各个人的手机上都可以实时的反映出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它的安全,不安全谁也不敢干。

  • 徐志军
神华为了攻克煤炭产业这一绿色难题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资金,目前煤炭开采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的应用现状如何?对企业而言发挥了哪些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从经济效益上来讲有哪些?

  • 顾大钊
你这个问题问得很好,这个项目我感觉和一般的环保生态项目不一样,一般的环保生态更多的是社会效益,我们这个项目不仅仅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还有巨大的经济效益。还是拿神东来做一个例子,神东现在每年大概用7000万方水,从外面只能购进300万方,1方水多少钱呢?现在是13.5元一方,就是从外面购水。原来我的矿井水外排的话,要抽到地表需要花钱,地表处理需要花钱,处理完了之后外排还要花钱,你尽管排到外面去了,还要交相关的排污费,这个钱大概是多少呢?一般每吨矿井水外排以后是3到5块钱。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这个技术,我们一般情况下在神东一方水是15块钱以上,这是用水的成本,还不谈能不能有这个水。现在在神东除了300万方,其他是没有水的。我们这个成本是多少钱呢?我们这个总共完全成本大概每一方是2块钱左右。为什么?它所有的设施、所有的装置地下全有,全是充分利用了原有设施和自然条件,所以说它的经济效益是非常显著的。现在光这个项目在神东使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超过10个亿,然后在神华的其他10个矿区,在全面的推广应用。所以说,它不仅有社会效益,它的经济效益也是非常显著的。

  • 徐志军
最关键的是想买却买不到那么多水。

  • 顾大钊
对,没有水。

  • 徐志军
刚才您也提到了神华在关注水资源节约的同时也在加大地表生态的保护,努力打造开采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模式,请您介绍一下有哪些社会效益?

  • 顾大钊
现在生态文明是国策。我理解在西部地区,它的生态文明主要是地表生态文明,而且由于西部严重缺水,事实上西部地表生态文明的核心是一个水资源的问题。如果有水,地表生态就不会那么脆弱,所以这是西部的特点。刚才说了,西部已成为煤炭主产区,特别是神华,我们的主要煤矿全部在西部。由于我们采取了刚才说的这个技术,另外在矿区地表生态保护方面,我们还有其他一系列的技术,现在采用的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煤炭开采过程中减少对地表生态的损伤;二是刚才说的,我们充分利用保护住的水资源,加强它的恢复。地表生态减损,就是我们利用开采工艺的创新和开采参数的优化,简单地说,地表生态的损伤主要是由于我们煤炭开采造成了地面不均匀的沉陷,然后形成很多裂缝,裂缝把我们植物的根系破坏了,而且形成裂缝之后,使土壤里面的水分散失得更快。

所以我们就想,如果我们能够想办法减少裂缝的产生那就非常好。我们就通过开采工艺的优化,实现了井下大面积的开采,然后达到地表大面积的均匀沉降,均匀沉降裂缝就少了,这是我们做的减损的主要办法。我们把存在地下的水抽到地面来,根据它的需要进行喷灌或者滴灌,所以说使地表生态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神东矿区原来是沙漠化矿区,在神东矿区开发之前,我们地表植被的覆盖率是3%到11%,现在我们的地表植被覆盖率超过了80%。所以说他们到神东矿区看完了之后感觉是一片绿洲。

  • 徐志军
绿色矿山。

  • 顾大钊
你刚才说国土资源部绿色矿山,我们那一片全是绿色矿山。采取了刚才说的开采减损和采后修复,以我们刚才说的水资源保护为主,就是有水了,可以说使我们西部矿区,特别是以神东为代表的,为什么老说神东呢?神东不仅是世界最大的矿区,也是世界最缺水的矿区。我觉得实现了两个转变:一是我们西部的矿区原来是需要大量水的耗水大户,现在把它变成了一个水源地,它不仅可以自己用,还可以给外部供水,这是一个转变。另外还有一个转变就是使原来沙漠化的地表生态变成了绿洲。

  • 徐志军
非常好。根据您的介绍,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和利用的应用范围还大多以神东为应用主体,现在技术的持续研发和推广应用还需要依托更高的技术创新平台,近期国家重点实验室在神华成功设立,对企业创新发展意味着什么?其在经营管理和运营模式上又有何创新?

  • 顾大钊
去年国家批复了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是国家最高的研发平台。为什么要批复这个重点实验室?我们理解有两个方面:一是这个问题确实是非常重要;二是这个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还有很多问题要做。我想需要做的最起码有两个方面:一是和地面水库相比,现在我们叫地下水库,地下水库遇到的环境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更多。地面水库我们都研究了一二百年了还在研究,所以说我们的地下水库它一定还有很多技术难题。二是刚才说了,我们要想方设法,想办法加大推广应用的力度,这里面又是两个:一是真正要保证它的绝对安全;二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提高大家的认识,要解决大家对安全的担心。

因为神华是央企,央企的重点实验室和其他的,包括学校和研发单位我觉得是不一样的。所以说我们想把这个重点实验室不仅是技术,以及它的体制机制方面都要有创新,所以我们提出了三个目标,这个实验室的建设我们想要出技术,要出人才,还要出机制。技术方面刚才说了,煤矿地下水库,我们煤炭开采,水资源保护利用应该说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是一个交叉学科,需要大批的技术来支撑,还有很多问题我们要解决。要出人才,就是说你要进行技术研发,要进行示范,要进行推广利用,都需要人才,所以说我们要培养一批各个方面的人才,包括我们的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示范、推广应用,一整套的人才,不然的话,这个技术很难推开。要出机制,我们想因为是央企,又是国家的重点实验室,所以说它在管理创新方面应该有新的东西。我们想要把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和企业、行业的发展联系上,国家的重点实验室一定要解决企业和行业,乃至国家面临的重大的技术难题,必须解决。再一个,就是要把国家的重点实验室,刚才说更多的是做研究的,我们觉得可能要和经济效益挂上钩,就是说不仅技术水平是一流的,而且要取得重大的经济效益。因为这样才能解决原来我们经常说的技术和应用两张皮的问题。所以我想在这一方面我们会加大力度。

另外还想利用这个实验室,对于我们人才的激励进行探索。因为国家重点实验室现在应该说批复的比较多了,怎么能充分的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的作用,我们觉得核心还是要有一整套的激励机制,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我们国家设立重点实验室的初衷。

  • 徐志军
追溯神华的历史不难发现,组建于1995年的神华起初并不具有先天的科研优势。但是煤炭行业又难以离开科学技术的强力支撑,请问顾院士,神华在近几年如何不断提升企业科研实力?有哪些成熟的科技创新管理模式值得借鉴?

  • 顾大钊
刚才说了,神华是一个新的企业,因为神华是1995年成立的。神华科技创新有很多特点,我想一个是它的行业多,有煤炭、电力、铁路、港口、航运、煤制油、煤化工,另一方面我们的研究力量比较弱,因为不像其他大的央企,他们往往是从原来的部委转制过去,神华不是。另外神华因为是央企,标准比较高,很多方面都想引领我们这个行业。所以说这就给我们带来了难题,怎么办?我想神华在这方面经过了20年的探索,在科技创新方面的主要的体会是神华充分的体现了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

神华的实践证明,我们的企业,特别是央企应该是科技创新的主体,第一是需求的主体,第二是决策的主体,有了需求就可以决定要搞这个科技创新。第三是投入的主体,它可以投入大量的研发经费。第四是研发组织的主体,尽管它没有那么多研发力量,但是可以进行研发组织。最后一个就是成果推广应用的主体,所以说我们感觉,神华在使企业成为五个方面的主体方面做了比较好的探索。

总的来说就是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在两个“牢牢掌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不能说什么都全靠外面,我们有一个前提叫两个“牢牢掌握”,一是牢牢掌握科技创新的核心环境,这个非常重要,也就是说你能主导它。二是要牢牢掌握核心技术,这是我们研发的目标,我们要核心技术。核心技术有了,我们才能引领这个行业。我觉得神华在这方面如果说有一些体会和经验的话,主要是在于,一个是战略引领,就是说我们的研发一定和企业、行业,甚至和国家的战略一致。在战略引领的前提下,通过问题导向,就是有什么问题我们解决什么问题。另外就是严格程序管理,就是我们所有的研发,比如我们神华所有的科技项目和国家部委是一样的,我们都是招标的,而且我还要求我们下面的科技管理人员不参与招标的任何程序。

  • 徐志军
其他单位来招标?

  • 顾大钊
我们集团有科技招标公司,交给他们去管,我们把关主要是技术指标,因为你是科技项目。所以我觉得,把这几个方面做好了,我们的科技管理、科技创新应该说就有了比较好的基础。

  • 徐志军
刚才国资小新微博后台收到了很多网友的提问,我们挑两个网友的问题请顾院士帮助回答一下。网友“山顶看风景”说:技术的突破离不开体制和机制的管理创新,请问神华集团在资金投入和创新成果转化机制方面进行了哪些探索和尝试?

  • 顾大钊
问得非常好。首先是关于投入的问题,我们采取的办法是按需投入,神华这么多年都是这样的。大家说为什么你能按需投入呢?因为神华的实践证明,科技的效益是巨大的。我老说科技是一个暴利的行业,为什么?因为神华现在已经意识到,科技投入的回报是其他任何活动没法相比的。这里面的例子很多,我就不细说了,我只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非常简单,我们有一个叫“采掘装备本土化”的项目,通过三年时间这个项目研发成功,三年神华得到了直接经济效益或者说赚的钱,省的钱就是赚的钱,有一百个亿。我们研发投入是三百万,三年我赚了一百个亿。所以说神华现在这一点大家都认识到了,研发投入回报是巨大的。

刚才这位网友提到投入的问题,在神华是叫按需投入,需要多少就投入多少,很重要,没有投入是不行的。另外就是刚才说的,我们怎么有一整套的研发成果转化和激励机制等等。这个神华也有一些体会,刚才说了,因为我们所有的项目都是按照需要来设的,这个项目做成了或者做完了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所以说本身这个成果已经用上了。下面要做的,就是进一步在整个神华系统内推广,甚至到行业内推广的问题。所以说在成果转化利用这一方面,应该说我们做了很多探索,但是现在这一方面确实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国家去年重新修改了成果转化法,我们在这一方面有很多探索。简单的说,就是要通过科技成果的转化,调动我们研发人员、科技管理人员和企业的积极性。怎么去调动?主要是靠经济利益。

  • 徐志军
还有网友问到:神华在员工持股和人才薪酬体制激励方面有哪些举措?我猜这是不是我们神华的员工?请顾院士解答一下这位网友的提问。

  • 顾大钊
这个问题非常好,事实上神华提出了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我经常和他们说什么叫“世界一流”?世界一流一定是技术一流,技术一流的核心是人才的一流。所以说现在神华集团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近期我们集团党组发布了《推进神华科技创新的决定》,这里面内容很多,关于人才方面主要是两点,或者是两个路径:一是怎么打通科技人才职业晋升的通道,这是非常重要的,不要大家全去盯着行政的岗位,所以这里面我们提出要打造神华的十、百、千、万人才工程,就是要培养和引进十名神华的首席专家,要培养和打造一百名神华二级公司的首席专家,还要有一千名二级公司各个专业领域的首席专家,另外我们要在神华培养一万名研发和工程技术骨干,这是一个通道。再一个通道,就是通过薪酬激励的办法,因为刚才说了,我们通过成果转化,现在国家有规定,如果说这个成果转让了,它可以有不低于50%给研发人员享受。另外成果推广应用之后,可以三到五年内提取不低于5%的利润给研发人员作为奖励。

我想这个举措是非常大的,神华在这方面正在做探索,包括我们的低碳所,还有其他的一些科技企业,我们正在实行这个。这个问题实际上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只有调动我们研发人员、科技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才能真正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怎么调动?就是刚才说的两方面:一是给他有职业晋升的通道;二是通过薪酬的激励。

  • 徐志军
持股有没有?

  • 顾大钊
我们正在做,因为对于持股国家有文件是高新技术企业,我们首先可能要打造一些高新技术企业,因为神华是央企,不是高新技术企业,在这一方面神华还在做探索,这个持股实际上是非常好的一个办法,但是现在这方面可能还有很多工作要完善。

  • 徐志军
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也是“十三五”的主旋律。展望“十三五”,请顾院士谈一谈神华如何更好的发挥央企的科技创新主力军作用?

  • 顾大钊
确实现在中央提出了五大发展理念,把创新放在第一,这就说明要靠创新驱动发展。神华作为一个央企,在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方面,在践行五大发展理念,特别是创新方面,应该率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同时刚才也介绍了,神华是一个资源型企业,特别是以煤炭为基础的,所以说五大发展理念里面,第三个理念叫绿色,跟神华是密切相关的。神华现在提出要建设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企业,要提供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产品,还要提供一流的清洁能源技术。什么叫清洁能源?就是绿色。所以说,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神华必须要率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

刚才介绍了,神华党组已经下发了推进神华科技创新的决定,另外神华已经制定了“十三五”的科技发展规划,里面有很多具体的措施。我想这些具体的措施落实之后,神华一定能够率先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的主体。

应该说神华总的科技创新的目标提得非常高,未来我们有四句话,神华科技创新的目标是:支撑神华科学发展、引领行业科技进步、提升国家科技实力、领先全球煤炭科技。我想以这个目标作为我们的追求,神华作为一个央企,一定能够彰显央企科技主力军的作用。

  • 徐志军
特别感谢顾大钊院士今天为我们解答这么多的问题,特别是关于神华科技创新方面的独到之处。应该说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最后我特别想问问您,您对网民还有什么想说的没有?

  • 顾大钊
首先感谢大家非常关注,另外我发现一个问题,在网络非常发达的今天,在网上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和不同的看法,我觉得这是非常正常的。但是我一直感觉非常欣慰的是,没有任何一位网民说科技创新不重要。所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创新驱动发展一定能够取得成功的重要基础,谢谢!

  • 徐志军
感谢国资委新闻中心、《国资报告》杂志社搭建这个交流平台,感谢人民网强国论坛的大力支持,感谢各位网友热情的参与。“对话新国企·科技创新主力军”的访谈节目,也感谢顾大钊院士,下期节目再见!

  • 顾大钊
谢谢!


    关注 国资小新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