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探秘之菊花

 

虽然今天讲菊花,但是,你们有没有去关注金钊老师的围脖给他涨粉儿呀?还不知道围脖名的见上一条推送哦~...



这个配色真护眼!我不想换了!
中药探秘之菊花

发散风热药:菊花

中文名:菊花


拉丁名:Dendranthema morifolium(Ramat. )Tzvel.

别名:黄花、菊华、更生、帝女花、银丝串珠、空谷清泉、珠帘飞瀑、月涌江流、月下白、玉牡丹、银燕、玉宝相、玉玲珑、一团雪、貂蝉拜月、太液莲、斑中玉笋、黄山云雾、寿客、金英、黄华、菊华、秋菊、九华。

科属:唇形花科薄荷属
应用

  1.风热感冒,温病初起:本品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功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常用治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温病条辨》)。             

  2.肝阳上亢:本品性寒,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治肝阳上亢,头痛眩晕,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若肝火上攻而眩晕、头痛,以及肝经热盛、热极动风者,可与羚羊角、钩藤、桑叶等清肝热、息肝风药同用,如羚角钩藤汤(《通俗伤寒论》)。                

  3.目赤昏花:本品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治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散风热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可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若肝肾精血不足,目失所养,眼目昏花,视物不清,又常配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医级》)。                               

  4.疮痈肿毒:本品味苦性微寒,能清热解毒,可用治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揣摩有得集》)。因其清热解毒、消散痈肿之力不及野菊花,故临床较野菊花少用。





用法用量煎服,5~9g。疏散风热宜用黄菊花,平肝、清肝明目宜用白菊花。
植物故事
[/b]

菊花又名延年、更生、帝女花等,是源于我国的名花。远在四五千年前,它就野生在山川上或沼池边,《神农本草经》中记述了菊花能药用。秦汉时,更为注重菊花的医用和食用,特制的菊酒、菊茶、菊花糕、菊花肉等,成为一时名菜佳肴。后来,随着菊花的普遍栽培,逐渐成为观赏花卉。

 我国古籍《礼记·月令》中有“季秋之月,鞠有黄华”之句。“鞠”是菊的古写,“华”者“花”也。历史写菊的诗人众多,晋代陶渊明爱菊成癖。“采菊东篱下,悠 然见南山”,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唐宋时期,种菊赏花,蔚然成风,“菊社”、菊展”年年举行,记载菊花栽培技术的专著《菊谱》、《范村菊谱》等相继问世。 元、明、清以来,又有《黄花传》、《广群芳谱》、《艺菊书》、《花镜》等书籍出版,列述菊花近500种。 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杂交育种,我国菊花已有3000多个品种,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它与兰、水仙、菖蒲被誉为“花草四雅”。 世界上很多国家的菊花,都是从我国传去的,大概在10世纪初传至日本,16世纪后传至欧洲,19世纪传至美洲,日本等国还有把菊花作为长寿的象征。 关于菊花的故事,在我国民间流传很多。早在两千多年前,汉代的应劭在《风俗通义》里说:河南南阳郦县(今内乡县)有个叫甘谷的村庄。谷中水甜美,山上长着许 多很大的菊花。一股山泉从山上菊花丛中流过,花瓣散落水中,使水含有菊花的清香。村上三十多户人家都饮用这山泉水。一般都活到130岁左右,最低的也有七 八十岁。汉武帝时,皇宫中每到重阳节都要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我国专异笔记中,多有服菊成仙的记述。据载,东汉汝南恒景从方士费长房学道,费对他 说:“九月九汝南有大灾,令家人登山饮菊花酒可消些祸。景闻言举家登山。”还,鸡犬俱暴死。从此,重阳节登高饮菊酒便成了民间避祸禳灾的传统习俗。但最盛 行的就要数赏菊了。农历九月九,是一年一度的重阳节。据古书记载:因“九”为阳数,九月初九是两阳相重,故名“重阳”。《西京杂记》里说:“菊花舒性,并 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花酒。因此,自古以来称“九月”为“菊月”,原因是菊花在九月开放。所以汉时宫中也有饮菊花酒的习俗 了。 三国时代,曹操的儿子,魏文帝曹丕,曾经给他的好朋友钟繇写了一封谈菊花的信,信上写到,派人送给他一束菊花,因为在秋天万木凋谢的时节,只有菊花绚丽多 姿,茂盛地生长,可见它有些天地的真气,是人可以延年益寿的好东西,因此送来供他研究长生的道理。晋代名医陶弘景也赞成人们吃菊花。并说:真菊花味甜,假 菊花味苦。诗人陶渊明也在他的诗中常提到服菊,并有“酒能祛百病,菊解制颓龄”的说法。人们爱菊,不但观赏,也早就认识到菊的药用和食用价值了。 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喜欢把菊花作为歌咏描绘的对象,形成了独特的菊文化。古画里就有“梅、兰、菊、竹”四条屏。不少诗词把菊花人格化,当作安于贫穷、不慕荣 华、有骨气的人的象征。“黄花晚节香”,就是古人用菊象征人的品质的高洁。晋代陶渊明写了许多菊花诗,赞美“秋菊有佳色”,描绘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 山”的令人神往的境界。 为写菊花诗,被后人称为“唐宋八大家”的王安石和欧阳修讨论菊花诗的事,也很有意思。据《西清诗话》载,王安石写了一首《残菊》诗:“黄昏风雨瞑园林,残菊 飘零满地金。”欧阳修读了之后,笑曰:“百花尽落,独菊枝上枯耳。”又戏曰:“秋英不比春花落,为报诗人仔细看。”王安石回说:“是岂不知《楚辞》‘餐秋 菊之落英’,欧阳几不学之过也。”他们争论的重点是菊花落与不落。菊花落还是不落呢?其实,这只是品种的不同,虽然大多数菊花品种是不落的,但也有少量品 种的菊花是落的,只不过较稀罕罢了。 不过,关于这一争论讲得更具体、更传神的则是《王安石三难苏学士》一文。此文载《警世通言》卷三,但与王安石发生争论的不是欧阳修,而是苏东坡。 据载,苏东坡任职湖州期满后赴京等候新的任命。一天,他到当朝丞相王安石府上拜访,被仆人安排在书房等候接见。闲来无事,他在书房随意走动观看,突然,他看 到一首题为《咏菊》的诗稿,上面只有“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两句诗,没有完稿。他认得这是王安石的笔迹,但却想不通王安石怎么会吟出这有悖情 理的诗句来。因为据他看来:“黄花即菊花。此花开于深秋,其性属火,敢于秋霜鏖战,最能耐久,随你老来焦干枯烂,并不落瓣。说个‘吹落黄花满地金’,岂不 是错误了?”这么一想,苏东坡不由兴之所发,便举笔舐墨,依韵续了两句诗:“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写了以后,他又觉不妥,担心王安石责怪, 便不待晤面就一走了之。 后来,王安石得知苏东坡续诗讥讽自己之事,便决定煞一下苏东坡的傲气,给他一个教训。因为王安石所咏之菊乃一特殊品种,此菊花产于黄州。不久,经玉安石一番 安排,朝廷任命苏东坡为黄州团练副使。果不其然,在苏东坡赴黄州上任后的那年重阳节之后几天,连日大风,苏东坡与来访的好友陈季常一道去后花园赏菊花,没 想到只见菊花棚下满地遍洒黄灿灿的菊花,枝上全无一朵。这一情景使苏东坡目瞪口呆,半晌说不出话来。陈季常见而生疑。苏东坡便坦诚他说道:“季常有所不 知,平常见此花只是焦干枯烂,并不落瓣。去岁在王荆公府中,见他《咏菊》诗二句,道:‘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小弟只道此老错误了,续诗二句 道:‘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却不知黄州菊花果然落瓣!此老左迁小弟到黄州,原来使我看菊花也。” 难能可贵的是,苏东坡在事实面前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从此变得谦虚多了。 总之,菊花的艺名甚多,皆富有诗情画意,雅俗共赏,比喻贴切,引人遐思。拔不断

                马致远

菊花开,正归来。伴虎溪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在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哎,楚三闾休怪!

九月十日即事

                                             李白

昨日登高罢,

今朝更举觞。

菊花何太苦,

遭此两重阳?



如果你有什么想看的或者想说的,可以在下面的留言板留言哦(●'◡'●)ノ♥
下面放一张神秘的二维码,是什么呢?是什么呢?扫一扫你就知道了嘛



    关注 中医学与辩证法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