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红楼梦诗词》中的《长生殿》故事

 

摘要:人们常说,《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诗词都与每个人的性格相对应,没有丝毫的差错。其实这是在没能正确理解《...



摘要:人们常说,《红楼梦》中每个人的诗词都与每个人的性格相对应,没有丝毫的差错。其实这是在没能正确理解《红楼梦诗词》的前题下的一种极大的误解,就说本文要解析的贾雨村中秋诗来说吧,贾雨村是大家公认的大奸臣,按上边的说法,贾雨村的诗一定是展现他的政治野心之作。然而遗憾的是,贾雨村的中秋诗中充满着阴柔之风,粉脂之气,与贾雨村这个立志在官场上有所作为之人的性格完全不搭界。《红楼梦》作者在经历了《长生殿》的巨大成功和“长生殿案件”的无情打击后,在《红楼梦诗词》中再现《长生殿》故事,《长生殿》情结是作者一生的爱和痛。

关键词:中秋诗;阴柔之风;脂粉之气;风前影;月宫重圆

《红楼梦》第一回,中秋之夜,穷儒生贾雨村即兴口吟两诗一联。甄士隐的一句“雨村兄真抱负不浅也!”似乎为贾雨村中秋诗定下了基调,甚至被引申为“王者之相”,尽管人们据此对贾雨村作出了各种各样的探佚,但对这个基调却从来没有怀疑过。然而,“护玉栏”、“求善价”、及“待时飞”等句仅仅是一种表象,贾雨村中秋诗的定位还得从《红楼梦》的整体布局方面来考虑,甄士隐和贾雨村两大象征人物聚首就是为了展现贾雨村的“政治抱负”,全书人物的第一首诗置全书的主角于不顾而去称颂一个大奸臣,从逻辑上说不过去,因为红楼梦并不是一部政治小说,从第四回葫芦案后很少涉及官场。重新审视“二诗一联”的总体风格你就会发现,贾雨村中秋诗充满了阴柔之风,粉脂之气,与所谓的“政治抱负”相差十万八千里。

一、  咏月主题传递出阴柔之风

“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时逢三五便团圆”,“天上一轮才捧出”谁也不会否认贾雨村的中秋诗以咏月为主依托。中秋咏月,这也是华夏的民族文化传统,不过中秋咏月,可实在是难与“政治报负”沾上边。月亮又名太阴星,月亮的主人是因误服灵药与丈夫分离的嫦娥,月亮的本身就带有一股阴柔之风,历代文人留下无数令人回味无穷的咏月诗,如果李白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苏东坡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借咏月抒相思,表现出古人柔情似水的无限离愁。 上世纪四十年代在有一首红遍上海滩的歌曲,《明月千里寄相思》:“请明月代传信,寄我片纸儿慰离情”。

而真正要展示政治报复往往寄情于祖国河山,迎着风雨,如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同激烈。”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苏东坡的《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二、  中秋诗中的浓重脂粉之气

贾雨村中秋诗里的粉脂气是不可否认的,像第一首诗中的“月下俦”和“玉人楼”都是高度女性化的词汇,而第一首诗后贾雨村口占的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虽说甄士隐夸了一句“抱负不浅”,可你看看这联中所说的东西,“玉”——男女的佩饰,“椟”——装玉的柜子,“钗”——女人的头饰,“奁”——女子的梳妆盒,全是闺中用品。尽管有“求善价”和“待时飞”之词点缀,但还是与政治抱负扯不上关系,你能想像一个人左手托着一块玉佩,右手拿着一个金钗去驰骋沙场。这样的人我倒想起了一个,《笑傲江湖》中练武练得走火入魔的东方不败和岳不群,就是这男不男女不女的形象。

阴柔之风,脂粉之气固然与“政治抱负”搭不上边,但却与作者的创作主旨密不可分,正如脂批所说:“这是第一首诗。后文香奁闺情皆不落空”,“闺阁昭传”以贾雨村的两诗一联拉开了大幕,以贾雨村这个串场人物来开场,看出作者的用心良苦。

三、“二诗一联”的源头在《长生殿》

贾雨村中秋诗包括两诗一联,抄录如下:

第一首诗:“未卜三生愿,频添一段愁。闷来时敛额,行去几回头。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蟾光如有意,先上玉人楼。”

口吟一联:“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第二首诗:“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晴光护玉栏。天上一轮才捧出,人间万姓仰头看。”

大家是否注意到贾雨村听完甄士隐对他诗作的夸奖后,说过这样一句话:“不过偶吟前人之句,何敢狂诞至此。”贾雨村中秋诗,哪句是“前人之句”,是哪个“前人”之句,百年红学没人给出答案,本文算是揭开了这个谜底,所谓“前人之句”,乃作者在《长生殿》中用过之句——“三生愿”①,“风前影”②,“玉人”③,“钗盒(奁)”④,“三五团圆”⑤,“清光”⑥,“玉栏”⑦,都能在《长生殿》中找到,此外,蟾光的蟾字在《长生殿》中频频的以“蟾宫”,“彩蟾”等方式出现。短短二诗一联竟然与《长生殿》这么些重合词,说贾雨村“偶吟前人之句”来自《长生殿》不算过分吧。

先看第一首诗,“三生愿”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像贾雨村对娇杏根本算不上什么三生愿,他只是对一个别人一个漂亮丫环有一点非分之想,如果不是当上官的娇杏恐怕连妾都当不上。而杨玉环与李隆基立下的“在天愿为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爱情盟誓才能算得上真正的“三生愿”;而“玉人”也不是什么人都能这么称呼的,只有杨玉环这样大美人才佩得这个称呼。最绝的还是那句“自顾风前影”,影子怎么和风发生了关系,这个在任何辞典中都查不到的词出自哪里呢,像一些权威给出的“风尘”的解读并无依据,唯一的答案在《长生殿》的第三十七出【尸解】,杨玉环之魂重新回到长生殿,发出了下面这段感叹:“风前荡漾影难留,叹前路谁投。死生离别两悠悠,人不见,情未了,恨无休。”原来这“风前影”并非人影,而是杨玉环的鬼魂之影。鬼影别人看得到吗?当然只有“自顾”了。“自顾风前影,谁堪月下俦。”一个情字,无限恨愁。

“谁堪月下俦”,这句话看似普通,花前月下不正是伉俪们相会好地方吗?可他们那都是在“月光下”,真的“月下俦”全世界只有一对,那就是在月宫里“第二次握手”的李隆基和杨玉环。

再看“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同样我们可以得到非常合理的解释。“玉在椟中求善价”,这“玉”就是第一首诗中的“玉人”杨玉环。这句诗实际上就是《长恨歌》中的四句诗,“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不正是“玉在椟中求善价”之意吗? “一朝选在君王侧,六宫粉黛无颜色。”杨玉环在宫中找到了她的位置,求得了“善价”。下一句,“钗于奁内待时飞”,钗和奁(盒)实际上说的就是杨玉环“一朝选在君王侧”后,唐明皇送给她的定情之物金钗钿盒,《长生殿》第二出【定情】:“特携得金钗、钿盒在此,与卿定情。”钿盒和奁虽稍有区别,但都是女性用来装化妆用品的盒子。表面上看,贾雨村表字“时飞”,“钗于奁内待时飞”似乎解释为等待贾雨村也挺有道理,这只是作者耍的一个花枪,因为“钗于奁内待时飞”同样在《长生殿》里有明确的答案,【重圆】一出唐明皇飞天上月宫时就带着杨玉环捎给他的半支金钗和半扇钿盒。之所以是“待时飞”,是因为唐明皇虽然知道月宫相会的安排,也得等待八月十五夜这规定的时间。

最后再看被人们普遍看成帝王之相的第二首诗,同样是脱胎于《长生殿》。

“时逢三五便团圆,满把清光护玉栏。”——贾雨村中秋诗

“更期十五团圆夜,纵有清光知对谁。”——《长生殿》第四十九出【得信】下场诗。

有区别吗?《长生殿》四十九出,全剧接近尾声,唐明皇已经知道了要在八月十五夜到月宫与心爱的玉妃重圆,这两句下场诗就非常贴切地表达了唐明皇此时的期待。注定,八月十五团圆之夜,是属于李杨二人的辉煌之夜。在这样一个日子里,唐明皇踏着炫目的“彩虹”奔向月宫,牵手杨玉环,天上响起《霓裳羽衣舞》的仙乐,送一对新人步入婚姻殿堂,“忉利天”上从此多了一对永世夫妻。此等壮景,引来“人间万姓仰头看”也在情理之中。日月如梭,李杨传奇已经渐渐远去,但洪昇的不朽传奇《长生殿》却完美复制了这场月宫大戏,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形成了“家家收拾起,户户不提防”的景象。 人民的喜爱,是对李隆基和杨玉环这对中国“爱神”肯定,也是对一个经历“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伟大作家的最大褒奖。从贾雨村中秋诗开始,《长生殿》的故事就在《红楼梦诗词》中流淌不息,形成了一道又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①三生愿:第五十出【重圆】“三生愿偿,今夕相逢胜昔年。”

②风前影:第三十七出【尸解】“风前荡漾难留,叹前路谁投。”

③:第四十六出【觅魂】“谢娘娘与咱、与咱方便,把玉人消息、消息亲传,得多少花有根芽水有源。”

④:钗盒(奁):第二出【定情】“特携得金钗、钿盒在此,与卿定情。”

⑤三五团圆:第四十九出【得信】“更期十五团圆夜”

⑥晴光:第四十九出【得信】“纵有清光知对谁”

⑦玉栏:第九出【复召】“想亭际、凭阑仍是玉阑干。”(阑同栏)

(作者系杭州土默热红学研究中心研究院研究员)


    关注 平湖红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