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简介

 

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具有表里经脉相合,与相应脏腑络属的主要特征。包括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是手三阴经(肺、心包、心)、手三阳经(大肠、三焦、小肠)、足三阳经(胃、胆、膀胱)、足三阴经(脾、肝、肾)的总称。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故又称为正经。

在体表的分布

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与五脏对应的经脉为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与六腑对应的经脉称为阳经,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在四肢,阳经的位置为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的位置为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特例是足三阴经在足内踝上8寸以下为厥阴在前,太阴在中)。
表里属络关系

阴经属脏主里,阳经属腑主表。一脏一腑、一阴一阳互相配对,形成表里属络关系。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足阳明胃经与足太阴脾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阳膀胱经与足少阴肾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足少阳胆经与足厥阴肝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病理上关系密切,互相影响。

循行、交接与流注

十二经脉的循行方向为:手三阴经由胸走手,手三阳经由手走头,足三阳经由头走足,足三阴经由足走腹胸。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在手足末端交接,同名的两阳经在头面部交接,相衔接的两阴经在胸中交接。

十二经脉的流注从肺经逐经相传到肝经,再传回肺经,周而复始,如环无端。
中医宝典微信号 zhongyidaxue


奇经八脉

任脉  督脉  冲脉  带脉

阳维脉 阴维脉 阳跷脉 阴跷脉

奇经八脉

  1. 奇经八脉简介
  2. 奇经八脉的分布规律
  3. 奇经八脉-八穴歌
  4. 奇经八脉的作用
  5. 奇经八脉的特点
  6. 奇经八脉的医学应用
  7. 奇经八脉的养生功能
  8. 奇经八脉名称
经络学说

  1. 经络简介
  2. 经脉简介
  3. 络脉简介
  4. 别络简介(十五络脉)
  5. 浮络简介
  6. 孙络简介
  7. 十二皮部简介
  8. 十二经别简介
藏象学说
  1. 藏象学说简介
  2. 藏象学说理论形成
  3. 五脏六腑、奇恒之腑
  4. 藏象五系统
  5. 脏腑关系
  1. 运气学说(五运六气)
  2. 精气学说
  3. 气血津液学说及辨证
阴阳学说

  1. 阴阳简介
  2. 阴阳特性
  3. 阴阳变化
  4. 阴阳属性
  5. 阴阳关系
  6. 阴阳临床应用
  7. 阴阳相倚
  8. 阴阳渊流
五行学说
  1. 中医五行简介
  2. 五行归类的方法
  3. 五行的相乘、相侮
  4. 五行的相生、相克
  5. 五行的制化、胜复
  6. 五行的母子相及
  7. 五行指点
  8. 五行学说用于临床治疗
  9. 中医五行归类表
相关文章

  1. 中医学简介
  2. 中医史
  3. 中医治病的实质
  4. 中医基础理论(精华版)
  5. 中医的起源
  6. 中医的历代称呼
  7. 十二时辰对应脏腑图
  1. 中医辨证“辨症”
  2. 病因辨证:外伤证候
  3. 病因辨证:饮食、劳逸证候
  4. 病因辨证:七情证候
  5. 病因辩证:六淫、疫疠证候
  6. 脉象分类与主病
  7. 浅说对中医药的基本认识(原题:从合理使用中药说起)


    关注 中医宝典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