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古意,师造化 ——崔晓东先生山水画方法论(十)之米芾

 

米芾的山水突破了他以前用线条表现山峦、树木和云水的手法,以水墨渲染和泼墨等等办法来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景色,创造了以横点为主的米点山水,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



这些素材是我这些年山水画教学课程的一个框架,山水画的临摹和写生,是学习山水画的最主要内容,这两个内容(包括两个课程教学和我自己画临摹,画写生)加起来,大概占去了我生活的绝大部分时间,我一直盼望着有机会将这些年的感受和体会梳理、总结一下。传授给有志于喜欢学习中国山水画的学生们。”         本文摘自河南美术出版社――名师教案《山水画的临摹与写生》崔晓东 编著

米芾(1051年——1107年)

米芾是宋代著名画家、鉴赏家、收藏家,他又是声名显赫的北宋四大书家之一,他在郭熙的基础上创立的米家云山,在山水画坛独树一帜,对后世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他极力推崇文人画的主张,提出了文人画的理想“平淡天真”“自适其志”“墨戏”等等主张,为文人画的产生和发展作了舆论准备和理论铺垫。他的理论、创作都对后来的文人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米芾的山水突破了他以前用线条表现山峦、树木和云水的手法,以水墨渲染和泼墨等等办法来表现江南烟雨迷蒙的景色,创造了以横点为主的米点山水,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画派,其子米友仁继承了米芾的传统,并使这种画法不断发展完善,后世将这画派以“二米”并称。米芾的画现已荡然无存,而米友仁的作品尚有多幅流传至今,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现存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潇湘奇观图》此图以纸本水墨画江上云山,全幅以淡墨渲染,运用了积墨、破墨等多种手段,而大都在水墨未干时完成,故水墨淋漓,层次丰富,多数地方看不到行笔的痕迹。米家山水多作江南平远景色,不作高大险峻的峰峦,不为奇峭之笔。米友仁的这幅画大概可以代表米家山水的基本面貌“烟云掩映,树石不取细,意似便已”。(米芾自评)米家山水的形成是受真山水的启发,米友仁在这幅画的提拔中说:“先公居镇江四十年……住庵子城之东冈上,以海岳命名,卷乃庵上所见山……在晨晴晦雨间,世人鲜复知此。余生平熟潇湘奇观,每登临佳胜处,则复写其真趣“。

后来作米点山水的画家很多,有专门作此种山水的如高房山,另外,赵孟頫、黄公望、倪云林、董其昌、清初六大家(四王吴恽)等都有仿米之作,但据本人看,都未达到米友仁《潇湘奇观图》的高度。董其昌曾说“不学米画,恐流入率易”。米画表面看似简单,但要画好,看来是相当不容易的。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
崔晓东官方网站


    关注 崔晓东山水画艺术研究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