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扒张学友的成功之路,被低估的香港著名演员歌手!

 

被人忽视的好东西:张学友的演技说起张学友,有一张经常被人们用来当表情。就是上面这张图片。该图出自1988年王家卫导演的...



被人忽视的好东西:张学友的演技



说起张学友,有一张经常被人们用来当表情。就是上面这张图片。

该图出自1988年王家卫导演的《旺角卡门》,张学友在里面演一个混混,“宁愿做一日英雄,都不想成世做条虫!”

在戏中,他主要负责骂脏话、打群架和干蠢事,蠢到最后害死自己和刘德华。

事实上,还没成“英雄”的张先生,年轻时也干过不少蠢事。

他曾是个坏人。

坏到什么程度?张学友自己说是往事不堪回首:很多人唾弃。

那是80年代末,张学友还是小鲜肉。

一开始,他并没有做歌手的打算,因为紧张,忘词声音抖。

这是1983年张学友参赛时候的照片,穿着他自觉唯一拿得出手的衣服, “1984年比赛还是穿这套”。



几场比赛以失败告终。

所以,他兢兢业业地在贸易发展局当文员助理,即使三年来租房还不抵工资,辞职是因为晕车,“电车都晕死”。

换到离家走路十分钟的国泰航班,做“Restervation Officer”,翻译过来就是接电话下订单的。

这段辛苦维持家用的人生不算短,给他埋下的生活理念就是——绝对不能没工作。

他不避讳很看重“红”,不止一次提到“安全感”。

歌手这个行业的通病,今天有的做,不知道明天有没有。

1984年,张学友终于凭一首《大地恩情》拿到与宝丽金(环球)的合约,初出茅庐当然怯场,选这首歌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 “这首歌……够短”,可以快点唱完!

但现实是拥有谭咏麟的宝丽金不重视他,几个月也没动静。

所以,新人张的态度是:那我不能辞职。于是边打工边当歌手。

1985年4月,宝丽金为学友推出了第一张专辑《SMILE》,卖了20万张,趁热打铁的第二张专辑《遥远的她》同样大获成功。领到“最佳新人奖”,人人见都会夸“谭咏麟接班人”。

终于可以放心辞职。隔年,就和几位年轻歌手一起唱进红磡演唱会,拿了30万,为之“手震”。

张学友曾说,如果选择人生中最重要的几年,一定是87——89年,因为这三年才逼迫他真正成熟起来。

87年,四张专辑,一张比一张差。同年演唱会,以为“就会很厉害很厉害”,却反响平平。

逃避为唯一方式就是酗酒,最怂是酒量又不好,一周七天有五天都是醉的。回家倒床上,妈妈拿热毛巾给敷脸,一边敷一边说“唉怎么搞的”。

可想而知,参加记者会也不守时。

那时候依照他的话说别人对他的印象,心散、不自尊、玩物丧志……

彻底负面,是梅艳芳生日会“扔蛋糕”一事。



报道称“张学友醉酒闯祸,生日会乱扔蛋糕”,惹梅姐非常不快。数年后上张清芳的节目,张学友才解释只是抹脸。

那为何记者都黑自己?

因为惯性——不论记者还是读者,黑他的文章才多人看。

关键时候,是电影拉了他一把。

80年代末正处在香港电影黄金年份,产量高,虽然只是机械式地从一个片场换到另一个片场,但收入稳定,拍一部拿一部。

张学友“一开始并不喜欢演电影”,可能就是与这种民工式的演戏状态有关:同时开工三部,晚上九点半直接从录音棚出来去摄影棚,剧本都没有,导演直接说,你,台词几句,怎么怎么样,来吧……

直到《旺角卡门》,发现原来电影这么有意思。

他凭借“乌蝇”一角拿下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配角,是“四大天王”里最早与金像奖结缘的。

来,再重温一下这个经典表情图片:



记者问这个奖有什么意义。

他说:那时候奖项很重要很重要,忙了一年什么音乐奖没拿,就等于白干了。所以有个电影奖……

早在很久之前,天涯上就有贴文说香港有两个东西最让人被忽视,一个是张学友的演技,一个是梁朝伟的歌声。

单纯论演技,张学友肯定拼不过好朋友梁朝伟,但他胜在港味重。

评价港片,大卫波德维尔在《香港电影的秘密》所说的八个大字常常被引用。

尽皆过火,尽是癫狂。

当年的午夜场对于绝大多数香港导演就是噩梦。

但凡有新片上映,都会提前于影院进行公开的午夜场放映,导演及制片人等会藏匿于观众之中,听取大家反应。

一般来说,看午夜场的以小年轻居多,他们火气旺,看到佳处,会拍烂手掌,而如果不爽,也必破口大骂,甚至说要把导演揪出来打。

所以,港片最害怕的就是,“闷”。

为了不闷,港片常常炮制出各种极端化的情节,可以让主角上一秒死爸爸下一秒就笑哈哈。

极尽夸张之能事。

而张学友“野兽派”的演技,与港产片简直绝配。



他要求情绪大鸣大放,要求演员豁得出去,他总是怕少不嫌多。

张学友早期的电影形象多演飞扬跋扈,暴戾嚣张的反派。总有一两场戏需要大发脾气。

譬如:

(《明月照尖东》)

演喜剧,就是要淫贱写在脸上。

(《鼠胆龙威》)

(《超级学校霸王》)



还有徐克版《笑傲江湖》饰演林平之,完全不知道啊?



完全演出了角色需要的阴险狡诈——亦凭借这个角色拿下金马最佳男配。

夸张,几乎是当年所有香港男演员的通病,如果梁朝伟没有遇到王家卫,也断不可能拿下这么多个影帝。

而张学友最遗憾的地方就在于,他没有自己的王家卫。

可能许鞍华算。

《男人四十》里的林耀国,就是张学友屈指可数几个为他定做的角色之一。



对于很多人来说,这是第一次看见张学友演正常人,不是白粉仔,也不是神经病,是一个在我们身边生活的儒雅又憋屈的中年男人。

不论外形(鬓角星星点点的白发),还是内心(那种中年男人特有的不甘与疲惫感),张学友都拿捏得非常到位。

这也是他生涯最接近金像奖影帝的一次。

可惜,那一届,以《少林足球》托起港产片半边票房的周星驰,是无可争议的救世主。

14项提名,七项大奖——当然包括最佳男主角。这段经历,张学友曾耿耿于怀。

后来到底想开了。“演员都是有得奖命的。”张学友认为自己当年没那个命。

而自1995年拍《鼠胆龙威》后,他很久没有主演电影了。

因为1996年,他与罗美薇20年的恋爱终于步入婚姻殿堂。对于恋家的巨蟹座而言,“去拍戏是很奢侈的”。



现在,提起张学友,比起“歌神”,可能“好男人”的名号更响。

1999年,世界小行星协会给予张学友为一颗小行星命名的机会,张学友将此颗行星命名为罗美薇的英文名“MAY”。

而他对女儿的爱,也是模范级的。



对他来说,家庭大过天。

这一次拍《赤道》,也是电影公司和剧组愿意配合他(注:《赤道》取景在香港,无需跟大多数合拍片一样北上拍摄),我们才有机会在商业大片里看到他。

令自己“受欢迎”这件事,无论如今的客观条件,还是自己的个性,都无法配合。”

客观条件就是“要在家庭中担当很多固定角色——丈夫,父亲,比任何一个“角色”更重要。

“歌神”张学友做出了一个小人物的选择。

或许,这正是张学友为人喜欢的最大原因。

最后,一个可能大多数人没听过彩蛋是:私底下的张学友,其实是个逗比。

比如网传张家辉是张学友的亲弟弟,早前《赤道》发布会上,主持人问张学友要不要澄清一下?

张学友双手一摊:“这很难澄清啊,我爸爸已经去世了。”



好吧,再以他在港片的几个经典台词做结尾好了。

《倩女幽魂道道道》中那个可爱的道士,让人忍俊不禁。
“来勾引我吧,我很容易受女色勾引的。”

《东成西就》的最英俊丐帮帮主洪七。
“表妹还是那么销魂!”

《太子传说》的无情透露深情,冷酷渗透优雅的太子。
“逃得过阎王的请贴,逃不过太子的子弹”

《男人四十》人到中年的尴尬境遇教师。
“鲁迅这个靓仔。”


    关注 刘雨晴5060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