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一扇面向社会的大门

 

(转自上海大学校报,第778期第2版,记者王奇)不做好老师,要做能让学生好的老师。...



打开一扇面向社会的大门

大学生应该是什么样子?

大学的恋爱是怎么回事?

大学生活应该怎样度过?

将来在社会上生存需要怎样的素质与技能?

社科学院李晨开设的“管理基本素质与技能”和“大学生情感认知”不但给出了解决以上问题的思路,还给广大学生思考类似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李晨,帮助大家了解这位开着两门与众不同的通识课和颇具魅力的教师。一“我觉得李晨好神奇,能想到开这种课。”这是一位学生初看到“大学生情感认知”这门课时发出的感慨。的确,当前中国高校的情感教育几乎处在真空状态。即便高校学生面临着日益严重的情感问题,这类课程依旧相当稀缺。不过情感课的内容并不“神奇”,而是真实、快乐、力量的情感,让学生真实、客观、理性地认知情感,感受情感的快乐与美妙,用情感的力量推动更美好的生活。

“我讲的东西都来自于平时的学习、观察与积累。学生需要什么就讲什么,缺什么就补什么。”李晨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和生活中发现,情感问题普遍存在———很多学生受家庭环境与教育模式的影响,具有一定程度的情感缺失。而大学的恋爱主要是对这种缺失的反应和填补,而非真正的恋爱,也不能让大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快乐。而这些,正是“大学生情感认知”需要解决的问题。

李晨认为,老师与学生的关系,就像是函数里的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关系,学生的状态决定老师的教学。所以每次课学生不同,他讲授的内容与教学的方法也随之调整。他还很善于运用学生的“身边事”作为教学素材。如他通过长期观察与对学生的深入了解,发现长刘海与黑框眼镜与学生的心理状态相关性很大,因此把这种外部特征作为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个切入点,写出了《对长刘海发型的心理分析》一文,并在课堂上“强推”“大光明”发型,使一大批学生做出了转变,提高了心理素质与积极心态,其效果不断被学生在面试、求职与毕业后的工作实践中验证。

不仅如此,李晨还从学生将来适应社会的角度出发,针对当前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了“五大纪律、十项注意”,即“教室不吃东西、水杯不放桌面、铃响不说闲话、请假不讲理由、迟到不得入门;收信必复、不忘署名,见人问候、自报家门,有事请假、不要迟到,事前表态、事必回报,不找借口、露出额头”,以此训练学生良好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礼节礼貌与敏感意识。一开始,有些学生对此感到不适应,个别学生甚至反感这种形式,但是,后来发现这些问题真的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解决。实践说明,这样要求的确能够提高学生的个人素质,并让他们了解行为规范的意义。二这种方式只是李晨教学方式的一部分。许多上过他课的学生都对“自由展示”有很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李晨在此过程中对学生的积极干预。对此,他解释说,“自由展示”给了学生一个站在149人面前表达观点的机会。这会产生强大的外部关注,会使学生突破心理瓶颈而使心理素质得到提升。同时,也为每位学生创造了观察149个人的机会,这会大大改善学生中普遍存在的“过于自我”的意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可以近距离观察学生在压力之下的动态表现,及时发现问题、指出问题并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我并不只追求做一位好老师,而是希望做一个能让学生将来好的老师。”这是李晨的教学理念。和成绩相比,他更在意的是学生的转变,而独特的目标决定了其独特的教学方法。李晨的课堂,压力大但快乐多,学生思维紧张但心理放松。通过大量的练习,要把“学不会”的管理“练会”。

训练自然辛苦,但是改变也是实在的。“作业太多了”,经常有学生大吐苦水。“以前看电影是看情节,现在已经不由自主地在分析其中的人物与事件了,而且总是在想如何为我所用”,“以前遇到陌生人会紧张,现在已经不由自主地进行分析了”,“现在做什么事之前都会不由自主地先摸底了”,这是上完课后很多学生的想法。“我的工作就是要给学生打开一扇面向社会的大门,而且还要把他们推出去。”李晨这样说。三说到李晨这位教师,“卖力气”可能是所有学生的共同反映了。甚至包括上近150人的课也不用话筒,因为他认为用话筒会让声音失真,会干扰老师对学生想要表达的有效信息。李晨还针对课程特点、社会实践要求与学生状况进行作业设计,并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点评和指导。

“我觉得李晨就是一个很认真的老师。其他不说,光是邮件,一封一封地回复就要花很多精力,而且还是一封一封仔细地改。”很多学生对此很感动。但是李晨老师认为,他需要的不是学生的感动,而是学生将来的生活好、事业好,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其他内容:1.微博 http://weibo.com/paperin (上大李晨);2.人人号:354453888 (李晨SHU)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