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一眼就看出她被前男友打过(对家暴机制的一种分析)

 

收到一条女生发的消息,瞬间感觉到一种“家暴感”。一问果然。这是怎么回事?...



李晨,西安人,军事学博士,上海大学老师。著有《人情练达的学问》。

致力于情感、处世、心理的研究与训练,让学生成为情感与处世高手!成就事业、快乐生活!

微信公众号:上大李晨(sdlc2011)。

关注后回复“目录”可看到所有文章目录与代码。回复文章前面的3位数字代码可看到全文。

1
大概是两年前,有一位学生让我分析她一位“很贤惠”的表姐的照片,我说怎么有家暴的感觉?她说对呀,就是因为家暴,已经离婚快一年了。其后又断断续续的,在分析对象结婚前就通过照片准确的预测了几例家暴,这几例在照片上都能明显的看出有“家暴感”,于是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按常理来说,“打老婆”这种现象,在解放前比较普遍,在我小时候也常看到,但是经过30年的社会进步与人们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尤其是在城市,作为一种陋习,已经基本绝迹。因此当前出现的家暴,可能更多的,是与心理相关。而能够通过女性的照片在结婚前预测出会发生家暴,可能与女性的某种心理状态相关。

需要说明的是,家暴的原因较复杂,这里只是从女性心理的角度,分析虽是一种但是却有一定普遍性的家暴现象。
2


在QQ上收到这个消息,突然就很强烈的感觉到一种“家暴感”!这是第一次通过文字感觉到“家暴感”。这位同学没上过我的《大学生情感认知》课,也没见过。就想见见,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3
大概是晚上7:55分左右,这位同学到了教室。

一开始谈话就提到了她的恋爱经历,我把话题拉回到她要问的问题上,可是她又不停的把话题再拉回到她的恋爱经历上,不断在说自己的故事。在交谈中,她基本不关注我的话的内容和隐含的意思,仿佛只是用我的话来“起个头”,然后就开始发表自己的看法,也不注意我的情绪与心理变化,但是在形式上,又显得特别“尊重”我。这种表现强化我之前对文字中“家暴感”的印象,就想试探、研究一下。

在讨论她的经历时,我为了避免影响她的情绪或触及她不愿意提及的事,用了很多隐语或委婉的话,而她却基本不顾忌,表述很直白。但是显然又不是出于对我的信任,而给我的感觉是“她就是这样的人。”以及“她根本就无视我的存在。”

于是我又开始思考“家暴感”,想测验一下。当然不能动手了,又要保护学生的心理,于是就用了心理干预来作为暴力的替代进行研究。先是逐渐表现出冷淡,她无动于衷;于是加强干预,直接反驳她的话,她还是无动于衷;于是再加强,直接表现出反感与嘲讽,她还是无动于衷。

于是单刀直入,直接问她“你前男友是不是打过你?”她一楞,说“是”,然后开始说无关的话,并开始为她的前男友开脱。我再把她的思维拉回到这个问题上,至少重复了二次,她才开始回忆这件事。但是情绪与语言表达显出对“动手”这件事并不怎么看重。

最强烈的干预在最后,她要送我一个巧克力,我“断然”拒绝,她根本不为所动,坚持要送,并追到教室外面,最是被我“恶狠狠”的拒绝了。在这个过程中,我表现出了强烈的“训斥”甚至“厌恶”,但她仍然无动于衷。

而这时我已经明显感觉到自己出现了一种在被强迫后想要“动手”的心理倾向。

事后有些担心,怕这位同学有些受不了。结果回去后时间不长就收到了这位同学发来的消息。
4


这是她晚上回去后给我发的消息。丝毫没有感到我的“粗暴”,毫不介意,反而要感谢我。

而且言语很夸张。因为她一开始就说我等她多么多么感动,而我“无数次”声明不是在等她,因为按要求老师必须要等到20:30。结果还是“第一次看到一个老师会为了一个同学的预约在那么晚的时间过了一点还会等待着的。”说明她根本就没有听进去我的话。

另外言语很反复。在交谈时说过好几次对上一恋爱已经“释怀”了。而现在又“心里还是有一块心病的”。还有并不希望得到我的帮助,因为虽然“真心恳求您能帮帮我!”但是却“希望以后有机会还能找您聊聊天。”这其实就是推辞了。
5
家暴机制分析

下面的分析并不是针对这位同学的,而是根据这几年的观察总结出来的。其实这位同学还没有达到家暴的程度,只是有些“类似”。

首先,具有“家暴感”的人,通常小时候家庭环境不正常。一是家庭教育异常,灌输了错误的观念,因而无法形成正常、正确的对人与外部环境的认知。体现在不能理解、分析、判断他人的真实想法,不知道外部环境变化会对自己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二是外部交往异常,生活环境局限性大,与外部交流交往过少,因而对他人与外部环境缺乏足够的敏感度,反应较为迟钝。

其次,由于上述二点的综合作用,在进入一个开放的空间,如上大学,进入社会工作等,会极端缺乏存在感,因此会茫然失措,而被迫用自己并不理解的但是看起来对的且易于获得的某种外部标准,如要善良,要帮助他人,要贤惠,要有道德,等等。而付诸行为。但是社会是复杂的,在很多情况下与很多环境里,这种外部标准并不适用,甚至适得其反。但是由于认知系统与感知系统的缺陷,具有家暴感的人并不能正确理解这种“适得其反”,只能理解为自己做的还不够好,继续按这种外部标准行为,使这种“适得其反”持续强化与扩大化,而产生极端性后果。这种现象借用一句话,就是“我需要的只是一个苹果,你却给我拿来一筐梨。”

第三,在选择结婚对象时,由于外向、开朗的男性主动性较强,在接触具有这种心理特征的女性后,会产生不适感,而主动回避与放弃。因此找的通常是内向、不易找对象、主动性弱的男性。这是家暴能够发生的另一个重要心理因素。

第四,进入婚姻后,由于婚姻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男方受到这种反复、持续、大量的并不需要的“好”后,一是在道德上无法反制,因为确实是“好”;二是由于性格限制,再加上是家庭内部事务无法向他人倾诉,造成“有苦说不出”的心理压抑状态。因此通常在开始会“冷默”以对,而这种“冷默”又会使女方无法获得存在感,因此又会强化各种好,甚至进行各种刺激来使男方做出反应。在电视剧《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里,后期发生家暴的前奏,通常是女方主动挑战或刺激男方的底线与承受极限,也是这个道理。(回复“220”可以看到对这个电视剧的分析)长此以往就容易“爆发”而发生家暴。

第五,由于认知系统与感知系统的缺陷,具有家暴感的女性对这种暴力并不如正常人一般敏感,反而在这种非常状态下能够获得存在感,因此承受力很强。这也是新闻报道中经常出现家暴持续十几年甚至二、三十年的原因。

如何解决

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恢复正常,即使具有家暴感的人成为正常人。但这是一个系统工程。而当前“流行”的劝解、疏导或对男方的惩罚、指责,由于无法真正建立新的正常的认知系统与感知系统,多无实质性效果。

其中核心,一是“判”逆,通过用正常的认知与感知标准,来分析判断自己的家庭环境、父母状态与受到的教育,找出其中的异常。这利于剥离错误、异常的灌输与束缚,恢复本能意识,建立正常的认知与感知系统。同时利于建立客观、理性、真实的思维方式。

二是会坏。这样做一是可以对冲之前异常的错误的“好”的认知与行为,便于扭转。二是“坏”是人快乐的本能的基础。以此为突破口,利于全面恢复人的各种本能并培养正常意识,在现实中真正获得快乐与存在感了,就会摆脱原先的“好”,而进入真正好的状态。当时,会坏并不是真正的坏,而只是人性的一种必须,使人格更为健全。

即将推出的新书《剩女改造记》,其实质是一本如何成为正常人的书。回复“337”可以看到这位女生之初的状态,回复“336”可以之后恢复正常状态后幸福结婚的情况。因为根据这么多年的观察研究,正常状态下是不会找不到对象的,而恢复了正常状态,找对象就不用操什么心了。

解决家暴问题也是这样。最重要的是恢复正常。

更多心理方面的内容参看:《人情练达的学问》。

欢迎发表评论。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