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的实质是出售自己的品质与技能

 

找工作的实质是在市场上,按市场价值规律,把自己拥有的品质与技能出售出去,或者说在市场中用自己掌握的品质与技能交换用人单位掌握的货币与其他资源。...



找工作的实质不是单纯的就业,或者找到一个工作。这种看法会形成误导,过于强调经济形势、就业环境、企业用人需求等外部因素,而忽视自身拥有的品质与技能等内部因素。

找工作的实质是在市场上,按市场价值规律,把自己拥有的品质与技能出售出去,或者说在市场中用自己掌握的品质与技能交换用人单位掌握的货币与其他资源。

因此找工作不是说自己想找什么样的工作,期望什么样的薪资水平与发展空间。而是要看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品质与技能,这些品质与技能在当前的市场环境中需求状况怎样,最新的“售价”是多少,“购买者”是谁?

品质与技能如何理解?

简单的说,在找工作这一语境里,品质是指“是个什么人”;技能是指“会干哪些事”。

具体地说,“畅销”的品质包括为人实在、作风扎实、注重信用与荣誉、精神面貌积极向上;不斤斤计较、人际关系好、尊重领导团结同事、有礼节礼貌;心理承受能力强、组织纪律性强、有大局观、干工作全力以赴,等等。

畅销的品质还有一点是当前比较缺乏的,就是“可塑性”。其含义一是“不定型”,即在大学期间不陷于各种证书、绩点与学生工作中而形成不适应社会与实际工作的“学校型”思维模式与“学生型”工作方法。这样没有路数才可能在工作后尽快按照社会需求与工作实际尽快掌握“对路”的路数。而如果有了相对固定的路数,则用人单位还要先消除这种路数再建立符合其需要的路数,经济成本与时间成本都很大。另外有了固定的路数还会与新的路数产生冲突与矛盾,也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与发展;二是“视野广”,即在大学期间不局限在专业课程的学习上,要广泛读书、看报,关注社会时事,广泛涉猎专业之外的政治、经济、人文知识,提高文化修养,这样才能在工作后敏锐的发现社会与工作的需求,找到方向与方法,“有智慧”的成长与发展;三是“后劲足”,大学生最大的资本是年轻,年轻最大的体现是朝气蓬勃、斗志昂扬、敢闯敢干,理想远大,这是后续取得大发展的强大内在精神动力。由于当前大学教育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的脱节,因此每个单位都需要可塑性强的同学,这样能够更好的适应工作环境与岗位需求,入手快、上手早、出手好,能够尽快成为单位需要的有用人才,尽早为单位创造效益,而且有很好的预期增殖空间。

为什么这些品质“畅销”?一是在当前略显功利、浮躁的社会风气里这些品质相对稀缺;二是具有这些品质的人可以成为一个单位的稳定器、实干家,用人单位可以从拥有这些品质的人身上获得相对更多的收益,因此需求广泛。相对稀缺而需求广泛自然价值就高。

“畅销”的技能范围很广,针对不同的招聘单位与招聘岗位就有不同的“畅销”技能。概括地看首先要能够满足招聘单位的岗位需求,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与技能;其次要有良好的学习能力与学习习惯;第三要有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强烈意识;第四要有宽展的知识面。由于所学专业与实际应用总会有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后三点可能更为重要一些。

每个人都拥有一定的品质与技能,那对招聘单位来说,这二者间有没有主次之分呢?借用一句常见的话可以说明:德才兼备干大事、有德无才少干事、有才无德干坏事。同时具有好的品质与好的技能自然是最优选择。其次在品质与技能之间,首选品质,然后才是技能。没有品质只有技能,那除非是招聘单位急需的专业人才,否则很难选用,而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被选用,也很可能在招聘单位解决了急需问题后,因为品质不好而被淘汰。

因此找工作之前,不要光想着自己要找到一个什么样的工作,而是要先想一想,自己拥有什么样的品质与技能,这些品质与技能的市场价值如何。如果不乐观,就要扎扎实实、认认真真地从提升自己的品质与技能入手,磨刀不误砍柴功。目前还在校的学生更要从这个思路出发,以市场为导向,好好打造自己的品质与技能,将来才能找到一个好工作。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