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要有“挣饭”的意识

 

赤手空拳,要把饭给挣出来,既是本事,也是底气,还是一个很好的成长路径。...



当年考上大学后,由于专业是管理类的,所以心里一直不踏实,总觉得不牢靠,家里也总是说“人没有手艺不行”,万一将来单位没有了,自己下岗了,靠什么吃饭呢?得有个“挣饭”的手艺才行!

练什么手艺呢?先确定几条筛选标准。既然是为了“挣饭”,那就是生存的最后的手段了,因此第一条是要有原始性,就凭一张嘴二只手,最多只用极其简单的工具;第二条是要有直接性,就是直接和顾客打交道,“把把清”的现钱买卖,因为要拖到明天收钱那今天的“饭”就没着落了;第三是要有技术性,光靠卖苦力那钱赚得太辛苦而且没有增值空间,得是个“手艺”;第四是要有文化性,毕竟是个大学生,而且是个爱读书也读了些书的大学生,最好能够把这些文化知识结合到手艺里去,提高收益率。

上面是四个最基本的原则,但又想,真的混到了“挣饭”那一步的可能性应该不大,这个手艺最好能和以后的正常发展结合起来,起个补充与推动的作用。

标准定了,就到处访亲问友、查阅资料,最终确定了——推拿。推拿完全符合上述几个条件,而且能够有力地促进自己的正常发展道路,因为什么发展都要和人打交道,推拿练好了,同事、领导有个腰酸腿疼的,可以帮忙调一调、治一治,这就有了更亲近而有效的沟通渠道,因此,推拿是个好手艺。

主意定了,就马上行动,报了一个函授学习班,那个年代的函授学习班还是比较正规的,有教材、有作业、有辅导。课余时间就积极学理论、练操作,感谢众多同学的配合与付出(他们本想舒服享受却最终疼痛难忍),几个月学练下来就有了小成,开始给人治病了。慢慢得居然小有了些名气,还练出了一些自己独到的招法。

(当年报函授发的教材)
以后随着工作与单位的变化,这门手艺逐渐荒废了,而且始终没用于“挣饭”,但其间的收获却颇大。

一是“挣饭”的意识大大提高了大学期间甚至整个青年时期思维的现实性、针对性、有效性,这种对人如何生存的思考是最本质、最重要、最核心的。二是这种最“低级”的想法及实践非但没有局限思维成长的空间,反而通过学“手艺”中的所谓学无止境、艺海无涯,“行医”中“亲密”接触的各色人等,在“挣饭”的“演习”中发现的市场价值规律及积累的所谓“江湖”经验,都大大拓展了思维,优化了思维。比如“头疼医脚”,有头痛,不在头部下手,而是掐住脚部的跗阳穴,再抓住腿一提一抖,头痛马上减轻。其实这不是治病,而是先让对方感到神奇而信服。看起来神奇,其实一点透也很简单,因为一掐穴位脚痛起来了,相应的头部就不那么痛了。但是这虽然是“江湖伎俩”,却可以悟出很多东西来,对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助益。三是通过一段时间的“挣饭”模拟演练,发现通过这个手艺是可以解决生存问题的,而且加入自己的文化知识后还可以比较好的生存,于是就有了最根本的支撑,再做什么事心就稳了、胆就大了、脑就活了。四是在“手艺”之外,初步掌握了交际沟通、判断分析人、动手做事情、处理特殊问题的方法与路数,在以后的工作、生活中都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因此在大学阶段,“挣饭”的意识很重要。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