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为什么没礼貌?什么样的礼貌可以成为老板的自己人?

 

李晨,西安人,军事学博士,上海大学老师。著有《人情练达的学问》。致力于情感、处世、心理的研究与训练,让学生成为情感与处世高手!成就事业、快乐生活!...





李晨
,西安人,军事学博士,上海大学老师。

著有《人情练达的学问》。

致力于情感、处世、心理的研究与训练,让学生成为情感与处世高手!成就事业、快乐生活!

微信公众号:上大李晨(sdlc2011)。关注后回复“目录”可看到所有文章目录与代码。回复文章前面的3位数字代码可看到全文。

大学生没有礼貌的表现没礼貌的显性表现,比如见人不打招呼、说话难听等,比较好分别。这里举两个在大学生中较多存在,但容易被忽略或意识不到的隐性表现。

例1:



这就是太功利了。一心想着自己,盯着成绩,反而可能失去很多。当你的礼貌、友好、亲近被当作是一种“骗取”成绩,或在以后的工作中被当作是“骗取”好处的“伎俩”时,会让对方产生强烈的被骗、被戏耍的感觉,而一定会遭到反制。当然,我这个老师不会这样做,但以后在工作中,是一定会的。类似的,以前有学生上课送我一瓶水,我还感觉挺高兴,可是下来就让我给他90分。他可能意识不到这是一种极端的蔑视。每学期的课都会有很多90+,但没有一次是通过这种途径能得到的。

例2这是四、五年前了。一次课间在教室外面踱步休息。突然一位女生很“礼仪”的站到我前面,很“礼仪”的一笑说:“我叫……(名字没记住),请老师关注我。”我被这种架式惊着了,也觉得很奇怪,就说:“为什么要让我关注你?你有什么意图吗?”女生说:“没什么意图,就是请老师关注我。”我说:“没意图为什么要我关注?我为什么要关注你?”女生回:“就关注一下,老师又没有什么损失。”我说:“没损失我就要关注你吗?”这时上课了,就笑笑进了教室。事后听学生说这是某学生组织开展的一种什么训练。很奇怪,不知道这是要训练什么。其实让我关注非常简单,什么话都不用说,把黑板擦了,把杯子里的水倒上,我一下就关注你了。不由感慨什么训练能把人训练成机器人,年轻人千万不要失去真诚和可塑性。

礼貌其实是一种生存技能

虽然很多人把礼貌看作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水平与文化修养的外在表现,但实质上,礼貌对于人,首先是一种技能。从社会发展与人类进化的角度看,人具备的任何一种技能都是基于获利需求的,不同的社会状态,会形成不同的获利需求,进而影响人对技能的选择。不再能够使人获利的技能会自然弱化甚至被淘汰,而能够使人获利的技能则会得到强化。礼貌亦然,社会状态决定了人的生存状态,进而决定了礼貌的形态。

没有礼貌,因为人的生存不再需要礼貌

大学生还没有进入社会,其对礼貌的认知与行动主要来自于父母的教育。而他们的父母显然是有礼貌的,那为什么两代人会出现明显的差异?原因是社会状态与生存状态不同。

在他们父母成长的时期,物质匮乏,生活条件艰苦,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通常很难独自生存,必须依靠多个人或多个家庭的互相帮助。记得小时候住在一个大杂院里,经常是一家经济困难了,就东家借点儿米,西家借点儿钱。一家大人外出了,孩子就东家吃一顿,西家睡一晚。依靠相互帮助,才能艰难度日。基于这种生存状态,为实现更效率的相互帮助,就要求人必须具备良好的礼貌素养与技能。通俗地讲,良好的礼貌素养与技能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求人”与“受人恩惠”。虽然“求人”与“受人恩惠”是一种很不好的心理感受,但由于生存是第一位的,因此培养这种良好的礼貌素养与技能的成本就成为一种投资,而负面心理感受也可以忽略不计。

到了现在的大学生出生的年代,也就是90年代初,物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生存不再是个问题。而大杂院也不复存在,变成了独门独户的单元房。基于生存需要的互相帮助大大减少,良好的礼貌素养与技能的现实需要大大降低。同时生存状态的改善,使心理感受与心理满足的需要大大提升,而“求人”与“受人恩惠”产生的负面心理感受与心理满足也使得培养与执行原来那种良好的礼貌素养与技能的成本大大提高。这二方面的变化,使得现在大学生的父母对子女在礼貌方面的培养与教育缺乏动力与压力,此外也不愿意子女再去承受负面的心理压力,因此礼貌的教育与培养大大弱化。

其结果,是现在的大学生没礼貌。

要有礼貌,因为人的发展需要礼貌

时间又过去了二十年,现在的大学生面临了一个新的社会状态──市场经济;也面临着一个新的生存形态,当前人的生存已不再是第一位的问题,取而代之的是人的发展。二者相结合,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第一位问题就是如何在市场经济中得到人的发展,相应地,需要一种新的礼貌形态。

市场经济是一个协作的经济。随着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需要经济社会的各个组成单位相互协作,才能促进经济社会效率的进步与发展。在这种社会状态下,人的绝大部分收益都要从外部获得,都依赖与外部的相互协作。而这种相互协作的效率、效果与效能直接决定了个人获益的多少。

礼貌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交往技能,可以有效提高实现相互协作的机率,进而促进与提升相互协作的效率、效果与效能,进而增加个人收益。如果说以前基于生存的对相互帮助的需求催生了良好的礼貌,那么现在基于发展的对相互协作的需求则再次大大提高了礼貌的现实需求性。

但应注意到,这前后二种礼貌既有结果与内涵的不同,又具备相近或相似的表达形式。

先说不同。首先是结果不同。基于生存的对相互帮助的需求催生的礼貌,其结果是一种利益(财富、物资、服务)的转移,或者是双向转移,比如今天借你一碗米,明天还你一碗米;今天帮我看孩子,明天帮你照看门户;或者是单向转移,比如富亲威对穷亲威的经济扶持,等等。而基于发展的对相互协作的需求催生的礼貌,其结果是一种利益的创造。在市场经济下的相互协作,是在个体平等的基础上,智力、资金、服务、经验等要素的交汇融合,其目的是为了创造更多的利益。

其次是内涵不同。比如“谦卑、过分热情”是前一种礼貌的重要特征,而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中“谦卑、过分热情”会给对方产生心理压力,使自己的信息与意愿表达失真,影响双方的判断,这些会大大提高交往成本,进而影响相互协作。因此这些方面在新礼貌中会大大弱化,而更加注重平等与契约精神。

这二种礼貌具备相近或相似的表达形式,即都要有基本的礼仪规范,比如信函往来,最基本的要有抬头、有问候、有祝愿、有署名;再如收到短信要回复等等。基本的礼仪规范所起的作用是“标准接口”,比如U盘的品种、规格众多,但都必须有一个标准的接口。不具备这个标准的接口,质量再好、容量再大、价格再低也卖不出去。礼貌也是如此,具备了基本的礼仪规范,才能和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的人“对接”,获得更多“协作创财”的机会。

现在的大学生的礼貌状态是“摒弃”了旧礼貌,但尚未“具备”新礼貌。但是要想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拥有更多的财富,就必须具有礼貌。只是现在已不可能由家长实施教育与培养,而要依靠自身来认知社会状态的特点,转变思路观念,优化行为举止,从而拥有良好的礼貌。

怎么有礼貌

对大学生来说,复杂的礼貌技能学起来较为困难,可以先从最基本的礼貌学起,也很简单,就是在和老师交往时,做到12个字:

打招呼、报姓名、擦黑板、倒杯水

就是见了老师主动打招呼。有事说要先报自己的名字,介绍一下什么时候上过课,或正在上什么课。在上课的时候要主动擦黑板,下了课给老师倒倒水,如果能够做到这些,基本的礼貌就差不多了。

这样的礼貌虽然简单,但是功效却很大。

我的学生都受过我的训练,和我很亲近,上面这四项基本功当然不在话下。他们在毕业时通常都会问我,工作以后怎么和上级或老板相处?我都会给他们说:“你是怎么和我相处的,就和老板怎么相处。”

老师和学生之间,没有利益关系,就是情感,就是他们喜欢跟我学,我喜欢给他们教,大家在一起就是快乐。而上课时他们给我擦黑板、倒水,也是自愿、快乐而无所求的。

而工作环境中的老板与下属,则是利益关系。老板要靠下属给他创造利益,而下属要从老板手里拿到利益。因此从老板的角度来说,最怕的,或者最不愿的就是下属想单纯通过巴结、说奉承话就想从他手中得到好处,因此很多没有礼貌的学生在工作后被迫和对老板或上级礼貌起来,很容易就带有功利性,而引起老板与上级的疑心。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而我的学生像对待我一样地去对待老板与上级,也是自愿、快乐而无所求的。而做的这些又是老板与上级需要的,这就会让老板和上级很感动了。这就是以情感人,而很容易就可以成为老板与上级的自己人。而结果往往是老板与上级会“主动地”“想”帮助我的学生,而且帮了以后还很高兴。求别人帮忙和别人主动想帮忙,效果完全不一样。

这已经是经过很多次验证的事了。

更多相关内容,见:


    关注 上大李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