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借壳“转型:单靠钱能解决创新乏力的问题吗?

 

JapanTechnologyObserver日本科技观察今天胜负已分!联想溃败华为称王!文章来源...

Japan Technology Observer 日本科技观察

今天胜负已分!联想溃败 华为称王!

 文章来源于:21早新闻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

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

中国两家标志性的制造企业——华为与联想,在一场23年的龟兔赛跑中,今天终于分出了胜负:一家已经称王世界,并正蒸蒸日上,另一家亏损严重,已近强弩之末!令人唏嘘!

巨亏8亿 联想快哭了!



联想成立于1984年,较华为早4年,在早期明显比华为具有更强的先发优势。1992年销售达到17亿。

而华为成立于1987年,在1992年销售额才超过1个亿,甚至于因为销售突破1个亿,任正非在年终大会上,哽咽着说出“我们终于活下来了”,这其中曾经所承受的难言压力不为世人所知。

所以在早期,华为实力远逊于联想,1992年的联想是华为的17倍还要多!

然而,在23年后的今天,两家公司却发生了业绩、实力的惊天大逆转!

5月27日,联想终于公布了2015财年全年业绩报告:联想集团全年营收为2918亿元人民币(449亿美元),同比下滑3%;年度净亏损8.32亿元人民币(1.28亿美元)!

而华为发布的2015年报显示,华为2015年全球销售收入3950亿元人民币(608亿美元),同比增长37%;净利润369亿元人民币(57亿美元),同比增长33%。

一个年净亏8.32亿元,一个年净利润369亿元!这暗示着新时代已经作出了选择:联想时代已经溃败,华为时代正式崛起!

两种模式 两种命运!

华为走的是技术派的代表为主,工作重心在于研发。联想另一个走的贸易派(买买技术,吃吃老本)的路线。

2004年12月,联想12.5亿美元收购IBM认为是负累的个人电脑部门;

2014年1月,联想29亿美元巨资收购摩托罗拉移动;

2014年9月,联想23亿美元收购IBMX86服务器业务。


后面的三次跨国收购,只能用失败形容——收购时花费巨额现金流,重组时占用大量资源,百亿美元和不可估量的时间成本,仅仅换来了别人玩剩的三流技术!

对比华为,高下立显。

2015年11月,华为发布的麒麟950手机芯片达到了世界顶尖水品,标志着华为同时占据了全球电信设备业和智能手机芯片的制高点。

在手机的移动终端上,华为更是突飞猛进,2016年中国第一季度手机市场份额华为夺得第一,碾压苹果三星!联想手机呢?呵呵,早已被群众忘得一干二净!

一个基本事实是:

过去10年中,华为研发投入累计达到1880亿元人民币(约合200亿美元),同期联想集团研发投入为44.05亿美元,不到前者的1/5;

2014年单年,华为研发投入约395-405亿元人民币,超越联想十年总额,占自身销售额的14.2%;而联想的同一数据不到1.9%。

也正是因为如此,一向以专利称霸的苹果也不得不向华为低下了骄傲的头颅,去年华为向苹果公司许可专利769件,苹果需向华为支付数亿美元购买专利,这一刻已经载入历史了!

如今,在联想跑去深圳湾盖大楼的时候,华为跑到东莞闷头搞生产研发。远离喧嚣,对抗全社会的浮躁!华为是一家多么牛逼的企业!

联想不行了 杨元庆发财了



连续几年联想业绩一塌糊涂,身为董事长的杨元庆挺身而出:今年奖金我不要了,只拿1.18亿年薪外加期权。真是个好领导啊!

杨元庆是这样回应对他高薪的质疑说:“我不能比我美国的员工、美国的下属、美国的高管拿着更低的工资,这个说不过去啊”。



▲2015年福布斯中资港股公司CEO薪酬榜部分,数据来源:福布斯

对比任正非,立显高下!

任正非,40岁了突然一无所有,东山再起创建华为,设计了全员持股制的典型案例,从挑战思科,到挑战三星,一直在创造奇迹!

华为每年盈利几百亿,任正非本来可以把企业作为家族私有,却刻意的把自己的股权稀释到1.4%了,甚至到了小小股东,其他股权全给了下属员工。最后企业没有因为创始人股权的变动而减弱,反而越做越大。



任正非的低调和平常心不是常人能理解的,所以年纪72岁的他还深夜独自在机场打车。

或许有一天任正非退休了,慢慢没有多少人会记得他了,一个伟大的创始人,亲手缔造了商业帝国,慢慢清洗自己的痕迹,建立了足以维持好多年的创新和运营机制,这一点在任正非身上体现的最彻底!

结语:

华为不是那种创业成功之后现在要谋求「守业」的公司,而是一个新一代的巨型企业,仍然继续向着更高一层的目标,进发。任正非和众多IT精英们的华为,正在以“务实”的企业家精神,让中国,变得更强!

【延伸阅读】

德国“僵尸”汽车品牌中国复活记

商务车公司福田汽车以其白手起家的乘用车研发制造能力,加上破产已50年的德国品牌“宝沃”, 能化学反应出怎样的创业故事?

记者 安丽敏 文章来源于:财新网

奔驰、宝马和奥迪号称“德系三杰”,占中国高档汽车市场份额超七成。福田汽车(600166.SH)总经理王金玉也是德系车的铁杆粉丝。

王金玉从山东起家,起初靠农用车打响名号。1994年北汽集团将其所在的福田汽车纳入麾下。此后公司逐渐转型,聚焦轻卡、重卡等商用车。

然而乘用车一直是王金玉的心结。2007年福田汽车就推出过MPV(旅行轿车)蒙派克,第二年又推出CDV(基于轿车平台的厢式车)迷迪。福田汽车的苦衷是没有轿车生产资质,只好“打擦边球”。将近十年过去了,福田汽车一直没能在轿车领域做出声音来。

曾经有三个选择摆在王金玉的案头:一是和国际巨头合作,类似戴姆勒与比亚迪合资创立腾势品牌的模式;二是由国外设计工程力量背书,中国本土化生产,观致就是奇瑞与以色列合作的产物;还有一个选择是收购。

2016年5月4日,工信部网站公示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下称北京宝沃)名列其中。北京宝沃成立于2016年1月18日,经营范围包含制造汽车(小轿车),惟一投资人是福田汽车。

1919年诞生于德国不莱梅的宝沃公司,实际上在1961年就因资金链断裂破产,被喻为“僵尸”空壳品牌。福田汽车2014年年报显示,其于2014年1月以500万欧元获得BorgwardAG(下称宝沃集团)100%股权。

“500万欧元就只买了个名字,宝沃已经破产50年,能有什么资产呢?”这一收购引发业内诸多质疑。


宝沃则一致强调其德国血统,自称“德系四杰”之一,并对福田全资收购的事实模糊化处理。“福田汽车是德国宝沃汽车的投资人之一和重要合作伙伴。”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对财新记者称。


王金玉花了两年时间,终于把“德系”情结和乘用车心结编织在一起。在4月25日的北京国际汽车展上,宝沃首款SUV车型BX7宣布上市,售价为16.98万-30.28万元。在SUV市场已成红海的背景下,一个破产50年的德国品牌,加上福田自身的研发能力,能否开创一个乘用车历史上不一样的创业故事?

空壳宝沃中国复活

已经破产50多年的宝沃,并未留下可资利用的专利技术与实际资产。福田汽车2014年年报信息显示:截至购买日,宝沃集团账面资产接近30万元人民币,无形资产占绝大部分,为29万元人民币。

2015年9月,以宝沃品牌出现的SUV车型BX7在法兰克福车展首次亮相。此时距离收购不过两年,市场不相信宝沃可以在两年内推出量产车型。据消息人士透露,宝沃BX7其实源自福田汽车自身的多年研发。

早在2010年,福田即提出由商用车向乘用车战略转型。当年10月,曾任上汽研究院副院长的魏燕钦加入福田任执行副总裁,主导乘用车研发。2014年,原上汽通用凯迪拉克市场营销部部长陈威旭加入福田,任北汽福田副总裁、乘用车项目执行副总裁。

“跟随魏燕钦到福田的上汽系人数不少,王金玉主要看重他们产品开发经验和人脉资源,认为可以为福田打造乘用车研发和供应商体系。”知情人士称。

在硬件方面,北京宝沃所在地此前为福田汽车北京多功能汽车厂,该厂2010年开工建设,翌年投产。

软硬件设施齐备,福田内部悄然启动乘用车项目。上述知情人士回忆称,福田汽车曾经联系过戴姆勒,但后者对合作新建品牌不感兴趣;海外收购确定接触过的是萨博,那是在北汽集团收购萨博部分资产之后,但双方也没谈成。

随后,福田乘用车项目开始在第二条路径探索,即设计由国外负责,但生产本土化进行。福田汽车就新品牌Logo、产品等进行了消费者调研。

上述知情人士透露,在该项目低调进行时,福田遇到了宝沃,又走回收购路线。

若以汽车开发约36个月的平均周期来看,从2010年算起,2014年恰是福田汽车推出量产产品的节点。一名两年前离开福田汽车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我离开时很多工作都已经完成了。”

福田汽车官方对财新记者表示,宝沃与福田汽车是两个独立运作的公司。福田汽车董秘5月5日回答投资者提问时则表示:“福田汽车是宝沃的财务投资者,目前宝沃的投资者只有福田,以后通过上市等可能会引进其他的投资者。”

实际上,福田汽车是“宝沃系”公司的惟一股东。福田汽车2014年年报显示,其以500万欧元收购宝沃集团,宝沃集团又于2015年7月在北京设立宝沃中国。福田汽车2015年年报则显示,宝沃中国为福田汽车新设立全资子公司;而北京宝沃成立于2016年1月,福田汽车为其惟一投资者。

接近福田汽车人士表示:“福田汽车和宝沃故意撇清关系,是担心其商用车企业身份影响宝沃高档品牌形象的打造。”

这一判断不无道理。福田汽车近几年转型压力凸显,2015年年报援引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预测称,2016年商用车整体销量预计在328万辆左右,较2015年下滑5%,未来五年总量增长空间不大;而乘用车仍有较为稳定的增长空间。

但是,基于福田品牌推出的乘用车型市场表现惨淡。2015年4月福田汽车在上海车展期间推出SUV车型萨瓦纳,售12.58万-16.78万元,据福田汽车发布的2016年4月产销数据快报显示,萨瓦纳仅销售124辆。

福田汽车董秘5月9日回答投资者质疑时表示:“萨瓦纳定位于专业越野型SUV细分市场,搭载非承载式车身,受众群体较小。”分析人士认为,受品牌形象的约束,福田乘用车很难迅速打开市场。

与北汽集团的相互妥协

福田汽车前身为山东诸城机动车辆厂,原为农用车生产企业,为谋求发展进入汽车生产领域。1994年,福田汽车归属至北汽集团下属企业北京汽车摩托车联合制造公司,成为北汽摩诸城车辆厂。1996年成立福田汽车,并于1998年正式上市。

福田汽车在北汽集团一直很游离。“几年前在福田汽车的一个活动上,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和福田汽车总经理王金玉共同上台致辞,致辞结束两人各走一边下台,全程无交流。”曾经在福田汽车工作过的人士告诉财新记者,类似的“江湖传闻”非常多,均指向福田汽车在北汽集团与其他子公司不同,惯以独立姿态示人。

北汽集团控股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01958.HK,下称北汽股份),是北汽的乘用车发展平台。产品类型覆盖合资豪华、合资中高端、自主品牌中高端和自主品牌经济型等不同细分市场。福田汽车进军乘用车领域,北汽集团面临内部同业竞争风险。

上述知情人士称,内部的潜在竞争,也使得福田汽车申请轿车生产资质一直没有下文。

转机出现在2015年10月。当时福田汽车召开第二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关于发展轿车、解决同业竞争问题的议案》。该议案赋予北汽集团实施解决同业竞争风险措施的权力。

《议案》提出,如若发生同业竞争,按照该议案,北汽集团可采取以下几种措施消除:北汽股份购买福田汽车轿车等构成同业竞争的业务;北汽股份吸收合并福田汽车;北汽集团指定的其他主体实施前述两项内容;北汽集团及其指定的其他主体采取的其他适当的措施。

有上述约定铺路,福田才得偿所愿进入轿车领域。“这意味着双方达成了妥协。这项议案保证了北汽集团的利益,福田汽车也可就此独立发展轿车业务。”一位证券分析师告诉财新记者。

究竟在何种情况下可以认定为构成同业竞争,并对宝沃采取消除措施?财新记者就此联系北汽集团采访,截至发稿尚未获得答复。

此后,福田汽车的轿车资质申请工作进展迅速。2016年2月26日,《关于报送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乘用车技术改造项目申请报告的请示》(京发改文[2015]483号)通过国家发改委批复。

5月4日,北京宝沃汽车有限公司出现在工信部网站发布《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第284批)拟发布新增车辆生产企业名单中。福田正式取得轿车生产资质指日可待。

前景待考

以商用车企业身份转身进入乘用车领域的,确有成功先例。目前占据中国SUV市场最大份额的长城汽车,就以皮卡起家;而江淮汽车此前的主营业务也是底盘和卡车。

长城汽车和江淮汽车在乘用车市场成为中国自主品牌的后起之秀,长城汽车更是实现销量和利润双丰收,其2015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营收达760亿元,利润为8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长城汽车与江淮汽车进军轿车领域后,其轿车产品却遭遇市场打击,并未取得明显进展,最终通过SUV这一细分市场取得突破。“这有一个时间窗口的问题,自主品牌企业抓住了SUV崛起的机遇,迅速推出一系列产品布局。”瑞银证券汽车分析师邹天龙告诉财新记者。

对于刚在2016年北京车展上市的宝沃SUV车型BX7来说,“合法身份”还是迟到了。“福田乘用车项目一再拖延,错过了SUV市场的红利期。”接近福田汽车的人士表示,市场狂飙突进的时候已经过去,SUV产品目前呈现红海市场特征。

福田乘用车的供应商选择与经销商网络招募也面临困难。业内人士表示,目前还看不到销量的品牌,面对零部件供应商没什么议价能力,并且往往需要自己支付模具开发等费用。关于经销商招募,消息人士透露:“开始宝沃计划建设高标准的经销商网络,将福田汽车体系的原有经销商排除在外,但后来出现困难,也有一些原经销商参与其中。”但宝沃中国否认有福田商用车经销商进入宝沃销售体系,“我们要求拥有主流合资及豪华车经销商经验才行”。

宝沃中国提供的资料显示,其销售网络建设第一阶段聚焦重点城市,先期已对54个重点市场进行投放。未来将进一步扩大市场覆盖,计划在2017年,累计完成155个重点市场覆盖。宝沃汽车首批4S店40多家预计在6月底开业,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河北、山东、河南、陕西、上海等省市的重点城市。

按照宝沃品牌2015年年初“复活”时发布的愿景,自2015年开始,每年推出二至三款新车型;至2020年,宝沃全球年销量要达到80万辆。对于一个中国消费者完全没有认知的新汽车品牌来说,这是一场“All in”(全部押进)的豪赌。

【延伸阅读】

泡沫?黄金?中国企业海外收购重蹈日本覆辙?

作者:王彦飞 来源:新浪评论

美的继收购东芝家电子公司后,又收购德国机器人公司库卡、中国商人收购英冠球队阿斯顿维拉,是中国公司收购成绩单的最新两单交易。

而据媒体报道,今年1月以来,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规模就已经达到了1108亿美元,而中国即将毫无悬念地在今年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并购霸主。

在中国企业的购物单上,据传还有在中国拥有大量粉丝的AC米兰,而大量国际投行也纷纷与中国企业洽谈,并给出了一张又一张的“可售目标”。

“侵略性”收购

从中国企业的行为模式来看,本轮收购浪潮集中在欧美区域,这其中以中化收购瑞士农药和中子公司先正达、美的收购库卡为一类代表,此类收购代表着中国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此前万达收购瑞士盈方和美国传奇影业,则代表着中国企业由“重型化”向“轻型化”的转型。在大洋的另外一端,中国企业则在澳洲和新西兰关注着当地的农业,这其中以合生元收购澳大利亚Swisse83%股权为代表,这家公司主营保健品,而合生元则主打婴儿奶粉,在产业链上也有重合。

转型升级之外,中国企业也在海外做起了中国人的生意。这其中的代表产业是房地产,如今在悉尼,大量的楼盘由中国企业开发,而在离新加坡一桥之隔的马来西亚南部新山市依斯干达特区(Iskandar),碧桂园也开造耗资2500亿元占地14平方公里的“森林城市”。

当然,对于中国公司和中国人的“大笔支票”,被收购公司都兴高采烈,因为中国人的出价实在太慷慨了。美的收购库卡,每股出价为115欧元,而这家公司的股价在一周前仅为86欧元。中化收购先正达,每股出价为470瑞郎,溢价率为24%。

在安邦与万豪争夺喜达屋的收购案中,尽管安邦最终退出,但我们也清晰地看到,中国企业的出价往往被海外媒体用aggressive(有侵略性)来形容。



这样的“侵略性”当然让很多人不舒适。美国外国投资委员会作为很多跨国收购案的审查机构,往往是中国企业需要迈过的最后一道关口,就在今年,迫于政府压力,美国芯片制造商飞兆就不得不拒绝了一单来自中国的收购交易。而在很多国家,呼吁制止中国买家的浪潮,也十分高涨。中国买家有些“不讲理”的出价,让很多海外媒体认为中国人似乎“别有用心”——盗取技术、获取市场准入后进行市场倾销,是海外媒体的普遍担心。

为了缓解这样的紧张气氛,商务部也不得不出面打圆场。在4月份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商务部表示,2016年一季度,中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2617.4亿元人民币(折合400.9亿美元),同比增长55.4%,其中3月当月新增投资664亿元人民币(折合101.7亿美元),同比增长21.5%。而陈述这组数字的目的很简单,中国企业的海外收购远远低于媒体报道的过千亿美元,因此不用过度担忧。明眼人都知道,像中化集团收购先正达一单,金额就达到了440亿美元,只是交易没有完成,无法被列入官方统计而已。

而接下来的问题则是,中国企业普遍经营状况不佳,这意味着其海外收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是“借债收购”。英国《金融时报》就在一篇文章中进行过测算,以“总债务/EBITDA(税息折旧及摊销前利润)”为杠杆率来计算,在2015年的中国企业海外收购案中,仅有华为等6家企业的杠杆率低于3倍的“中等值”,而中国企业的杠杆率“中位数”则为5倍,这已经可以被称为“具有侵略性”,更别提某些企业的杠杆率已经超过了100倍。(http://www.ftchinese.com/story/001066198?full=y)

是否重蹈日本覆辙



高杠杆收购,就必须要进行大量的融资,由于涉及海外收购,多数中资企业会选择美元或者欧元的方式进行融资,而融资的方式多数为银团贷款或者在海外市场发债,对于这些企业来说,赌上的是被收购海外企业能够迅速创造出足够的现金流,否则将面临愈加严重的债务负担。而倒过来看,除非市场对这些被收购企业“看走了眼”,否则也不会出现股票市场定价远低于中国企业“收购价”这样的奇特景象。换句话说,多数情况下,这些被收购企业难以在短期内为中国企业带来实质性的财务改善。中国企业至少要撑过前面3-5年,才能逐步达到现金流正常。

当然,中国企业海外企业并购的背后,也有中资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这其中不乏政策性银行,这样的收购背后不能不说带有“官方背景”,而一些中资商业银行也愿意为这些并购提供大量的外币贷款,则也带有借助于中资企业向外扩张的商业意图。

而观察中国企业选择海外并购的另一个视角,则是很多企业在国内进一步扩张的空间不足。这对于大型国有企业来说尤为如此,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显示,国有企业的盈利状况已经持续数年恶化,与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似乎更好,但国有企业对兼并民营企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因为民营企业的盈利状况较好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其成本更加可控,这对于肩负着社会功能的国有企业来说是无法企及的。而国有企业往往垄断某一国内市场,这也导致了其必须要选择跨界并购,而由于各种利益集团林立,在国内市场跨界并购,在很多时候经常遇到很多“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中国企业的大笔收购,也让很多人回想起80年代日本企业高举支票本在海外扩张的历史。在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大幅度升值的背景下,海外收购对于日本企业来说显得非常“实惠”,其中,三菱地产以14亿美元收购美国纽约市地标性建筑洛克菲勒中心80%的股权,被看作日本海外投资狂潮的重要标志。而日本企业的投资狂潮在90年代“泡沫经济”崩溃后逐步退潮,大量的投资在此后被证明是盲目的。更加重要的是,尽管很多日本企业在海外收购的过程中实现了地域上的国际化,但在文化上却仍然显得与西方社会格格不入。

在数十年后,中国企业大幅海外扩张,是否会重蹈日本企业的覆辙,仍然是一个未知数。但经济和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是否天然需要“外延式”扩张来解决很多矛盾,可能是更加值得思考的问题。我们也不得不承认,在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会选择看似最为粗暴的方法来解决那些已经深入骨髓的问题。
 ·END· 
日本科技观察
英文ID:japantech-observer

科技 · 人文 · 价值


    关注 日本科技观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