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为什么我们讨厌被贴标签,又不自觉给别人贴标签?

 

以偏概全惹人厌,组团吵架赢得爽。...

女生自己换灯泡就被称“女汉子”
追星尤其是韩星被定义为“脑残粉”
客观公正为政府说话被喷“自干五”
男生看漫画打游戏常被揶揄“死宅男”
留学一趟开阔眼界竟然被叫“富二代”


贴标签是人类认识世界的本能,而在这个信息洪流的时代,贴标签算是将人分类最省时省心的方法。少数人的问题被描述为特定群体的共性特征,媒体和网民不断在创造新词,人们也乐于这样提高认知效率。

除非真的内心强大到完全不care他人评价,才能无视被贴标签,但绝大多数普通人,对待那些看似幽默实则意味深长的说法,恐怕都带有一丝不情愿吧。

  • 为什么我们讨厌被贴标签
简单来说,因为我们厌恶被人恶意揣测,反感他人道德绑架居高临下,更深知以偏概全会带来更大的偏见。
女生独自居住,大事小事不得不亲自打理,又是不愿意麻烦别人的性格,你只知说她是“女汉子”,却看不到她背后的独立自强与善解人意,更看不到她也常面临令人惊慌的处境。

读书时候喜欢一个偶像,工作后仍然是精神寄托,TA努力学韩语、积极攒钱买演门票,你只说TA是丧失理智的“脑残粉”,没有瞥见TA在偶像影响下,也在逐渐变成更好的人。

新闻热点一出现,各类质疑层出不穷,有人站在公权力一方摆事实讲法理,你只说TA是为政府洗地的“自干五”,毫无理由偏袒所谓弱势群体,对公正的观点视而不见。

男生躲进二次元,偏爱追新番,长年混迹A站B站,你鄙夷他是患了中二病的“死宅男”,无视他也爱健身爱摄影,孝顺父母、体贴女友,实则是个全面发展的优秀青年。

走出国门学习为的是开阔眼界,买了二手好车、秀了度假风光就被你以“富二代”冠名,却没看到TA考GRE费尽心力,钻研学术挑灯夜读,为的是能多拿奖学金给家里减轻负担。

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提到,“群体表现出来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坏,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极为简单而夸张”并且“群体因为夸大自己的感情,因此它只会被极端感情所打动,希望感动群体的演说家,必须出言不逊,信誓旦旦、夸大其辞、言之凿凿、不断重复、绝对不以说理的方式证明任何事情——这些都是公众集会上的演说家惯用的论说技巧。”对比网络热点事件,以及一些被贴上标签的符号化舆论,部分意见领袖为了引起广泛的注意和共鸣,甚至在证据和论证不足的情况下制造真相,这些行为都恰恰证明简单粗暴的标签与简单粗暴的思维互相匹配。 
 


以偏概全带来更大的偏见,而当你在漩涡中心时,即使维持表面和平,内心也在大声呼喊“你才是XXX,你全家都是XXX!”

  • 为什么我们又不自觉给别人贴标签


我们遭遇这些不开心的小事,却也无形中给他人贴上标签,在公平第一、效率至上的今天,我们知道偏见是不对的,但是偏见省时间。事实上,绝大多数人作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举一动无不暗含着对成本的衡量,我们都是标签化言语的奴隶啊——张三是“绿茶婊”,李四是“玻璃心”——还是少接触为妙。

贴标签带来身份认同,能强调群体归属感,当一个人自身不够强大,那么最便捷的方法就是加入团体,给自己贴上标签,让社会公众领域入侵私人情感领域。不论是在现实生活还是虚拟网络,报团取暖或是组团吵架,你有没有参与过?
同理,贴标签又能在必要时候帮自己爬上道德高地。给别人贴上“绿茶婊”、“脑残粉”的标签,似乎就能排除自己是“绿茶婊”、“脑残粉”,你就可以傲娇地站在道德高地对别人进行批判,狡黠地享受一丝快感。尤其是当一个人试图贬低另一个人,最省力的杀伐决断也是给他贴上标签,然后运用“我们比你们强,所以我比你强”的神逻辑,而忘了这背后其实是对自己的不自信。

读研时候看《消费社会》,鲍德里亚进行符号研究,这里的消费并非是指“物”的实际消费,而是想象性的消费和仪式化的消费,比如经过大众传媒所渲染的文化,不仅引导社会崇尚符号,而且自己也成为了消费品。“未经加工的事件只有在被整个工业流水线、被大众传媒过滤、切分、重新制作,变成与工业生产的制成物品同质的——制成且组合的符号材料后,才变得‘可以消费’”。

我们难逃消费,更难逃整个消费社会,给别人贴个标签,简直不要太省事了。

  • 事实上我们希望被贴正面标签


坦白讲,我们只是不喜欢带有偏见的负面标签,而并非反对客观公正的评价,对于正面标签,有时还恨不得自己加上。当年QQ好友印象流行的时候,看着给自己捧场的小伙伴,虚荣心和快感必须一起涌上心头啊。
当人们想赞美一个人一件事,总想赋予他一个积极正面的标签,当一群人聚在一起赞美一个人一件事,又常常会陷入刻奇(Kitsch)的窠臼。《南方周末》曾有一篇文章《刻奇为何在社交圈如此流行》,观点大概为刻奇能让你在家人、朋友和同事那里,获得更多好评和更积极的印象。

社会有一个强大的秩序,而小我是一个虚弱的存在。昨日凌晨,杨绛先生去世,朋友圈里刷屏一整天,而对于刻奇者来说,重点不在于去世者是否是杨绛,也不在于他们是否读过杨绛的书,更不论杨绛的作品是好是坏,重点是,他们要借此热点再为自己的形象加分。这并非说,这种感伤就是不真实,只是当情感被强制化与符号化时,情感本身便隐没在刻奇之中。要正确地避免刻奇,核心在于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真实的情感,尊重自己内心的声音。“若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大抵也有此意。

当然,在贴与被贴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警惕认知偏差,不要被既有观念禁锢了认识多元世界的脚步。在信息化高度发达的今天,不太理性的网络传播让“标签暴力”变得越来越普遍,正面信息常常被“过滤”,理性的思考敌不过猎奇另类的说辞。不论这社会如何进步,人类认知他人和世界的方式都不可能发生什么质的改变,总之,不要自以为站在鄙视链的顶端,又认为这世界非黑即白。

希望我们能减少无端“背锅”,希望我们能努力向理想中的自己靠拢,被贴上那个最想被贴的标签。

下班码字 胡言乱语 不成敬意


长按识别二维码 关注一下 会长得更好看哟


    关注 越山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