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邸】世界从何而来,终归于何处?

 

有人说,哲学从仰望苍穹开始。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的每个时候,抬头仰望星空,心中涌现一些朦胧而奇怪的问题。...







有人说,哲学从仰望苍穹开始。每个人都会在人生中的每个时候,抬头仰望星空,心中涌现一些朦胧而奇怪的问题。宋代大哲学家朱熹幼年,刚会说话,父亲朱松指着天给他看,说:“这是天。”朱熹便问:“天上有何物?”他父亲觉得十分惊讶。

无独有偶,与朱熹齐名的陆九渊三四岁时就问父亲天地有没有尽头,父亲没有回答,陆九渊为了想通这个问题而废寝忘食。一般的人认识世界,限于耳目感官所见所闻,关注的是有限的世界。朱熹追问天之上的东西,陆九渊追问天地有无尽头,这是用理性思维来追根究底,体现了哲学思维的特点。

类似的追问,朱熹之前的哲学家也有。战国时期的大哲学家庄子就曾经问道:“天看起来是深青色的,是天本来的颜色呢?还是太远了看起来是这种颜色呢?”与庄子同样是楚人的文学家屈原也很关心这一类的问题。屈原在其名篇《天问》中,一口气问了一百多个问题,其中不少有关天地万物的源起。

如:天地未形成之前的混沌状态究竟是怎样的?天地交会之处在哪里?白天光明夜晚黑暗,究竟原因何在?《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在《葬花词》中写下“天尽头,何处是香丘”,把对于个体生命归宿的追问融入到对于天尽头的追问中。

天外有何物?天地有没有尽头?这样的问题属于宇宙论。现代人有专门的物理学来研究,古人则靠观察、想象、猜测来建立一种解释宇宙的模式。在哲学产生之前,我们的祖先对于人生的思考经历了一个漫长时期,这一时期的重要成果之一就是创世神话,人们以此来解释世界的起源。



古代印度人认为世界起源于梵天的一个梦,梦醒了,世界就将消失。在西方文化中,《圣经》里说上帝花了6天的时间创造了世界。中国创世神话中影响最大的是盘古开天辟地。

古籍记载说,远古时代没有天地,只是一团混沌的气,盘古生在其中。天每天长高一丈,地每天下沉一丈,盘古随着天地分开而长高,他头顶着天,脚踏着地,经历了18000年,盘古死了。

他的身体化为山河大地,毛发化为草木,骨骼化为山丘,血脉化为江河。上述创世神话和传说,把盘古的身体和天地万物的产生放在一起说,比较原始。但是,透过先民关于万物产生的猜想,我们可以看到这一神话传说蕴含着人和万物是一个有机成体的观念。

先民的这一观念在早期哲学著作中也可以找到相关的佐证。《吕氏春秋·有始览》说:“天地万物,一人之身。此谓之大同。”《淮南子·本经训》也有类似的说法:“天地宇宙,一人之身也。”盘古开天辟地思想后来成为中国哲学关于世界本源思考的重要资源。

盘古开天辟地的世界形成思想对后世有影响。汉代的张衡就主张浑天说,认为空间像一个蛋。天是蛋壳,包在外面。地是蛋黄,居于蛋壳之中,日月星辰都在蛋壳上不停的运动。

魏晋时期有一种新的宇宙学说叫宣夜说,认为天是无形无体、无边无际的广袤空间,日月星辰不依附在任何东西上面,而是按照各自的特性,在气的作用下,在空中悬浮和运动。



天也是没有颜色的,我们平时所看到的圆圆的蓝天,只不过是视觉上的错觉。按照古人的常识,天圆地方,天是一个圆的壳儿,罩在大地上,日月星辰像宝石镶嵌在壳儿上。这种说法被称之为“盖天说”。北朝民歌《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就类似于“盖天说”。

哲学家门不太相信这一类说法。比如,孔子就不怎么说“怪、力、乱、神”的事情。《论语》中孔子有一句话: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在孔子看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鸢飞于天,鱼跃于渊,就是天的存在的方式。

儒家讲天道,主要讲天的崇高、神圣,以及上天赋予人的使命和尊严等等,一般不从世界的起源的角度讲。所以,庄子在《齐物论》中说:“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这里所讲的圣人是儒家的圣人,他们更为关注的是现实人生的问题。

孔子讲“五十而知天命”,天命既是上天赋予人的使命,也是人力的限度,对天的了解最后归结如何做人的境界的提升。《诗经》里讲“维天之命,於穆不已”,对于天命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主体修养上的感悟。

道家的老子在讲到世界起源时,以“道”为产生世界万物的本源。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所说的道,是宇宙万物的最高本原和本体概念,既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体概念,又是原始混沌的物质存在,同时又是天地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法则、规律。

庄子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道生万物说,认为万事万物都离不开道。蝼蚁、稊稗乃至非生物的瓦璧和屎溺,都有道在。庄子还说“物物者非物”,认为道作为产生万物的本原不是具体生物某物,而是成物者。但是,老庄所说的“道”同西方古代的本体论有所区别。

西方本体论关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什么,兴趣集中在最初的时间、空间那一点上。当西方古代哲人讲万物来源于水时,水时生成、构成万物的原初之物,是生成万物的物。顺着这种思想发展下去,就会出现原子论,甚至出现如上帝一样的造物主,在某一时间起点上无中生有地造出万物。



《庄子·则阳》记载:当时各学派争论的最大焦点在于“或使”与“莫为”。“或使”说认为,有个超越万物的实体,它有“使物之功”,是万物生成、变化的原因。“莫为”说的主要观点是,万物的背后并不存在这样一个推动者。

庄子对于“或使”和“莫为”说都作了批评,认为两种思想都致力于追求事物的本原,却把本原和事物自身对立起来。这种对立意味着道和物的对立,道一旦与物相对立,道就不能成为最终的本原和依据。

究竟现象世界的背后有没有某种神秘精神或庄子所说的“物物者”,这变化不居、五光十色的万物背后,有没有一个持续不变的东西呢?这个世界上充满了五花八门的现象,其间究竟有没有一个东西把它们统一起来?

对于古代的知识分子来说,小到手边的纸墨笔砚,大到山河大地,乃至整个宇宙,如果没有统一性,则整个世界都是一个个断裂的碎片,所谓的家国天下甚至个体生命存在的意义也就无从谈起。所以,许多古代的哲学家都喜欢探讨世界有没有统一性,是什么把世界上千差万别的事物统一为一个整体。

这个居于万物之后的东西,西方人叫“本体”。本体和现象是断裂的。比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是本体,现实世界不过是理念世界的影子。而在中国文化中,它更多地被称为“本源”或“本根”,源与流是连续的,根与枝是一个整体。

早期的哲学家们从一个、或几个具体的事物去探讨万事万物的统一性,如古代的“天地生万物”的观念,把万物归结为“金、木、水、火、土”五种元素的观念。随着人类思辨能力的进步,人们逐渐开始探索比具体物质更为本源的东西,试图以此建立世界的统一性。

《易传》作者就在天地生万物之前加上了“太极”。“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极是最初的本源,天地作为两仪是由太极分化而来的。上文所说的老子把万物的本源归结为道,道既是万物存在的依据,也是万物运行的规律。

到了宋明理学的大家们,则把世界的统一性归结为理、气、心,分别以“气本体论”、“理本体论”、“心本体论”来说明万事万物存在和变化的原因。

温馨提示
君邸男士精致SPA会馆,辉煌品质1周年,情满君邸。
5月17日至5月31日朝阳门馆,周年庆典,五折优惠,特推出店庆新项目:房事养生。期待您的光临!

2016年5月20日起,下午1点-3点到店折扣取消,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关注 君邸会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