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姥门前唱大戏

 

繁荣农村文艺创作,需要众人拾柴。政府、艺术家都不能缺位。...





今年两会期间,《东方文化周刊》围绕文化建设策划了一期选题。视觉部制片人袁锦生先生约稿,希望我以文艺扎根基层、为人民服务为主题写篇文章。恰逢春节后学生返校,他们带来的各自家乡信息让我心有所感,遂连缀成文





念过或者听过下面这首童瑶吗?

拉大锯,扯大锯,
姥姥门前唱大戏。
接姑娘,请女婿,
就是不让冬冬去。
不让去,也得去,
骑着小车赶上去。

熟悉这首童谣的读者,免不得想,姥姥门前唱大戏,这该是多少年前的事儿了?



(老奶奶一大早就来抢占“好位子”了。摄影:吴冰颖)
早上七八点,一位85岁的老奶奶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挪到戏台下,在第一排中间位置坐下。九点,演员开始彩排;中午一点,锣鼓声响起,演出才正式开始。为了“抢占”有利地形,也为了过足戏瘾,老奶奶提前几个小时入场,连彩排也不肯错过。


(右边这位“老戏迷”天天骑车往返40多里来看戏。摄影:吴冰颖)
这次县黄梅戏剧团下乡演出,每天两场,持续一周。一位老爷爷骄傲地说:我场场到,一场戏都没拉下。这位“老戏迷”年过八旬,为了看“高水平”演出,他骑自行车,从20多里之外的家里赶来。晚上九点多演出散场,再骑车回家。天黑,年高,不敢骑快,有时候凌晨一点多才能到家。老人喜滋滋地说,过年时节,家门口其实也有戏看,但草台班子,“莫得县剧团演得好”。

研究生小颖的家在安徽芜湖的一个县城。为了积累一部纪录片的创作素材,春节期间,小颖跟拍了县黄梅戏剧团到小镇“送戏下乡”活动。小颖一边给我看她拍摄的视频,一边讲述那几天在家乡的见闻。

青壮打工去,留守童与叟。镜头扫过之处,不时可见,房屋倒塌,大门上锁。


(等戏来。摄影:吴冰颖)
演出在露天,观众自带小板凳。临时搭起的戏台非常简陋,但不妨碍观众的兴致。春节是一年里最隆重的节日,演戏算得上小镇重大的文化活动。观众从四面八方赶来,把台下围得水泄不通。小商贩推着小车,售卖甘蔗、馄饨、棉花糖。台下的叫卖声、孩子的哭喊声和台上咿咿呀呀的吟唱声搅和在一起,把乡村闹活了。

小颖说,剧团本来计划演出一个礼拜,但老百姓你凑一百,他出两百,众筹资金,要求增加演出场次。


(黄梅戏《罗成大闹九江口》。摄影:吴冰颖)
这让我想起几年前电视新闻里的一则报道。

某级别高大上的艺术团赴陕北演出,不少老百姓凌晨五六点起床,徒步几十里山路前来观看演出。演出结束,观众意犹未尽,拉住演员问:“下一场戏什么时候来呀?”

若非“摆拍”,新闻越是渲染演出造成的轰动效应和“节日”气氛,越是让人心酸。为了看场演出,不畏山高路远,足见其饥饿程度。因为,倘文化生活充足,又有经济能力,看演出应该是日常的享受。偶尔一次观看,类如狂欢,只能说明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贫困。

小颖之所见与几年前我之所见,道出了同样的事实。


(小观众。摄影:吴冰颖)
换个角度。情形与此大相径庭。

大银幕(电影),有穿越,有奇幻,独独难见广袤的原野。

小荧屏(电视),举目真人秀,满屏抗日神剧。舞美五光十色,各种奇观异景,光怪陆离,遮蔽了底层平民生活;手撕鬼子,裤裆藏(手榴)弹,苦难历史顿成闹剧。

城市与乡村,一边撑死,一边饿死;现实世界与艺术世界,彼此隔膜、疏离。

乡村的凋敝,不只表现在人去屋空,村庄荒芜,也表现在乡土文化的衰落上。中国有8亿农民,他们所占有的文化资源与其在总人口中的占比之间严重失调。城乡文化发展不平衡,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剪刀差明显加大。一些贫困地区文化产品匮乏、文化生活枯燥。经济和文化上的双重落后,使农村失去了吸引力。进城农民失去了原乡,从文化归属上,亦没有完全融入城市。



研究生燕子的家在河南安阳农村。春节,村子里的戏台就搭在她家门口。燕子询问邻居为什么喜欢看豫剧而不喜欢看电视,邻居回答:“电视里的东西太花里胡哨了,不懂。”说到个人口味,一位老人说:“我喜欢看农村剧,就跟自己过日子一样,看看别处农村是怎么过日子的。”

就当下艺术创作而言,农村题材的作品数量有限,农民的文化需求得不到满足。传播平台占有方面,亦是如此。

再看城市一端。言及中国大陆电影的现状,导演李安的评价是,有好的电影市场,缺少好的电影作品。今年的“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主持人曹可凡批评当下电视真人秀节目存在“滥、抄、空、假、俗、贵、霸”等弊端。他建议加强引导和调控,适当限制娱乐类真人秀重播的次数,避免全天“娱乐真人秀”现象。
 

(全国人大代表曹可凡发问:“观众真的需要这么多真人秀吗?”)
两相对比,可以看到,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方面,放眼全国,城乡、不同区域及阶层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文化资源配置不均衡。

影视是当代大众文化的代表形式,其时下表现,表征了当代文化的单一性以及由虚假繁荣制造的文化泡沫。

耽于“愚乐”,终将“娱乐至死”。

生活之树常青。想起死回生,唯有接地气——立足现实,贴近百姓,植根生活。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及农村,不能成为被艺术创作遗忘的群体。全国政协委员赵本山的提案,关注的即是区域文化和民间艺术。





以前的农村,几乎村村有戏台。去年,从甘肃省天水去往平凉途中,在秦安县陇城镇寻访女娲祠时,不期遇上古略阳剧场。回来补课,方知历史上的陇城镇名声不凡。陇城古称略阳,乃丝绸之路经过地,《三国演义》里“失街亭”、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故事就发生在此。传说这里是女娲出生地,每年正月,女娲生日前后,当地秦剧团要给女娲娘娘唱戏。或许因此,古略阳剧场才能活着。2015年8月7日摄。



前面提到的“送戏下乡”等文化惠民活动丰富了乡村百姓的业余生活,也体现了艺术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但输血不如造血,送戏不及种戏。活跃农村文化生活,增加对贫困和边远地区的文化供给,一方面,要组织、引导艺术家深入基层,创作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作品。另一方面,要培育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市场,鼓励老百姓自我表达,培育农村作家、艺术家,通过政府采购,建立基层文化市场。

说到春节期间家乡的演出,小颖和燕子都说,农村戏班子演出的剧目老化,多年来,《薛刚反唐》、《天仙配》、《花木兰》、《朝阳沟》等剧目雷打不动。安徽人听黄梅戏,河南人之于豫剧,乡音固然亲切,但戏曲内容与当下生活隔膜,也是年青人远离传统戏曲的原因。如此以来,观众老化不可避免。
繁荣农村文艺创作,需要众人拾柴。政府、艺术家都不能缺位。
添加“锦衣夜行”方式如下:

方法1:长按下面二维码——识别图中二维码——点击绿色“关注”;

方法2:打开微信——通讯录——右上角+——添加朋友——公众号——搜索“锦衣夜行”——点击打开关注就行啦!

欢迎朋友推广“锦衣夜行

推广方法:长按下图中的二维码——发送给朋友——选择你的微信好友。


    关注 锦衣夜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