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发烧竟然因为妈妈这样做

 

宝宝少生病,妈妈少担心...



导读:今天是第11个世界肾脏病日,今年的主题是“预防慢性肾病,应从儿童做起”。我们有幸请到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肾脏内科 刘晓宇博士为我们讲一讲儿科肾脏疾病相关话题。

刘晓宇

[/b]

LiuXiaoYu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小儿肾脏内科 主治医师 临床医学博士;擅长小儿肾脏相关疾病和儿内科疾病的诊治,尤其儿童泌尿系感染及小儿夜遗尿症的诊断和治疗。



前段时间,门诊来了一位慌张而焦虑的妈妈,她的宝贝4个月大,三天前开始出现不明原因发烧、拒奶、哭闹等症状,吃退热药也一直不见好,并且精神越来越差,宝宝又不会表达,这可急坏了家人。

在给宝宝进行体检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一个问题:宝宝的尿道口有些红肿,翻开尿道口皱褶的地方还能见未擦净的粪便。经询问得知因为天气冷,宝宝的父母为避免孩子着凉,换尿布的间隔时间较长,而且很快擦拭后就把小屁屁包上了。

这样一提醒,宝宝妈妈也发现了问题所在,回想起宝宝近几日尿尿时,确实哭闹更甚,只是一直未引起足够重视。后来,进行尿常规的检查,结果显示有红细胞,白细胞满视野,初步证实了我的想法,宝宝是因泌尿系感染而出现发热。经过恰当的治疗,宝宝症状完全消失,复查几次尿常规恢复正常。

常言道:“一把屎一把尿把孩子拉扯大”,对于新手父母来说,宝贝的来临时是一种全新的体验,除了欣喜,更多得是感受到一种责任。而由于宝宝太小,很多不舒服的症状只能靠哭来表达,如果父母不了解一些基本的常识就容易像上个妈妈一样,出现失误。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宝宝尿尿的这个常识问题。

什么样的尿是正常的呢?

正常尿色

正常宝宝新鲜排出的小便是没有特殊气味的,暴露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尿素分解就会释放出氨(臭)味。尿液颜色是无色透明或浅黄色的,在空气中存放一会后,会有沉淀物析出。

值得指出的是,生后最初几天,宝宝的尿里会有赭红色尿酸盐沉渣排出,像血迹染在尿布上,这种情况家长不要着急,注意观察孩子排尿的时候有没有异常哭闹,一般随着奶量增加,小便次数增多,尿色会好转,不需要额外担心。

在宝宝饮水不足,尿液浓缩情况下,寒冷的冬季可能会因为尿液中的磷酸盐、尿酸盐结晶使小便呈现乳白;炎热的夏季草酸盐结晶,会使小便呈现粉红色,适当控制环境温度和增加饮水即可恢复正常的小便。

正常排尿次数

新生儿一般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排尿。但有些宝宝可能在分娩过程中已排尿,或由于尿与胎便混在尿布上不易分辨。如果出现在生后24小时内未见明确排尿,家长不要着急,注意保证宝宝的喂养量,并继续观察小便情况。但如果出生后48小时仍无尿,就需要积极就医,除外泌尿系统畸形等问题了。由于新生儿的膀胱容量小,肾脏浓缩功能不成熟,随着奶量逐日增加,宝宝排尿次数逐渐增多,2-4周时每日排尿可达20次左右。为了保证宝宝正常排尿次数,配方奶应按照说明书比例配比,不能过浓或过淡。到6 个月至1 岁之间稳定于每日10-15次。2- 3 岁时排尿频率减少至每日8- 10 次,排尿量增加3 -4 倍。12 岁时和成人相似,减少至每日4-6次/天。

那什么样的尿又是不正常的需要引起重视的呢?

如果出现与上述描述小便不一样的情况,如尿中泡沫多,红色尿均需及时小儿肾脏科就诊。或者患儿有发热、排尿时哭闹、排尿次数增加,食欲、精神差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除泌尿系统感染等情况。

宝宝尿尿有问题,医生常开的尿常规结果怎么看呢?

如果医生怀疑宝宝尿液异常,会要求给宝宝做尿常规。尿常规报告单通常用“+、-”来标示,镜下检查结果会标明每高倍镜下所见红白细胞数目。“-”表示该项结果阴性,以“±”代表结果可疑,以“+”表示阳性,并且从“+”到“++++”表示严重程度的递增。

尿蛋白(PRO):阴性是正常结果。有一部分孩子会有生理性的蛋白尿,可能见于剧烈活动或者体位改变后。如果尿蛋白持续阳性,往往提示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需及时就诊。

白细胞(WBC):正常每高倍镜下应小于5个。泌尿系感染可见白细胞增多甚至满视野,应及时就医。

红细胞(RBC):正常参考值“-”或“偶见”,>3个/HP(高倍视野)提示镜下血尿,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结石或肾小球肾炎等。小儿发热时,尿常规也会检出红细胞,通常建议在退热后复诊几次尿常规。

总而言之,因为小宝宝通常不能表达排尿的不适,家长有时也很难观察到孩子排尿时候的状态,当小儿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烦躁、哭闹、胃口差等症状时,如果有医生建议给宝宝检查尿常规,家长千万不要拒绝。


    关注 肾上线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