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点符号(6):谈谈书名号和括号

 

标点符号第六讲——谈谈书名号和括号。...





书名号用来标明书名、报名、期刊名、篇章名、剧目名、歌曲名和法规文件等名。专栏名、专题名、丛书、单位等名称不能用。 

1.19岁的女大学生在《幸运52》节目中连续七次夺魁引起了媒体的好奇。有的请她讲:“如何多才多艺”;有的追问她:“怎样身兼数职”;还有的让她讲什么都行……

(错,栏目名。)

2.以《健康秩序、健康生活》为主题的中央电视台2004年“3.15”电视宣传活动将由央视经济频道的11个栏目共同组织完成。

(错,栏目名)

3.对于《雅思(IELTS)考试》人们已耳熟能详,如今一个全新的同样来自英国的职业外语水平测试——《博思(BULATS)考试》,也已由国家人事部考试中心推出。

(错)

4.《红旗飘飘画丛》出版前后 。

(错。丛书,不是具体的书名)

5.在《人间指南杂志社》里有6位编辑。

(错,“社”字不在书名号内)

6. 《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对,法规名)

7.据了解,2008年奥运会缺少大量专业体育节目主持人,因此最近中央电视台与维汉传播公司联手推出了《谁将解说北京奥运?——北京2008奥运主持人选拔计划》

(错)

9.《〈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对,单书名号和双书号)

10.《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记载了诸葛亮的生平。

(对,顺便说说书名和篇名之间的间隔号。)

11. 莫泊其创作的短篇小说有《我的叔叔于勒》《两个朋友》《项链》《一生》等。

(对,连续的书名号之间,因为已经隔开了,打成《家》、《春》、《秋》看起来太疏离,没有必要了。同理,名列的引号之间,也不用打顿号。如以下句子:“真”“神”“美”在这里是一体。中间不用打顿号了。)

括号,主要是注意句内括和句外括,注意括号究竟注释什么东西。

1.我们在田间,可以看到有些瓜果、蔬菜的叶子(如丝瓜、番茄)是平伸的,有些作物的叶子(如水稻、小麦)是直立的。

(错,丝瓜,番茄,要贴紧被注释的词。像这样:瓜果、蔬菜(如丝瓜、番茄)的叶子,后面的括号也错了。)

2.根据财政部统计,近几年来,每年直接由行政费支付的会议经费达十亿多元,(有关方面认为实际耗资远大于此)且有与日俱增之势。

(错,括在前一句后头,逗号之前)

3.李卜克内西回忆说:“马克思在语言和风格问题上十分考究,有时到了咬文嚼字的程度” “他对于语言的简洁和正确是一丝不苟的” “马克思是个严格的修辞家;他常常花很多时间力求找到需要的字句。”(《回忆马克思恩格斯》第104、108页)

(对,这三句引用出自同一本书,所以要括在全部的句子外)

4.“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对,不是注释某个词,是整个句子,括在句外)

5.辛弃疾的词是以多用典故出句的。他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就用了五个典故(孙权、刘裕、刘义隆、拓跋焘、廉颇。)

(错,句号应当在括号外)

6.避讳之风可谓源远流长,“其俗起于周,成于秦,盛于唐宋,其历史垂二千年”(陈垣《史讳举例序》) 。

(对!)

请大家自行判断下面的例题:

1.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

2.白话文(又叫语体文,就是用现代语写的语言)从什么时候起用作小学教材,我记不真切了,大概在七、八十年前。

3.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4.该段文字引自李学勤《论文研究与历史研究》,发表于《中国文物报 》1988年3月11日第10期。

5.我托他买《青年自学丛书》——《环境保护》和《人体卫生》,他满口答应了。

6.200毫升38%的盐酸跟足量的大理石反应,可生成二氧化碳多少克?(38%盐酸的密度是1.19克/厘米)

7.船上的人告诉他船所经过的海槽(当时称为“过沟”)即是“中外之界”。

8.出版社在1997年第一季度社科新书征订单上提醒邮购者:务必在汇款单上写清姓名及详细地址(汇款单附言栏内注明所购的书名、册数)。

9.他从报上看到某大学研究生院和《中国文化》编委会联合主办《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暑期讲习班》的招生启事,立刻写信去报名。

10.《地质灾害防治条例》正式确立了 “自然因素造成的地质灾害,由各级政府负责治理;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谁引发谁治理”的原则。

11.“中小学的美育(包括音乐、美术、劳作等)对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全面发展人才,具有重要作用,应切实加强。

12.世纪末,能源危机、人口过剩、资源破坏(最重要的是淡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接连不断的灾变,向人类敲起了警钟。

13.一些人热衷于媚上,甚至把吹吹拍拍当成了登龙法门(当然,这么说不是提倡上下疏离,不意味接近领导就不好。) 。

14. “我忍不住喊道:‘你,快点回来( 我怎么用的是命令口气?大概是怕显出自己的胆怯吧。)


    关注 新视野语文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