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界限不清如何影响我们的一生?

 

所谓自我界限,指的是一个人从心理上对什么是“自我”的一个界定。一个自我界限不清晰的人,会难以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责任权利范围都是什么。...





所谓自我界限,指的是一个人从心理上对什么是“自我”的一个界定。一个自我界限清晰的人,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他人;他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责任权利范围都是什么。尤其,他能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都在哪儿。

两个人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多远比较合适?

有个故事说:到了冬天,刺猬们觉得很冷,就想抱在一起互相取暖,然而身上的尖刺一次次地刺伤它们。无奈之下,它们只得松开臂膀。然而松开又冷,最后不得不又尝试着搂在一起。于是循环就出现了。可怜的刺猬在冷与被扎之间徘徊。

第一次听到这个刺猬故事时,总觉得它们很笨。冬天冷了的话,找点儿什么树叶麻袋片裹一下不就好了?更何况,刺猬有那么怕冷吗?

后来才知道,原来愚蠢的是自己。没有多少人真正了解刺猬的生活习惯,但所有的人却都能从这个故事中体会到一两分与自己相仿的意境。

因为,这本来就是我们真实生活的一种写照。

我曾经有个来访者,他与自己的家庭关系很不好,无论是与妻子、父母,还是和自己的孩子,总是吵吵闹闹。那种一般家庭常见的温馨,似乎从来也不曾在他身上出现过。

于是我就很奇怪地问他:那你为什么不想着改变一种生活方式呢?

他马上用一种很警惕的眼光看我:你什么意思?



我说:你既然说和父母的关系不好,那为什么还每周都要风雨无阻地去看望他们呢?从你刚才和我的谈话里我能感觉出来,很多时候你的探望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必要,而且基本上每次最后都会不欢而散。

他想了想,说:为人怎么可以不孝呢?

那我又问:你说你与妻子的关系不好,那你为什么不离婚呢?照你刚才说的,你俩又是包办婚姻,没有感情基础,婚后也没有共同语言,每天生活就是吵架拌嘴,让你觉得活得很没尊严。

他想了想,说:为人怎么可以没责任感呢?

我继续问他:你说你看不惯孩子的很多所作所为,觉得别人对他太过于溺爱了,那你为什么不对他严加管教呢?

他有些恼怒地说:为人怎么可以没有爱心呢?

话说到这里,我忽然想起了那只刺猬。我想,他既不是没有不孝,也不是没责任感,更不是没爱心。对他来说,他欠缺的其实是一个人的自我界限。

所谓自我界限,指的是一个人从心理上对什么是“自我”的一个界定。一个自我界限清晰的人,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他人;他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责任权利范围都是什么。尤其,他能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都在哪儿。

这种“自我”观念的形成,是一个从无到有漫长的过程。实际上,大部分人的自我界限都还不错。然而总是会有人,自我界限不清。



当一个小孩子刚出生时,他没有什么“自我”可言。对他来说,他就是父母的一个小尾巴:以他们的喜为喜,以他们的怒为怒。他既不会主动去想着开拓什么叫“自我”,也不会想什么界限的事。

但随着他逐渐长大,他开始有了自己的渴望和诉求——其结果必然就是,会和其他人的空间产生冲突。这种冲突可能发生在和家人之间——他必须要在原有的“被管理”和“被爱护”的状态中,硬生生地打出自己的一片天地来;同样这种冲突也会发生在他与其他人之间——初出茅庐的孩子总是把握不好分寸的。

在正常情况下,与父母在心理上分离的过程就意味着一个人形成自我界限的过程。但很遗憾的是,有那么一部分人总是分离不开。他们对自我的感觉,总是和父母或他人黏在一起,一部分分开,但另一部分却始终相连。这是一种不完全的成长,换句话说,这种人他的自我界限不完善。所谓自我界限,指的是一个人从心理上对什么是“自我”的一个界定。一个自我界限清晰的人,他可以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是自己,什么是他人;他也可以知道自己的存在和责任权利范围都是什么。尤其,他能够知道自己和他人的边界都在哪儿。

在那些后天形成的普通关系,比如工作关系或是朋友关系中,这种自我界限不清的表现并不强烈。然而当涉及到一些比较本源的关系,比如和原生家庭的关系,和妻子恋人的关系,或是和自己孩子的关系时,这种不足就会很明显地表现出来。

所以通常来说,一方面,这种人会过多地在他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希望他人能够了解、体谅自己,甚至是无条件地明白自己;另一方面,他又会过多地去了解别人的内心世界,从而让自己能够和对方融为一体。换言之,他追求的是一种和外界“不见外”,甚至是相互融合的感觉。

所以说,尽管我的来访者已经快40岁了,可当他面对这种深层关系时,他一下子就退回到了自己的童年时代,表现得像个小孩儿,处处渴望能和自己的家庭(原生家庭)维持一种永不分离的关系。

当我把这种思维倾向告诉他以后,他显得很颓废。他说:小时候父母亲管他管得很严,他一直觉得,只要听话,就不会犯什么错误,他从小到大就没自己做过什么决定。等到长大了,想做决定了,又发现好像没什么需要做决定的事了。工作、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已经按照一条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道路按部就班地向下发展,他没有能力也没有勇气去改变那一切。

这就对了。因为这是自我界限不清者的另一个很显著的特征:在他们身上,不成长、不划分自我界限的力量,比其他人强大得多。

可能有人会奇怪:成长不是好事吗?为什么他们会拒绝成长呢?这是因为,他们已经从不成长里得到了太多的好处。



第一个好处,自我界限不清,可以让人减轻焦虑。人的焦虑来源于很多方面,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安全感缺失。一个成年人,面对陌生的社会,总是会有一种危机感:谁知道前面到底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呢?通常在这种情况下,人们会把自身的能力倚为依靠。但对于自我界限不清者来说,他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却把自己的安全感建立在别人身上。“如果我能和别人合为一体,那么就没人能伤害到我了”,这种心态,常常是他们最真实的写照。这样的好处不言而喻,坏处就是他会永久地丧失对自我的掌控。

第二个好处,自我界限不清者可以从这种关系里得到极大的慰藉。通常来说,一个自我界限不清的人,他会像很谨慎的投资商那样,只肯把自己的内心完全开放给那些“绝对安全”的人。在他看来,那些人不会害他,所以他可以放心大胆地从中汲取自己想要的所有感情寄托。当然,这种感情寄托有时候是真实的,有时候可能完全是自己的臆想。但不管是哪种,对这些自我界限不清者来说,他都会主观地认定它们“真实”且“可靠”。

第三个好处,是自我界限不清者能够通过这种与他人关系的混淆,来达成自己的心愿。他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别人会对他好,而这种期望会给对方造成压力。如果对方不能明辨这种压力来源的话,很可能就会糊里糊涂地按照他们所期望的方向行事,从而进一步加深他们的期望。

当然,一般来说,自我界限不清者更容易把这些期望、温情、安全感,投射到自己的父母身上,让自己变成父母“打不走”的一部分。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在他们自我发展不完全的过程中,常常是父母和他们自己分别是发展的两个主体。父母不愿意放手,自己又无能力去争取,结果就造就了分别不完善的两个个体。所以这类人通常对自己的父母是一种又爱又恨,同时又分隔不开的状况。而对自己的爱人,则往往只有恨而没有爱——毕竟爱人是另一个个体,不存在父母那种不愿意撒手的心态。

要在心理上划清与他人的界限,这是个漫长的过程——它可能比青春期形成自我观念更漫长。不过要想做到这一点,首先要弄清楚的就是:自己在哪些看法和观念上,最容易与他人混淆。有的人是在生活方面,总是觉得自己是个没长大的小孩儿,需要别人的照顾;有的人则是在人际关系方面,觉得自己更需要和家庭绑在一起;还有的人则是在价值观念上,不能形成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究竟是哪种,还需要自己花一番功夫进行整理。

其次,在清楚自己能力的前提下,一个人要学会对自己和他人说“不”。这种拒绝很多时候是对自己的,因为要挑战多年以来形成的习惯;有的时候拒绝也要对别人,因为以往习惯提供依靠的人,总是会出于惯性继续提供帮助。这有些像戒烟,需要同时从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戒断。

最后必须明了的一点是,爱、感情与交流,绝不可能产生于一锅温吞水之间。两个人蜜里调油,恨不得揉成一团,只能是短暂而激情的一瞬,而不会变成生活的常态。要想维持住人与人之间很好的沟通与交流,就首先要明白自己是谁,自己拥有什么,自己又能提供什么。

当刺猬们离得足够近的时候,它们可以感到彼此的呼吸和心跳;但它们又分开得足够远,可以保证彼此的安全与生活。或许,这才是刺猬的故事真正要告诉我们的事情吧。

来源:《青年心理》

平台内容包括原创、编辑整理和转载。我们尊重原创。如转载内容未标明来源,均转自网络,欢迎原作及时联络署名或删除。

回复文章序号 查阅往期文章

01—— 情绪引发疾病 呈现身、心状态

02—— 十大负向心境的解析与调适

03—— 决定你寿命长短的不是饮食运动,竟然是....

04—— 克里希那穆提的智慧真言

05—— 人际边界不清的十七种表现

06—— 一个奇妙的催眠个案实录

07—— 身心健康从释放身体储存的情感开始!

08—— 这些思维方式改变我们的生活

09—— 和自己的关系决定关系的品质

10—— 爱孩子的关键是什么?

11—— 人体精神层级与身体疾病的关系

12—— 海灵格的洞见:伴侣关系中的思维陷阱

13—— 哈佛大学15张幸福逻辑图 影响10亿人

14—— 性格特征与人体生病有重大关系!

15—— 心理咨询教给我的那些事

16—— 生命中的“未完成事件”是如何影响我们的

17—— 要如何摆脱原生家庭对你的负面影响?

18—— 关系痛苦的主要成因——缺乏界限感

19—— 为何我们知道却做不到?

20—— 当你不断成长,整个宇宙都会帮助你

21—— 怎样与潜意识沟通

添加公众号后,回复01~20就可查看相应文章!


    关注 心镜无尘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