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质的,永远不会过时!

 

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企业与客户、员工的关系正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彼得·德鲁克等人的...





常听到这样一种论调: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了,企业与客户、员工的关系正在发生颠覆性的改变,彼得·德鲁克等人的管理理论是二十世纪的产物,早就过时了。

个人认为,持这种观点的人是因为对管理本质的无知。

德鲁克自比为“社会生态学家”。关于管理,德鲁克一贯主张:管理就是界定企业的使命,并激励和组织人力资源去实现这个使命。界定使命是企业家的任务,而激励与组织人力资源是领导力的范畴,二者的结合就是管理。

按照德鲁克的观点,企业的唯一目的就是创造顾客,企业有两个、并且只有两个基本功能——营销和创新。为此,他明确提出了管理的三大任务:

1、设定组织机构的特定目标和使命;

2、确保工作富有生产力,并且使员工有所成就感,产生效益;

3、管理组织机构产生的社会影响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由此可见,经营管理的出发点与归止都应该是人性。懂得了人性,你的产品与服务就有了创新的方向,掌握了人性,你就拥有了忠诚的客户;尊重了人性,你就能与员工展开有效沟通,顺应了人性,你就能激发出员工的无穷创造力。

我很欣赏维珍集团创始人布兰森的一句话:“激励人性才是管理的真谛:世界会改变,但人性不变,我所努力探究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布兰森揭示的正是管理的本质。与布兰森稍有不同,德鲁克的观点也许更为精准,那就是:激发和释放每一个人的善意与本身固有的潜能。

很显然,之所以有人以为德鲁克的管理理论已经过时,是因为他只是看到在不同时期人性外在表现的一种变化,迷恋于最新的管理工具与方法,而忽略了对人性本质的关注。没有人能够否认,人性中永远同时存在善与恶的一面、人的需求永远包含物质的与精神的两面,而人的能力也一定有长处和弱点、有潜在的待开发的巨大空间。这些才是管理者最应该寻求的突破口。

对此,德鲁克早有警告:你能够很容易看到这些人没有贡献。他们失败的原因在于,某些管理者有个常犯的毛病,即专家式的傲慢。认为别人都就应懂得他们的术语,并按照他的方式来思维。……他们认为其余的人即使不沟通,也就应知道做什么。因此,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不禁要问:“自我就应贡献什么?”而且也要问:“在公司里谁就应知道我想要贡献什么,以及我正在做什么?我该用什么方式表达,才能让别人明白和运用,是别人也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管理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而在于成果;其唯一权威就是成就。”的确,时代在变,工具与方法总会过时,但是,一定不要忘了,本质的、规律性的思维逻辑永远不会改变,那才是我们应对变化的定海神针。

因此,此文还可以有另一个标题:经典,不死。

 孙 健 耀 说
                                      
企业文化悟行者孙健耀的思想圈
转载投稿  商务合作 | 请联系微信号:liguo830


    关注 孙健耀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