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以不知道故宫,但不能不了解“样式雷”

 

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



上周四整天感冒,中午又喝了点酒后,昏昏沉沉睡去。待凌晨醒来,微信朋友圈里棠颂别墅刷屏不散。

这才想起当天北京顶豪圈的一件大事——首开住总•棠颂别墅(下称“棠颂别墅”)发布会。

棠颂别墅对外吹风单价10万+起。在遍地顶豪的北京市场,这反倒不是新鲜事。对外释放的“中式”建筑风格,此前也没有引发地产大哥过多关注。标榜“中式”的项目多了去了,棠颂别墅可能只是不能免俗罢了。

但是,当棠颂别墅样式雷联系起来,地产大哥心头一热,全身立马轻爽很多。

地产大哥考古专业科班出身,大学时期的学习成绩不堪回首,考古绘图、建筑摄影、人体解剖、古文字学、测绘学等必修基础科目,统统挂科,唯独选修的中国古建筑史过了关。

原因很简单,一个经历200多年的家族“样式雷”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地产大哥。北京顶豪标榜中式,如果不谈样式雷,绕不过去。

1

绕不过去的样式雷
北京人对故宫、天坛、圆明园、颐和园、北海、中南海等历代皇家建筑耳熟能详。这些建筑瑰宝是否经过规划设计?或者如何规划设计?又是出自何人之手?恐怕没有多少人说得清楚。

梁思成先生曾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到,“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技术高超,很快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从雷发达进京至民国初年,200多年的时间里,雷氏家族先后7代工匠主持皇家“样式房”的建造工作,修建了大量的皇家建筑,成为清代皇家建筑专业户。世人给了雷氏建筑世家“样式雷”的美称。



这些占据了中国1/5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都出自雷家人之手。由“样式雷”家族历代流传下的珍贵图文档案,也在200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

样式雷的贡献不仅仅是给后人留下了故宫、圆明园、颐和园、中南海等精美绝伦的世界级建筑,而且保留下了“样式雷”建筑样图,其中包括投影图、正立面、侧立面、旋转图、等高线图等,工程的每一个细节,每一个结构的尺寸,全部有所记载。

此外,“样式雷”还画了“现场活计图”,即施工现场的进展图,从图样中,可以清楚看到样式雷在建筑施工程序上的过程。

在全世界,很难找到这样一个家族,前后延续200多年,一直从事皇家最高级建筑的设计。

所以,在建筑学界有一个说法,一家样式雷,半部古建史。首开地产说,一部首开史,半座北京城。但首开地产绕不开样式雷,也无须绕开。

但当它说要弘扬“样式雷”家族的匠心精神时,棠颂别墅也就有了灵魂。
2

百尺为形,千尺为势
这个灵魂是什么?通常的说法是中式。什么又叫中式,很可能又没有人说得清楚。

但样式雷保留下的上万张图纸能够说得清楚中式的建筑灵魂是什么,我们倒是可以探讨。

先说一个常识现象。

为什么天坛祈年殿只有九丈九尺九寸高?为什么九五之尊太和殿加上三层大须弥座台基,也只有35米? 中国的皇家建筑不盖高,为什么最高的建筑也不会超过70米?

样式雷为我们揭示了这一秘密。

中国古代建筑组群的平面布局,通常都按照“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传统风水理念展开。

100尺,是声音传播0.1秒的距离,在这个距离内,人能把听到的声音与看到的口型统一起来。也就是说,这个100尺是一个视听的最佳距离。

如故宫太和殿中轴线两侧的距离分别是100尺。具体来说,皇帝走在太和殿中轴线上,可以和两侧的大臣进行时时有效沟通,有人情味的同时,保持了帝王的尊严,还能防止不测。

100尺是非常科学和人性化的距离。

现代的音乐厅、影剧院和体育馆等观演建筑的设计规范皆是如此。

“百尺为形”,就是中国古建筑的一个基准。

扩展到1000尺,是声音传播1秒的距离。这个距离,看不清脸,但可根据体态、动作判断是张三或是李四。

“千尺为势”的尺度,在整个北京城的建筑组群中处处可现。

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已经沿用了两千多年的规律,不同与欧洲的大教堂动辄上百米。前者追求人的活动空间的最佳尺度,后者在寻找彼岸世界。

棠颂别墅的,又是多少?多少又是现代人的居住最佳尺度?最终还需要棠颂别墅自己来揭晓答案。

地产大哥关心的是,这个答案会是样式雷给出的标准答案吗?
3

挥之不去的地脉
谈到项目灵魂,不能不谈地脉文化。这一点上,棠颂别墅同样绕不开样式雷。

棠颂别墅位于大兴亦庄南海子公园北侧500米。



100多年前,这片圣土曾经与紫禁城、西郊三山五园,形成北京皇家文化的三大核心,先后有15位皇帝来此巡游、狩猎、行围、阅武,累计达一百五十次之多。其中,清代皇帝在这里修建了最豪华的行宫——团河行宫

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把团河行宫内珍宝洗劫一空,宫殿遭到破坏。七七事变时又被日军轰炸,团河行宫成为一片废墟。庆幸的是,又是样式雷为我们保存下来团河行宫的设计图纸。

这幅名为《南苑内团河宫殿各座画样》,尺寸为130×137厘米。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团河行宫分为东湖和西湖两大景区。



西湖北部山顶上有一座名为珠源寺的龙王庙,湖西岸有濯月漪、狎鸥舫和归云岫,其中归云岫位于半山之上。

东湖南部是一组传统的宫廷式建筑,这组宫廷建筑由两条南北向轴线组成,以西轴线为主。西轴线上又以璇源堂为主,东轴线自东所二宫门始,至风月清华(后殿储秀宫),翠润轩位于东湖岛上。

从平面布局上看,整个团河行宫以东部的宫廷建筑为主。样式雷利用开挖湖泊和河道的泥土在团河行宫四周和东、西湖中间堆积了连绵不断的土山,造成山外有山,山水相间的意境。



这就是棠颂别墅的地脉文化,从它一出生就长在其灵魂深处。我们通过下面这两张图进行比较发现,团河行宫和棠颂别墅都是依南海子公园取水景而建。





棠颂别墅能够取团河行宫多少历史文脉,不得而知。但其建设者称,棠颂别墅仿法团河行宫之法外,还将以乾隆花园为师。据此,一个很有可能的推测是,棠颂别墅=团河行宫+乾隆花园。

我们知道,乾隆花园是在故宫的东北角,是一处没有开放的角落,乾隆在执政60年退位后养老一个地方,由于乾隆几次下江南,对江南情有独钟,所以在他退位后养老的地方,也要有江南的环境特色。不放心别人的设计,自己亲自参与设计和监工才把这个有四进院落的花园建成。花园有山有水,由低到高,错落有致,小巧精致,不愧为是有江南特色的花园。



通过历史照片和文献的记载,棠颂别墅的中式中,有几分团河行宫,又有多少乾隆花园,比例如何搭配,最终的神韵又将能带给我们多少震撼,同样充满期待。
4

上下天光
棠颂别墅对外释放的效果图不超过3张。下面这张图片是棠颂别墅对外宣传片的产品视频截图。



这张图让地产大哥想起了园明园四十景中的“上下天光”



我们今天看到的上下天光效果图,恰恰又是清华大学建筑系的师生根据样式雷的图纸复原而成。



乾隆初年,上下天光的主体建筑为“涵月楼”,是一组临水的建筑,前半部分延伸入水中,左右两侧各有一组水亭和水榭,用九曲桥连接在一起。后来,道光皇帝把九曲桥、水亭和水榭拆除,改为烟雨楼。到了咸丰年间,咸丰帝在烟雨楼北侧搭建中秋赏月的天棚,并恢复旧称“上下天光”。



为我们揭示“上下天光”变化秘密的依据,依然是样式雷留下的图纸。

据清华大学古建筑系的沈艳老师介绍,不同时期的“上下天光”立面图,并没有标注哪里是房子,但是保留下来了主楼和周边建筑的尺寸。根据主楼和样式雷图纸上标注的尺寸,她开始推测主楼前面的建筑是一个棚子。将棚子嵌入后,居然完全吻合先前的判断——皇上在室外搭了一个空中棚子,扩大使用面积,到室外赏月玩耍。



我们可以把带棚的“上下天光”称之为彼时的中式。

时时新,新而古,古而新。而棠颂别墅在产品层面的中式,到底是什么样儿?真是让地产大哥充满大期待。

想到这里,地产大哥的感冒不治而愈,真是神奇至极。


    关注 地产大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