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老医生——写给外婆  投稿作品 南君说

 

很多人都想写自己的外婆,那就写出来吧,不要让想法成为遗憾。...

全国不到1%的人关注了“南君说”,您真有眼光


写在前面  

渐渐的我已长大,渐渐的您已老去。

题目:旧时光里的老医生

作者:董宝涛

村里的神医
提起外婆,村里的人都说:“她啊!就是孩子的救星呢!”

外婆确实是一位神医。

听外婆说她的医术是外婆的父亲也就是我的外老祖传授的,当时外婆兄弟姐妹很多,但是都很聪明,不愿意继承外老祖的衣钵,外婆从小老实敦厚,胸无大志,但是有一颗孝顺的心。听外婆说,当年外老祖病危,家里没一个人愿意去照顾年迈的老人,外婆就回到外老祖身边,用七天的时间便随生病的外老祖学得了这医术。说是医术,其实也不尽然,外婆资质一般,并未学得全部,仅学得一技,即替小孩祛除隐疾,散惊止啼。



外婆帮我做推拿

如今七十五岁的外婆救人无数,小村里如我一般大小的90后,几乎都被外婆医治过;方圆数十里,总有人慕名而来,只要遇到小孩诸如夜啼不止等症状,都会想到过来找外婆。我至今印象深刻的,是我的发小。

那是二十年前的事了,彼时交通不便,村里的人们生病大多以草药医治,村里有几名医生,均是打针开药,拎包问诊,治治感冒尚可,一遇大疾,便不再凑效。虽然从小我经常被外婆“抹手”、“抹心窝”、“掇手”,但正是那一次,我真正看到了外婆是如何救人、如何让我的小伙伴死里逃生。

那时小村的巷子里,总是随时穿梭着我和一群小伙伴们的身影,抬着木棒互相追逐,打打闹闹。出事的那一天我们和寻常一样在巷子里玩耍,但不知道从哪里跑来一条狼狗。现在想想,那时的狼狗真的好大,当然也许是因为当时的我们太小。狼狗不吠,却似乎对我的发小非常感兴趣,完全忽略了我们其他人,专门就追着发小跑,我们一边跟着瞎起哄,一边笑弯了腰,发小一个劲的跑,哭着喊着消失在路的尽头……

过了半响我们才知道,发小突然病了,病得很重,口齿歪斜,眼神呆滞,显然吓呆了,用腾冲话说:“黑扯了。”

黄昏,村里的医生背着他们带有“+”符号的诊箱,来到发小家中,看到症状之后,似乎手足无措,配了小半天针水,也不知道该不该打?该往哪里打?发小的父母眼看势头不对,点了个“明子火”(腾冲人在没电的年代,从松树上砍下来带有松油的柴,点上火可以照明。)背着他往外婆家赶,我一路相随,不知道什么情况,只感觉昔日废话连篇的发小,如今就像个低能儿,口水洒了一地。

虽然离外婆家不远,但天已黑透。外公正在堂屋编着竹篮,外婆坐在一旁穿针引线,缝缝补补。看到我们到来,而且还带着我那可怜的发小,外婆将大伙迎进屋,她吩咐外公往“火笼”里添了柴,问了发小的父母相关情况,就到里屋拿来一罐香油,先是将发小的上衣除去,然后用左手拉起他的右手,右手拇指沾了香油,一边念着“惊散黑散,八在挖mei的心呢作乱;天惊地惊,七十二惊,八在挖mei的心口成惊……”。然后又换左手,接着是脚腕担(膝盖后面)、额头、最后是心口。抹完手之后,外婆掏出随身携带的绣花针,分别在发小的食指、中指、无名指的第二个关节处掇了几针,然后把从针眼里出来的透明状液体(蜜油珠)挤掉,这时,我看到发小奇迹般的哭了,所有人都舒了一口气,只见外婆继续拿起发小的小手,用绣花针分别在十指尖、脚趾尖用同样的方法为发小治疗。

外婆的动作朴实而娴熟,全部做完之后,她用牙签挑出麦粒般大小的黑色药泥,放在小勺子上,兑上一点香油,用牙签拌匀,喂发小吃下。所有工作做完,外婆让发小的父母带他回家,隔天再来。

第二天,奇迹就发生了,发小可以说话、吃饭了。

再后来,发小读了腾一中,考了好大学,找到了好工作……

一晃二十年过去,每每我与发小聊起此事,常常会感慨时光飞逝。
家中的老人
虽然对于村里人来说外婆是神医,但对于我来说她更多的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每次回老家的时候,我总习惯性地丢下行李,奔向外婆家,还没进门就大声喊着外公、外婆!我回来了!”然后,映入眼帘的,是年逾古稀的两个老人,二十多年来,一如既往的慈祥。





外婆和外公

我在他们的膝下一天天长成大人,他们在我眼中一天天变老。

毕业之前,往往返返,机械般的如流水作业,开学就走,放假就回。不去感叹,不去面对。大学毕业后,除了工作繁忙,我似乎再也找不到多余的借口不回家。反之,愈发的珍惜每一次回家,回到外婆身边,让她帮我掇上两针。

2016年清明节的时候想回家来着,但是由于大大小小的事情牵绊,回家的时间一推再推。临近假期的那几天,外婆不止一次来电给我,但每当听到我可能由于工作的原因回不了家的时候就又鼓励我好好工作,说他们一点都不想我,外公的高血压也好了。

五一劳动节,我想给自己放几天假,选择回家,一方面是为了看看刚建成的龙江特大桥,另一方面是想念外公、外婆和母亲了。



我和外公

到外婆家的时候,有一对婆媳正坐在堂屋,儿媳抱着被裹得严严实实、就剩个小脑袋的小孩。外婆看我到来,唠叨了几句诸如“你又瘦了”“这是我外孙”“老大家的”“在昆明工作”“做律师”之类的话,接着继续帮小孩治疗,伴随着婴儿的啼哭,我跟坐在一旁的外公分享着我在外面工作时的所见所闻,然后将从昆明给外公带回去的药一样一样地为他讲解。外婆一边医治,一边细心地听我说,然后末了还不忘唠叨上外公两句“这么远带回来的药要上心吃”。

刚过晌午,吃完了外婆做的饭菜,外婆就端着盘子去洗,我起身帮忙,被外婆训斥下来:“你们刚从昆明回来,容易水土不服,万一感冒了怎么办?“

阳光从门头射下,我看着外婆佝偻的身体,思绪万千。

五一刚过,我舌尖还回味着外婆糖煮鸡蛋的气息,回到昆明,外婆来电说才刚分开就又想我们了,要我跟小妹好好听领导的话,于是辗转反侧、夜不能寐,似乎这一次,我意识到外婆终于还是老了,而且,那是一去不复返的苍老。
医者仁心


有时我问外婆,“您这一生到底治好了多少人?”外婆笑笑,说道“我也不清楚呀。”

我跟外婆说,“您在治好人之后,为啥不多收取一点费用呢?"外婆说,“做这个又不费事,收点药与香油的本钱就行了,人家大老远跑来也不容易。"

以前,总是有患者家属,骑着摩托到外婆家了,请外婆出诊,外婆总会留他们在家里吃完早饭,然后跟来人坐摩托出诊。后来慢慢的生活水平好起来了,会有城里的一些“富贵人家”开着小车来到外婆家,把外婆带去家里医治。这次回来,外婆跟我说,她年纪大了,现在坐摩托也坐不稳,坐车还老是晕车,但是自己配的药又都是秘方,不能随便让外人带走,这样算下来自己估计做不了几年了。

于是外婆说她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人愿意继承她的衣钵。

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沉思了很久,是啊,等百年终老之后,外婆留给我们的还剩什么呢?

读书,可以去了解作者的思维;读人,可以感悟那让人感动的品质。

外婆的一生,是平凡的一生,但那单纯的朴实,那与人为善的处世态度,激励着我一路前行,一心向善。

医者仁心,那旧时光里的老医生……
很多人都想写外婆,但却只停在想法中……
想写就要写下来,不要让想法成为遗憾。
欢迎投稿,南君说。
关注公众号,查看更多精彩内容
微信:Eashin_1989


    关注 南君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