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采菇季

 

暑假将至,家乡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蘑菇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每年回...



        暑假将至,家乡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采蘑菇的季节。每到这个时候,我都按捺不住内心的小激动,每年回家采集蘑菇已经成了一种戒不掉的瘾症。

    野生菌的生长在海拔2000--4000米左右的地带,地形地貌错综复杂,垂直气候立体分布,在神秘而美丽的大自然丛林里,野生菌们悠然自得地生长着,他们尽情地吸噬着天地的灵气,日月的华,他们不能沾染半点世俗之气,是大山中的精灵。

         野生菌亦食亦药:野生菌除了能带给我们独特的口感外,还有十分珍贵的药理保健功效,绝大多数的野生菌所含有的无机盐和氨基酸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可以达到健脑,提高免力,抗辐射等诸多保健功效。经过验证尤其对抑制癌细胞和治疗糖尿病有奇效。野生菌的口感和特色也因菌种的不同而各领风骚。云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种多样的森林类型、土壤种类以及得天独厚的立体气候条件,孕育了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其种类之多,分布之广,产量之大,名扬四海。云南食用菌分为二个纲、十一个目、三十五个科、九十六个属、约二百五十种,占了全世界食用菌一半以上,中国食用菌的三分之二。云南野生食用菌,生于山林、长于山林,是天然绿色食品,它富含多种维生素、优质蛋白及其他有益于人体的成分,营养丰富,风味特,有的食用菌还有治疗癌症和多种疾病的药理作用。

    近年来,人们对野生菌的预防保健功能推崇备至,各地打着“云南野生菌”旗号的食肆遍地开花,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野生菌的资源越来越稀缺,真正的云南野生菌资源已经不多。而位于横断山脉三江并流地区的丽江老君山就是个云南野生菌的保留地,目前还存有一定数量的天然资源。

    今年暑假,本居士将挈妇将雏,再次回乡与这些大山中的精灵亲密接触,届时将有广东的朋友一同前往。野生菌作为大山的精灵,可遇不可求,能采集它需要天时地利加上一点运气。为了不让朋友们失望,预先做个介绍。以下是老君山常见的几种野生菌。吃货们,请自备纸巾!1.鸡蛋黄菌,学名橙盖鹅膏菌,又叫鹅蛋黄菌、黄罗伞















亲手采集到的机会:★★★★★

美味指数:★★★★

最佳吃法:炒、煮、煲汤

吃货口福指数:★★★★★2.美味牛肝菌,出口最多









采集到的机会:★★★★★

美味指数:★★★★

最佳吃法:烤、爆炒

吃货口福指数:★★★★★

3.松茸,大名鼎鼎的松茸是本地山珍中的老大,采集难度超大









采集到的机会:★

美味指数:★★★★

最佳吃法:烤、炒、煎、煮、煲汤、生吃均可

吃货口福指数:★★★★★(可从乡亲手中购买)还有别的别的一些种类的就暂时不一一介绍了,也有机会品尝。





铜绿菌







鸡油菌





大红菌


香菇(只有干货了)


木耳(干货)

后记

        在短短几天中是没法尝尽这里的山珍的。8年前,我第一次带相机回家拍摄这些大山的精灵,由于操作不当,遗失了所有的图片,懊悔不已,特写了一篇文章留念,现在读来仍倍感亲切,原来我当时就已经向往回归山林了。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今日补上几张照片,稍微弥补下当年留下的以后,特摘录如下:(自恋一下,当年还是挺能写的)

 回家

        因家中有事,国庆期间抽空回了趟丽江。

    四方街还事那么喧闹,束河古镇也逃脱不了尘世的喧嚣,空气中都弥漫着商业的气氛,城市规模比一年前扩大了一倍,许多街道我已叫不出名字,这一切都与我记忆中的丽江相却甚远,没有过多停留,我直奔乡下老家。

老家坐落在离丽江古城80多公里的大山之中,现在已经是个自然保护区了,在丽江出名之前,我们那里过的是三分打猎,三分放牧,四分种田的生活,在我上小学时,每过农忙季节,村里都要组织壮丁上山打猎,主要的对象是熊、野猪、豹子、獐子、麂子、猴子(后来才知道是滇金丝猴)等,偶尔也偷猎几头半野生状态的牦牛。打回猎物后按全村的人口来分,象如兽皮之类不能分割的则轮流分配,至今我家里还保留着一张黑熊皮和一张小熊猫皮,黑熊皮给我爷爷做床垫,据说能祛风湿。小的时候我就是在祖辈们打猎的英雄故事中长大的。现在国家不给打猎了,猎物都成了保护对象,猎枪都给收缴了,偶尔有人用自制的火枪和弓弩去打些小猎物,因古老的狩猎方法近乎失传,对大型猎物则敬而远之了。虽然现在已经是信息时代,家乡还基本上是停留在自给自足的时代。在我回到家之前听说今年有两头狗熊经常下山糟蹋庄稼,还攻击人类,造成我们旁边村的村民1死2伤,政府给了死者家属1.5万元抚恤金,县里报请省里准备派武警杀熊除害,省里没批准。呜呼!什么世道啊!人命竟然比动物贱!

回到家中拜过长辈,吃过晚饭后,亲戚朋友们围坐在火塘边聊天,二叔问我明天早上是否愿意跟他去采蘑菇。这又一下子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家乡的大山里盛产几十种食用菌类,很多都叫不上名字,最常见的有牛肝菌、松茸、香菇、木耳等。其中最为名贵的要数松茸了,据说以前是专门供给日本皇室食用的,从我懂事时开始我们那里的松茸就开始出口日本了,在日本的超市卖到1000美元/公斤,大概在93年吧,我们那里的收购价也曾达到2000多元/公斤,鲜松茸要冷藏空运,早上采的松茸在次日下午就能摆在日本的超市里出售了,近年来北美也发现有松茸生长,也开始出口日本,价格开始回落,今年的收购价格是400-500元/公斤。松茸菌每年8到10月生长在针叶阔叶混交林中,有特定的生长区域,刚钻处地面时呈奶黄色和褐色相间的圆柱状体,这时采集的就是一级品,价钱高,2日后菌体盛开呈伞状,最大直径的可达40厘米,开放后散发出独特的香味可随风飘荡数百米,人们随着香气就找到松茸了,来年在同样的位置可以再次找到松茸,并且每年都可以采几茬,你如果不知道生长的位置是找不到松茸的。我们当地形象地把那些只有自己知道的松茸生长地称为“定期存折”,但前提是别人没发现,如果采晚了,香气飘荡就会引来别人。在我没离开丽江时每到暑假我几乎每天都上山采蘑菇,不时也采到过松茸,到广东读书后视力逐年下降,身体逐年臃肿,已经不能胜任在高原上跋山涉水,算来已经11年没采过松茸了。如今常年在外,在这个松茸生长的季节回家确实难得,有这个机会肯定要重温一下其中的乐趣。当即一口答应下来。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二叔就来叫我,这时我母亲早已出发了,我母亲是个采松茸的能手,在这个季节里基本上没空手回来过,她一般要去较远的山上,所以我没跟她一起出发。二叔和我朝较平缓的山上走去。晚上下了一场雨,云雾还缭绕在山腰,树叶上还挂着水珠,一阵微风吹过,水珠滴在脖子上凉飕飕的,云雾不时从脚下飘过,犹如仙境一般。我们拉开距离顺着一道山梁向上搜寻着,很快我就看到了东一朵,西一丛的蘑菇,有红的、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有青的、有绿的、有灰的有粉的、有花的……有的能吃,有的不能吃,我急忙掏出相机一阵狂拍,然后凭着记忆把可食用的蘑菇尽数收入筐中,不一会儿就装了半筐,开始觉得走路吃力了,二叔见了笑着说“象你这样贪心,山神老爷是不会让你采到松茸的!你采点尝鲜的就够了。”于是我把采到的杂菇大部分丢弃,顿时轻松了不少。再往前走了不远就碰到一个同村的采菇者,和他打过招呼往筐里一看,好家伙!一朵大松茸,还没盛开呢,用树叶半包着,我迫不及待地把松茸拿出来放在地上拍了几张特写照,这可是十多年来第一次跟松茸亲密接触哩!和那位幸运者分手后二叔悄悄对我说:“走,我带你去我的‘银行’提款去!”于是,紧我跟着他向山林深处走去。到了一处向阳的山坡,二叔指着几个矮树丛说:“就是这,今年我已经在这里采了3回松茸了,你就在这附近仔细搜寻。”我擦擦眼镜,低头仔细搜寻起来,地上的枯枝败叶有半尺多厚,踩上去软绵绵的,皇天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儿工夫,我就在枯叶中发现了一朵红褐色的松茸头来,扒开树叶,大概有10多公分长,我连忙二叔过来帮我挖了出来,心里别提多高兴了。接着,二叔也从不远处找到了一朵松茸,比我找到的要大,是一等品。这时,太阳从东边升起来,云雾也散开了,我们和周围的树木都沐浴在金色的阳光中,是时候该回家了。

带这喜悦的心情,踏着欢快的脚步,不到半小时我们就赶到了家中。很快,母亲也回来了,见我也找到了松茸,高兴地说:“你还能认识松茸啊,总算没有忘本!没忘本就好……”我拿过母亲的背篮一看,竟然有10多朵松茸,挑开够不上级别的称了一下,有500多克,可以卖200多元了,比我国庆加班都多呢。我采的那朵因达不到一级标准,注定要来祭奠我的五脏庙了。

因时间关系,我在家住了一晚就返回丽江古城了,虽然在家只是一天,但是我又回到了那种久违了的、恬静的、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对于我们这些忙忙碌碌、浑浑噩噩的人“现代人”来说是莫大的幸福了。然而,到明年火车就要通到丽江了,我老家所在地也已经划在丽江的旅游开发规划中,不知道我的乡亲们还能不能保持那种平静的生活呢?

回到古城,我做了一件懊悔不已的事情,在下载相机中的图片时不慎把照片全删除了,那里保留着很多珍贵的照片,就算我再次回家,也许有些照片是再也无法拍到的了。

对!想家了就回吧!

明年的这个时候我还要回家!

                                         2008年10月于广东

喜欢就请关注我。


    关注 丽江老君山桃园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

采菇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