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山五公寓146 《平凡的世界》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这个名字,是在我小学的时候,那年我13岁,比主角孙...

读《平凡的世界》有感
       第一次听到《平凡的世界》这个名字,是在我小学的时候,那年我13岁,比主角孙少平第一次出场还小4岁。那是的我每天都在忙着搜罗最新的游戏卡,好和邻居家的小孩子打游戏。后来,家里来了个大哥哥,从他的口中我听到了这个名字,我懵懵懂懂地接过大哥哥送的书,在一周内闯进了我的记忆,直到现在也未曾离开。
       现在,回忆这部路遥的巨著,感情是大相径庭的。第一次是出于好奇,看的是故事情节,许多独特的时代细节都忽略掉了。现在,步入大学,再次品味,我又读懂了许多原来的配角的生活细节,发现每一件都是时代的铭牌。

比如说,公社副书记徐治功宁愿调回车市也不愿就地提拔,体会当公社书记一言九鼎的地位。参照80年代的历史,这是反映城市和乡村之别和交通条件的恶劣。
       那时的县城又小又旧,但的确是一个功能齐全的现代文明的“据点”,而乡镇呢,不过是多了些整齐的砖瓦房罢了,在热闹的十字路口观望,仍可以看到农田和猪舍。就像书中描绘的那样:“一条约莫五十米长的破烂街道。”

这样的乡镇,如果从供销社调剂一些物质,在物质生活上未必不能接近县城,但对于受过教育,见识过现代生活的人来说,乡镇完全不能提供城市精神生活和归属感,完全不是一个让人长期安心生活的地方。
有了徐治功书记作时代背景,孙少平拒绝留在农村和哥哥创业,宁愿背上布满血疤当小工也要留在城市,才符合逻辑。
      《平凡的世界》三部书,围绕着孙家生活展开。孙少平作为主角,在他的身上既有着农村人身上天然的自卑,又有着读书人那份不一样的自信。与田晓霞恋爱,因为自己是一个脏乱不堪的小工,晓霞是名牌大学生,他总是有着种种的犹豫,这种犹豫最终造成了悲剧。就像书中所说:“可悲的是:悲剧,其开头往往是喜剧。这喜剧在发展,剧中人喜形于色,沉湎于绚丽的梦幻中。可是突然......”。
而同时他又是努力的。他渴望着自己与众不同,渴望着自己无论是来自身体还是精神上的升华,渴望用自己的双手去得到他应得的。孙少平是一名农民,一名努力上进的农民,就像他看过无数书中的那些英雄人物来寻求自己的价值。
        所以,在书的结尾,他拒绝了妹妹的请求,留在他一直想留的城市,再次回到桐城,回到煤矿,每天过着重复紧张而繁重的生活,也许他干了半辈子零工,始终在最低层的劳动者之间徘徊,虽然和其他工人也一样,他孙少平有着精神上的追求,但这种劳动带来的价值,他最终妥协来了,选择在苦难中成就自己。
       “生活包含着更广阔的意义,而不在于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实际得到了什么;关键是我们的心灵是否充实。对于生活理想,应该是象宗教一样充满虔诚与热情!”,每一次读《平凡的世界》都会有不同的感受,虽然书中的时代背景与现在有很大差别,但主人公们对生活的态度,不屈服于命运的强大力量,令我感到震撼。
       平凡是生活的本色,悲与欢、生与死、穷与富,在历史的长河中,无非是不断的重复罢了。生活没有如果,他们的命运告诉我们。我们受制于这个时代,无论有远大是理想,还是平凡 生活,这只是我们每个人追求幸福的一种途径。
5月29日(星期日)发布的征文点赞结果出炉啦!快来看看吧~


    关注 辽师自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