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还没打败,“第四高”又来了!

 

说起“三高”,大家并不陌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的改变,第“四高”——高尿酸,悄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



  说起“三高”,大家并不陌生。随着人们生活方式、饮食方式的改变,第“四高”——高尿酸,悄然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进食肉食、海鲜等高蛋白食物过多,过量饮酒、吸烟,户外运动量少以及工作压力大、劳累等因素,都可以导致尿酸增高,男性尤其应当注意高尿酸带来的危害。





据估计,我国痛风患者约有1200万,血尿酸值过高的人约有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数值赶超甚至紧追糖尿病(0.92亿)、高血压(2亿)、血脂异常(2亿)的发病率;南京一项针对30万退休人员的调查显示,有7.68%的老年人尿酸偏高,年龄越大,得病率越高。

不止中国,“第四高”也成了全球人的困扰。欧美地区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2%—18%。日本的一项调查则表明,近20%的成年男性,尤其是男性白领患有高尿酸血症。

第四高重男轻女



近20年来,我国高尿酸血症的初发年龄平均下降了6.3岁,不足40岁初次发病者增加了26.3%。

尿酸是人体内嘌呤核苷酸分解的代谢终产物,可以说是人体的“垃圾”。

人体内有一个可以容纳1200毫克尿酸的“漏斗”,每天新生成600毫克,同时排泄掉600毫克。但一旦“漏斗”中的尿酸过多,或者“漏斗”出现问题,没办法通过肾脏及时排泄尿酸,尿酸就会被带到血液中。当血液中的尿酸浓度超过正常,在临床上就会被诊断为“高尿酸血症”,体现在体检报告上就是“尿酸偏高”。这类人一旦经饮酒、工作压力大等诸多因素的刺激,就可能导致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发作.

高尿酸还是一种重男轻女的疾病。男性与女性的比例约为20∶1,男性占78.1%—95%,女性仅占5%左右,男性的高发群是中老年人,女性则是停经不再分泌雌激素后才会出现。

看不见的尿酸,看得见的危害

“高尿酸血症是富贵病的一种,算得上是吃出来的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食品在饮食结构中的比重逐渐增加,动物内脏、海鲜、蘑菇、豆子等食物富含嘌呤,虽然都是营养丰富的好东西,吃多了却会引起尿酸增高。

尤其三类人要特别注意:

    一、经常喝酒的人。特别是啤酒,其中含有大量嘌呤,一瓶啤酒可使尿酸升高一倍。所以常喝酒的人要注意三个月去医院检查一下血液中的尿酸值是否超标。

    二、工作忙碌、压力大的人。不注意休息,劳累,压力大也会增加高尿酸发病的可能,特别是久坐在办公室不运动的白领。

    三、肾脏功能退化的人。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退化,肾脏功能减弱,没有能力及时排泄尿酸,就会导致血液中的尿酸值增高。

而尿酸一旦偏高,最容易伤及以下四个部位:

    关节易痛风。血液中尿酸长期升高,会使尿酸盐沉积在关节及其周围组织,脚趾、脚踝、膝关节等处会出现急性的剧烈疼痛、红肿等现象;如果关节炎反复发作,就有可能形成痛风石,导致关节畸形,甚至不能行走、持物。

    潜伏的肾脏杀手高尿酸血症首先损伤的就是肾脏,可引起急、慢性尿酸性肾病和尿酸性肾石病。长期患有高尿血酸症的病人很可能发展为慢性的肾脏损伤、肾脏形态异常、肾功能下降,甚至衰竭。

    加重心血管疾病。高尿酸血症若不积极控制、治疗,还会促使或加重动脉硬化,引发心血管疾病。研究显示,痛风患者急性心梗的发病率比正常人高26%。

    和其他代谢疾病互相影响。高尿酸通常伴随“三高”一起出现,互相影响,互为因果。比如10%—30%的肥胖病患者都伴有高尿酸,而高尿酸血症患者中20%—50%的人都患有糖尿病。



远离高尿酸,牢记三多四少

生活中,有不少人是等到痛风发作才知道自己尿酸高的,其实,体检时,血液里尿酸值升高就是一个“不健康”的信号,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想要真正远离高尿酸,专家们建议遵循以下两个原则:

三多:

    多喝水,如果发现自己尿酸过高,每天至少喝水2000毫升,以增加尿量,尽可能把过多的尿酸排出去,夏季应适当增量;

吃碱性食物,比如蔬菜、牛奶、水果、米面等,增加体内碱储量,有助降低尿酸,特别是夏天用玉米须和玉米苞叶煮水后饮用,降尿酸效果最好;

多吃苏打类食物,能起到中和高尿酸的作用。平时,不妨随身带一点苏打饼干,每次应酬后吃一点,以降低尿酸。

四少:

    少吃嘌呤高的食物,比如动物内脏、海鲜、肉类、豆腐等;

少吃火锅,涮一次火锅比一顿正餐摄入的嘌呤高10倍,甚至数十倍;

少服用降低尿酸的排泄药,比如速尿和双氢克尿噻等利尿药,以及一些降压药等;

少摄入热量和脂肪,肥胖会引起内分泌系统紊乱,嘌呤代谢加速也可能导致血尿酸浓度增高。


    关注 归元五通宝专利减肥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