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之星评选  来给国关师兄王浩投上一票吧

 

“从人大到复旦,学术之旅精彩继续”“关于我”王浩,198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外...



从人大到复旦,学术之旅精彩继续

“关于我”


王浩,1988年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2013级外交学专业博士研究生。在读期间,学分绩3.88名列年级第一,其中专业课全部为4.0;连续两年荣获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评中国人民大学第十届学术新星奖和中国人民大学2016届优秀毕业生。2014—2015学年,由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博士学习,主持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项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构建:理论透视与历史比较”。在读期间,以独立和第一作者在国际关系顶级和权威期刊《世界经济与政治》、《当代亚太》等发表学术论文6篇,同时与导师合作在《求是》、《现代国际关系》和Geneva Papers等发表中英文论文及评论20余篇,其中多篇论文被《新华文摘》(A类核心期刊)和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6年7月起将进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任教。
个人经历及感悟


2007年9月,我开始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读本科。此后,我先后获得了免试攻读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机会,遂有幸得以与人大、与国关朝夕相处了近十载时光。此刻,当这篇文字伴随着键盘的敲击声有感而发的时候,我才突然意识到自己即将告别这些早已习惯和熟知的一切,开启人生新的征程。九年来,从一个对国际问题仅有粗浅、感性认识的大一新生,到一个致力于将其作为终身研究事业的博士毕业生,人大和国关对于我个人成长的意义,可能远非一篇短短的个人感悟能够阐述清楚。因此,我只能借此机会向那些在我若干年来不断成长和进步过程中始终无私地给予我关心和帮助的师友表达自己内心的感激。

首先,我要感谢我的导师金灿荣教授。自2010年4月开始指导我撰写本科学年论文起,金老师一直都是我在学术道路上勇往直前的最重要引路人。他博闻强识、为人谦和、待人宽厚、循循善诱,风趣幽默的谈吐无时无刻不闪现着深邃的思想、宏大的视野、偏僻入里的智识以及淡然洒脱的人生哲学。正是金老师始终如一的教导和提携,我才能够走进美国研究这片广阔的天地,并从中不断得以教益、取得进步。六年多来,无论是在明德国际楼804与老师探讨论文直至夜幕深沉,还是夕阳西下时陪他在人大校园里走路、谈心,抑或是我留学美国期间与他漫步于纽约中央公园,点点滴滴的温馨回忆和每每碰撞的思想火花都见证着师生之间的深情厚谊,以及金老师带给我的深远启迪和影响。在金老师身上,我真切地感受到了学者的强大个人魅力以及从事学术工作的无限乐趣,相信这种感受将在我今后的研究生涯中常伴左右,使我在享受其中的同时敦促自己不断前行。

其次,我还要感谢罗伯特·杰维斯(Robert Jervis)教授。2014年8月,我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公派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进行联合培养博士项目的学习,外方导师即为杰维斯教授。在美学习期间,借哥大优越的科研环境、丰富的图书资料馆藏以及一流学者云集的有利条件,我从中汲取了大量优质的学术营养,尤其是杰维斯教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学术后辈的提点,使我在与他每周一次的邮件来往或是当面交谈中总能获取十分重要的学术灵感。此外,纽约自由和舒适的生活环境使我拥有充裕的时间及良好的状态进行深度思考和深入研究。正因如此,我在博士期间发表的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在这一时期构思和完成的;同时,这篇博士论文的框架也是在此期间经反复探索之后产生并逐渐臻于成熟的。总之,哥大的学习、生活经历必将成为我学术乃至人生旅程中极为重要的一站。

2016年7月,我将作为讲师进入复旦大学任教。从北京到上海,从人大到复旦,在这一人生的重要十字路口,除了导师始终如一的教导和支持外,我还离不开诸多其他学界师友的关心,尤其是复旦大学吴心伯教授、沈丁立教授、信强教授、宋国友教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讲师左希迎博士等。回望与人大朝夕相处的九年,展望即将开启的全新生活,我内心除了感恩,也有着满满的自信和奋斗的动力。相信在复旦,我的学术之旅会精彩继续。



王浩师兄正在参加毕业十星之“学术之星”的评选哦~SISer们赶紧点击阅读原文为他投上一票吧!


    关注 温馨国关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