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岁月(四)

 

第四章学院制度牛津和剑桥都是采用的学院制,这里的学院和我们国内说的大学学院没有多少关系。牛津的各学院都是独门独院,……...



第四章 学院制度

牛津和剑桥都是采用的学院制,这里的学院和我们国内说的大学学院没有多少关系。牛津的各学院都是独门独院,拥有独立财政,除了科研管得比较少一些,其它什么都管。在任的学院院长一般在学院的院子里面都有自己的官邸,我进过我们学院院长的房子,应该不会比首相在唐宁街10号住得差。

大学的行政机构在我一开始住的圣约翰大街顶头的惠灵顿广场,每年我只去提交一次奖学金报告,后来做博士后的时候去那里办理过英国工作签的申请,其它情况下是极少去的。大学当然也还是要在学生的心中刷存在感的,入学和毕业的典礼那都是大学无上权力。所以,整个大学更像是邦联,万一哪天某个学院想闹独立,理论上是可以实现的。


经常有人问我牛津有多少学院,我其实真的搞不清楚。反正四十左右是有的,散落在这座小城的犄角旮旯,特别是那些颇为神秘的神学院隐藏得更好。在牛津,本科生先申请学院,而研究生先申请系科,再申请学院。我对那么多学院一窍不通,申请的时候就没有填写,还是系里帮我推荐了圣约翰。研究生主管玛丽对我说这个学院还不错;再加上我一看圣约翰有位知名的院友,布莱尔,2004 那一年他还是首相。嗯,那就从了吧!不同于我的懵懵懂懂,宿舍楼上住着一位来自美国的帅小伙,一起在厨房做饭吹牛时他说他就是冲着圣约翰有钱才申请的。这倒是实话,说到我们这座大门都不知道在哪里的圣约翰学院,牛津当地人都是一个评价,半座牛津城都是它的。暴发户的坏名声害得学院抬不起头来,只能尽量保持低调,以至害得我第一天找不着大门。

圣约翰是四百六十年前一名富商创建的,当时他买了牛津城北部的一大片土地,作为日后学院维持运行的来源。谁想到,那片土地越来越值钱,成了现在牛津的富人区萨默敦(Summertown)。我在那里读书期间,学院曾经公开征求所有人的意见,今后投资的方向和限制;后来据学院导师说,新的投资方向主要是农业和一些海外房地产等一些回报相对比较稳定的领域。牛津的各个学院之间是有财政互助机制的,最富有的前几所学院每年会悄悄地拿出一部分钱资助最穷的几所学院,所以富有的学院其实压根就不愿意营收太多。


学院有钱的一个重要体现是所谓 Common Room 的各种设施比较齐全。一般的学院都有 JCR,MRC 和 SCR,分别对应本科生(Junior),研究生(Middle)和教师(Senior)。字面上来说,Common Room 是公共休息室;然而,各式 CR 除了有自己独立的休息室、餐厅、会议室乃至健身场所以外,其实更贴近事实的说法大概是学生会、研究生会和教工俱乐部,是一种社交和自律组织,业务范畴很宽。譬如说,学院每年都要重选宿舍,我申请都要找 MCR。另一方面,不同的 CR 也是一种等级的区隔,我只是参加毕业典礼的时候才获邀进入学院的 SCR。后来听说我们学院又创立了一个所谓的 ACR (Alumni)—— 校友会,前年我回校的时候特地去坐了坐喝了一杯咖啡,买了两瓶学院的土特产红酒。

但是,学院有钱并不等于我们学生就可以享受免费的餐饮和住宿。事实上,各个学院本质上差不多,只不过规模、专业方向、校友的知名度有些区别而已,这些都不会影响作为学生的学习。学院制度是一个很奇葩的古老制度,虽然牛津人很满意,但是运行成本相当高,也不知道是否还能一直延续下去。不过想来圣约翰应该可以维持下去,谁让它有的就是钱呢!


    关注 紫弦琴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