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韵栗房开紫玉

 

刺球开口栗子笑。大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30米,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家平时最常见的是糖炒栗子,油光滑亮,香甜可口。但栗子长在树上时,就像是个绿色“大刺球”。...





刺球开口栗子笑。大板栗是山毛榉科栗属植物,落叶乔木,树高30米,花期5-6月,果熟期9-10月。家平时最常见的是糖炒栗子,油光滑亮,香甜可口。但栗子长在树上时,就像是个绿色“大刺球”。栗子成熟时,绿色“大刺球”就会裂开,将2-3个栗子吐露出来。民谚曰:“八月的梨枣,九月的楂,十月的板栗笑哈哈”。板栗俗称栗子、栗、毛板栗等,有“干果之王”美称。板栗是世界著名干果,获得了“健康食品”之美誉。板栗有木本粮食之称,与枣、柿并称为“铁杆庄稼”,也有与桃、杏、李、枣,合称“五果”之说。

古时口粮今美味。板栗是中国特产,华夏古老树种之一。在氏族社会,板栗已是人类主食。西安半坡遗址考古发现,6000年前人们已开始利用栗树。人类大概在森林化时代就开始采集野生板栗。早期典籍大多涉及栗子。在《尚书·逸篇》载:“大社唯松,东社唯柏、南社唯梓、西社唯栗,北社唯槐。”可见,栗是西周五大“社树”之一。《礼记·聘义》“缜密以栗”。《诗·大雅·生民》“实颍实栗”。《苏秦传》“秦说燕文侯日:南有碣石雁门之饶,北有枣栗之利,民虽不细作,而足于枣栗矣,此所谓天府也”之说。白居易诗“柴桑古村落,栗里旧山川”。古人把板栗比作“紫玉”。诗曰“风韵栗房开紫玉”,栗苞开裂露出紫色栗子。范成大“紫烂山梨红皱枣,总输易栗十分甜”。中国板栗颗粒大,香甜味浓,一向被认为是世界最好板栗。远在大唐时代,中国板栗已经走向世界。



欢歌笑语板栗园。板栗具有厚重的内在美,也具有帅气的外在美。树冠圆广、枝茂叶大,在公园草坪及坡地孤植或群植均适宜;亦可作山区绿化造林和水土保持树种。《诗经》“栗在东门之外,不在园圃之间,则行道树也。”《左传》“行栗,表道树也。”看来,当时栗树已被植入园地或作为行道树。目前,板栗主要做干果生产栽培。农历五月,栗花满山遍野,坡上坡下沟沟叉叉,构成一幅美丽的田园画卷。一阵微风吹过,树姿婆娑,栗花滚滚。栗花起初乳白色,略显微黄,开着开着就变成金黄色,一层层,一串串,绒都都,密麻麻,板栗花,狗尾巴,灿烂的阳光下,大山被金黄色的花映衬得更加翠绿,蜜蜂来回飞舞,妙趣横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仿佛仙境一般。秋季到,栗坠地,秋风锁寒意,当是板栗飘香时。春满园花满园,比不过欢歌笑语板栗园。《史记·货殖列传》“燕,秦千树栗……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丰收的板栗鼓起了农家人的钱袋子,撑起了庄稼人的腰杆子。但在李白笔下,栗子被作为赌博筹码、蝇头小利,自然嗤之以鼻。李白在《行路难》中写道:“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羞逐长安社中儿,赤鸡白狗赌梨栗。弹剑作歌奏苦声,曳裾王门不称情。淮阴市井笑韩信,汉朝公卿忌贾生”。李白超凡脱俗却“不得出”,原因是不愿与“社中儿”套近乎,不愿参与斗鸡走狗讨喜欢,不愿随波逐流事权归,像韩信与贾生一样被世俗者耻笑与嫉妒。



大江南北遍植栗。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皆是栗子适宜产区。但因各地物候条件差异,板栗品质各具特色。在《吕氏春秋》记载:“果之美者,江浦之橘,箕山之栗”。不仅将把栗子视作两大美果之一,还指出其优质产地所在。唐代学者讲解《诗经》言道:“五方皆有栗,唯渔阳、范阳栗甜美长味”。箕山为今北京密云县西南一带,渔阳、范阳为今北京大兴一带。据此,似乎是要数北京一带的栗子好吃了。近代以来,随着科技进步、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区域布局调整,中国板栗产区发生明显变化。在北方,河北迁西栗子名气大。迁西板栗皮薄,果仁软糯香甜。80%以上的成品鲜栗出口日本。有日本人称迁西板栗是“中国甘栗最佳食品”。在南方,湖北罗田栗子名气大。“蚕吐丝、蜂酿蜜、树结油、山产栗”,罗田人以此为豪。美国学者曾专程在罗田考察,认定罗田是“世界板栗的基因库”。在陕西,秦巴山区出产板栗,镇安大板栗名声最大。古都西安的糖炒栗子是闻名中外的传统炒货食品,其所用原料就是镇安大板栗。

美食美味亦良药。板栗生食、炒食皆宜,普遍用于食品加工,烹调宴席和副食制作。以栗子为主料,按炖、煨、炒、蒸、煲不同烹调方法,可做出十几道菜,称之“栗子宴”也不为过。栗子煨猪蹄、栗子炖番鸭、栗子烧猪排、栗子煲猪尾,还有油炸栗、甜栗汤、芝麻栗泥羹等等。在菜谱里,以栗子为主料的菜肴俯首可拾。有些栗子美味不曾尝过,相信个个是令人食欲大振的菜品。栗仁含有蛋白质、脂肪、糖、淀粉、粗纤维等多种营养成份,是美味佳肴也是利病良药。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栗,肾之果也,肾病宜食之”。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栗子性味甘温无毒,有益气、厚肠胃、补肾气之功,可治腰膝不遂、肿痛瘀血、筋骨风痛、筋骨断碎等症,生食止吐血、便血、尿血。”《食疗本草》记载“栗壳煮汁饮服,可治胃病、消渴。栗树皮内服可治痢疾,外用可洗丹毒。栗叶内服可治哮喘,外敷疮肿,可作收敛剂。”苏东坡的弟弟,大文学家苏辙晚年腰腿痛一直治不好。有位山翁授他秘方:每天早晨用鲜栗十颗捣碎煎汤饮,连服半月。此方果然灵验,苏辙不禁赋诗:“老去自添腰脚病,与翁服栗旧传方。来客为说晨兴晚,三咽徐收白玉浆。”道出了栗子的食疗功效。陆游一生坎坷,却得85岁高寿,这与他钟爱板栗有关,《老学庵笔记》“齿根浮动欲我衰,山栗炮燔疗食肌。唤起少年京辇梦,和宁门外早朝时”。明代吴宽喜欢将栗子和米一起煮粥,在《煮栗粥》中写道:“腰痛人言食栗强,齿牙谁信栗尤妨。慢熬细切和新米,即是前人栗粥方”。字里行间反映了对栗子粥钟爱,以及栗子粥补肾气、益腰脚功效。



板栗长大十八变。板栗犹如大姑娘,美丽大方,却又善于变化,脾气很大,需要小心伺候。外观看,板栗树和其他树种没多少显著区别,而一旦结果,板栗树就摆出一副“狰狞”面孔:膀阔腰圆树枝挂满了貌似榴莲却带刺的壳子,毛毛糙糙像一个个倒挂的刺猬。板栗成熟的过程就是嬗变的过程,毛糙糙的外壳自然开裂,板栗像害羞的少女怯生生藏在壳子里,这时,板栗好像忘记了之前凶狠的模样,红褐油亮,摆出一副甜美的架势,招人疼爱。板栗脾气丑,耐不得寂寞,被冷落数日,即自作自贱:脆生清甜白白嫩嫩的板栗越来越干瘪,越来越黑瘦,以至满身疮疤、溃烂霉变。当然,如果得到人的关爱,给点阳光就灿烂,变得越发招人喜爱。比如秋冬街头“糖炒栗子”,板栗和粗沙混在一起,一边用大锅炒一边洒糖水,这种现场直播,这种众目睽睽的感觉太好了,不一会儿,板栗就乐开了花!俗语说“人来疯”,板栗将自己的香味飘散得满街都是,生怕人不知道。“栗香飘来百味藏”!炒熟的板栗乖巧极了,油光闪亮、热热乎乎,塞进嘴里,便将温暖和甜蜜一起咽下。当冬日散去,板栗又想在变:由硬变软。板栗可以打成蓉,和面粉一同做板栗糕,和糯米勾搭煮板栗羹,和玉米面做成栗子窝窝头,与牛奶红豆搅成块放进冰箱,做成牛奶蜜豆板栗冰棍!从滚烫的炒锅到寒冷的冰箱,从坚硬的果实到绵软的稀粥,板栗变得让人瞠目结舌!21世纪,板栗从家常小菜挺进宴席大餐:板栗扇贝,蘑菇板栗,牛尾烧板栗,正在演绎与时俱进的历史大剧。



糖炒板栗最火爆。糖炒板栗始于宋代。很早以前,京、津一代传诵着赞咏糖炒栗子的佳句:“堆盘栗子炒深黄,客到长谈索酒尝。寒火三更灯半灺,门前高喊‘灌香糖’”。清代郭兰皋《晒书堂笔录》说:“及来京师,见市肆门外置柴锅,一人向火,一人高坐机子上,操长炳铁勺频搅之,令匀偏”,把炒栗子的情景描述得生动有趣。糖炒栗子原本是京津一带地方风味小吃,如今已成为全国性大众食品。菊开霜降的初冬,为缕缕栗香和叫卖声所引,舌本流津,买上一袋糖炒栗子,发思古之悠情,回味齿颊余香。在西安街头,大街小巷,糖炒栗子摊点随处可见。一尊大炉,一口铁锅。炒栗汉子手执长柄大铲,在铁锅中翻转飞舞。那神情,那姿态,就像是一个舞者,飘逸潇洒。一边炒一边卖,栗子棕红油亮,香味扑鼻,令人垂涎。

板栗之中忧国情。有两个男人嗜好糖炒栗子的故事。一个是周作人。1937年北平沦陷,他固守苦雨斋,啜苦茶,吃糖炒栗子。在风雨如晦之时,写下一首感慨遥深的诗:“燕山柳色太凄迷,话到家园一泪垂。长向行人供炒栗,多情最是李和儿。”另一个是周汝昌的业师顾随,此时也滞留故都,吃糖炒栗吃出了伤感迷惘:“秋风瑟瑟动高枝,白裕单寒又一时,炒栗香中夕阳里,不知谁是李和儿”。这两个“板栗”发烧友均提到“李和儿”,此人何方神圣?原来,李和是炒栗“圣手”。南宋陆游《老学庵笔记》曰:“故都李和炒栗,名闻四方。他人百计效之,终不可及。绍兴中,陈福公及钱上阁,出使虏庭,至燕山,忽有两人持炒栗各十裹来献,三节人亦各得一裹,自赞曰:‘李和儿也’,挥涕而去。”陈、钱是南宋使者,出使沦陷区,在燕山,有两人自称李和的儿子,向他们献糖炒栗子各10包,然后挥泪而去。故事是真是假,无从考证。没有争辩的是,糖炒板栗并不是今之特产。周、顾二位借他人酒杯浇心中块垒,用“李和儿”的典故抒家国兴亡之叹。



文豪和尚吃板栗。据说大文豪苏东坡与大和尚佛印交往颇深,东坡亲自炒好板栗用以招待佛印,炒过的板栗露出了黄酥酥的栗仁,惹得佛印和尚早想一尝为快。此时,苏东坡提出两人对对子,赢家才能吃板栗。东坡脱口吟上联:“栗破凤凰(缝黄)现”。以当下板栗为题材,板栗破了缝,黄酥酥的栗仁现出来的意思。佛印不慌不忙,应声续了下联:“藕断鹭鸶(露丝)飞”。意为莲藕断了露出了飞丝,下联“鹭鸶”与上联“凤凰”相匹配。话音一落,两人相视一笑,尽兴地品起板栗,大快朵颐。清代乾隆皇帝吃过糖炒栗子后大悦,写下《食栗》诗:“小熟大者生,大熟小者焦。大小得均熟,所待火候调。惟盘陈立几,献岁同春椒。何须学高士,围炉芋魁烧。”读来别有一番情趣。传说慈禧太后每餐一百多道名菜,她喜欢吃栗子,特旨御膳房以优等栗子加工供膳。御膳房老师傅精选栗子加入冰糖清炖,给慈禧太后当小点。据说慈禧太后年老时仍容颜焕发,因常吃栗子之故。因之,栗子得来“老人珍果”之誉。

板栗好吃难克化。古人称颂“果中栗最有益”,但板栗生食难消化,熟食又易滞气,故不宜吃得太多,反之易伤脾胃。吃时要细细嚼碎,口感无渣,成为浆液,一点一点咽下去,才能起到更佳效果。因栗子含糖,在吃栗子进补的时候,要避免吃得过多,尤其是糖尿病人,以免影响血糖的稳定。(稿件来源:融资网)

发布板栗供求信息、报价信息
敬请登陆中国板栗网——
www.banli.cn
(长按二维码,关注公众号)


    关注 板栗网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