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是要过端午节,为啥福安人民都在吃吃吃……

 

端午节即将来临,对福安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品尝美味的日子,节饼、黄鱼、菅粽、乌米饭……明明是过端午节啊,怎么在...



端午节即将来临,对福安人来说,这也是一个品尝美味的日子,节饼、黄鱼、菅粽、乌米饭……明明是过端午节啊,怎么在福安就……不说了,小编先去吃了。



节饼:
福安人过端午节风俗颇多,其中颇有特色的一种,就是“系节”。系节是指端午节当天,大囡细囝聚集在上年,或端午节前结婚的新婚夫妇家里,要新妇在他们的手腕上系上五彩线,并索取节饼,从而饕餮一番。
福安人做节的节饼主要有两种:一是烧饼(俗称“燠烧”),二是粉饼。粉饼制作比较简单:采用一斤粉半斤糖半两油的比例,给兜成面团即可。当然,面团的兜剂是少不了加入少许小苏打与面粉配制的酵母团的。这样,粉饼放到燠箱中燠时,饼剂才会膨胀。而燠烧的制作就比较讲究了。首先,要将小苏打与面粉配制的酵母面团,放在面板上给睡上两三天(这叫“醒剂”);其次,燠烧的饼馅用花生、洋(芝)麻和白糖研细合成;其三,燠烧的饼剂是用面粉、猪油、麦芽糖和醒剂混合兜成。制作燠烧时首先要用饼剂包好饼馅,接着用饼锤擀好饼型,然后放在燠箱中用稍稀的麦芽糖沾刷饼面,再撒上洋麻点缀点缀即可。
如今,古老的燠箱大多用电烤箱替代了,而传统的粉饼和燠烧,照样让人们难以忘怀其别样的色香味,照样给人们带来乡间民俗的快乐和欢畅!

红糖蘸粽:

转眼又到了端午节,福安市面上的粽子和红糖开始热销。有句俗语:“又吃粽子又蘸糖”。说到端午吃红糖蘸粽,那美味是难得的。
福安特产红糖,利用红糖作料理是福安人的拿手绝活,“红糖蘸粽”就是其中的一种。倘若你在端午期间来到福安畲家做客,热情好客的“山哈”一定会让你尝一尝“菅粽”的美味。
长约寸许的“菅粽”,形似枕头,又称“枕头粽”。端午前夕,畲民们从山上砍回一种野生灌木黄碱柴,将其烧灰,淋出黄色碱水。然后,精选自耕自种的单季稻糯米泡进黄碱水里。裹粽时,从铁镬里取出经过沸汤烫软的菅草叶,拿两片对折成槽形,再拿一片披在槽底,而后舀碱水泡过的糯米数两于叶槽中。装满一捏拳粗,20厘米长的时候,把披底的一片菅叶折过来,再把那折槽的剩余菅叶折过去,裹包好糯米。用棕叶丝缚作5节,一条菅叶粽就裹好了。放到铁镬里煮10余小时,遂成菅叶的清香味和糯米的香甜味相融的特色食品菅粽。
菅粽是畲族同胞端午过节的传统食品,往往蘸裹上红糖液吃,简简单单却美味无比。如何做红糖酱呢?将清水烧开,把红糖放入水中慢慢融化。熬糖时不停地搅动,以防粘锅。小火慢熬大约30分钟,看锅边,水线下移,水分蒸发掉,此时糖水越来越稠。用勺子舀起来往下倒,感觉糖水的浓稠程度,如果状态看起来像我们平时喝的止咳糖浆,这糖酱就算熬好了。然后,撒上一些炒香的芝麻,就可以用来蘸粽子吃了。


福安特产红糖,用红糖作料理是福安人的拿手绝活


菅粽形如竹节,节节相扣。解开最后一节的捆绳,一层一层剥开已煮成米黄色的菅叶,便露出浅黄色的粽子来。投箸分夹,往早已准备好的碗里蘸上红糖液,那缕缕蘸糖的粽香,可真让人口馋呐!咬在口里,既有粘性又不含糊,让牙缝塞满糖蘸粽香的味道。甜丝丝的口感,立刻把食欲激活。芬芳润嫩,酥糯不腻。让你还没吃完一口,就迫不及待地想接着补上下一口。因此,畲家大嫂只好笑着提醒“慢点儿吃,小心噎着。”


畲家菅粽长约寸许,形似枕头


又到端午节,再品菅叶粽。去年,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栏目组前来福安穆云溪塔拍摄畲族端午习俗,以深入畲民的生产生活的形式,通过找粽叶、找碱叶、包粽子、制作黑米饭、系端午彩线、端午原生态畲歌对唱、奶娘踩罡宗祠文化表演、畲族祭祖宗祠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展现了畲族独特的端午节日气息。央视栏目主持人与畲家男女老少一同吃红糖液菅粽,品尝带有粽叶的清香,品尝畲家端午“红糖蘸粽”的节日滋味。

视频流量较大,建议在wifi环境下播放


菅粽酥糯不腻
红糖酱有一种独特的甜香味,而且也是初夏时节温补调养的上品。畲家嫂们将煮好的粽子捞出锅,然后把捆粽子的细绳两个一对打成结,一起挂在窗前的挂钩上。那里通风,粽子不易坏,吃的时候取下几个来切成粽片,用猪油煎熟,浇以红糖酱。不仅使菅粽色泽红润诱人,而且增添营养与健康,成为畲家一道风味独特的点心。那黄橙橙脆沙沙的粽糕甜食,给千家万户的生活增添了甜味。


与畲家男女老少一同品尝畲家菅粽
乌米饭:



制作乌米饭,是将乌稔叶捣碎后连同汤汁装在桶里再浸上五六个小时,让叶片的养分与汤汁充分地融合,再用布袋将汤汁过滤,除去叶渣,再放入精选的本地糥米浸泡24个小时,再上木甑蒸上一个多小时。畲家人说,一家蒸饭十家香。此时的乌米饭,既有糯米的清香,又有乌稔的草香,油黑透亮,清香糯柔,让人垂涎欲滴。

千百年来,智慧的畲家人将种植的高山单季糯米稻创造性地开发出乌米饭、菅叶粽、糍粑、畲家酿等富有民族特色的畲家美食,且制作美食的制作过程不添加任何添加剂,以确保纯纯的乡野米香、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让人回味无穷。2012年,闽东畲族乌饭制作技艺被列入第8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今,随着现代人越来越崇尚天然、健康的饮食理念,契合人们健康、养生理念的畲家美食也走向了越来越广阔的市场。比如闽东畲家乌米饭已走向上海、北京等地的市场。福建山哈乌饭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吴立强告诉笔者,自己从学习制作到挖掘、开发乌米饭已有二十多年光景,如今的畲家乌米饭已经走上产业化的路子,已注册了“中闽山哈乌米饭”商标,产品打入全省各地市一千多家酒楼宾馆,在省内外多个旅游景点有了加盟商。不仅如此,各地的厨师还结合当地的口味习惯,开发了红鲟乌米饭、草包乌米饭、八宝乌米饭等新产品。昔日山沟沟中鲜为人知的畲族乌米饭,如今已走出大山,成为宾馆、酒楼里的一道特色珍馐,还赢得了“福建金牌老字号”等一系列荣誉。

黄鱼:


端午市场深受市民喜爱的福安特产天然小黄鱼
端午节即将来临,超市里早就摆满了各种 “名特优” 鱼类。毋庸置疑,琳琅满目的水产品来自海上养殖基地。


白马港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七大黄鱼繁育场之一
船出福安白马门,极目远眺:嗬!真是“海到无边天作岸” 。这里是闽东渔场,自古以来就有“天然鱼仓”之称,是世界上最主要的七大黄鱼繁育场之一。眼前一方七百多平方公里的水域,是两个半岛盘成世界上少见的内海湾。腹大口小,海水进来容易出去难,退进潮内海与外海之间的落差在5米左右,加上环三都澳有白马河、霍童溪、北溪、杯溪和七都溪等不断往东冲半岛内侧官井洋注入淡水,更新水体丰富浮游生物。这独特的淡、咸水交汇混合水域,又有低温低盐的浙闽沿岸水与高温高盐的台湾暖流分支汇合,因而是多种鱼虾产卵、索饵和越冬的良好场所。

每年端午节前后,大黄花鱼总从深海集群洄游,回到官井洋交配、产卵。随着海面出现黄花鱼的“呱呱”叫声,渔汛来临。于是,远近沿海上千渔船云集于此。顿时楫桨交错、桅樯如林,众船赛龙舟似地追逐鱼群,官井洋简直就是一个天然的黄花鱼大网箱。“官井洋、半年粮。黄瓜叫,渔民笑。一年四季,只博官井一季”民谚讲述的是闽东渔民对一年一度“黄鱼汛”的期待。岁月荏苒,曾几何时野生黄花鱼难觅其踪了,官井洋当年的渔汛盛况不再重现了,这大概是人们洗劫似捕捞的结果吧?

小编为您推荐几种黄瓜鱼食谱(以下图片,请耐心等候)

















本文综合自杨昌长、郑望、郑祖辉、林耀琳、丁立凡等作品,特此致谢!



为福安端午美食点赞↓↓↓


    关注 今日福安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