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卡介苗接种知识

 

乙肝、卡介苗接种知识...

乙肝、卡介苗接种知识
我国接种乙肝疫苗的必要性
我国曾是乙肝感染高流行国家,1992年调查显示人群乙肝病毒表面抗原的携带率为9.75% ,全国有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约1.2亿,慢性乙肝患者约3000万人,每年有近30万人死于与乙肝相关肝癌、肝硬化等。在慢性乙肝感染者中,绝大部分是在婴幼儿期就感染乙肝病毒,因为没有治愈的药物,感染后几乎终生携带乙肝病毒,给家庭和社会均造成沉重的疾病负担。

鉴于乙肝病毒感染造成的疾病负担及可以预防肝炎的乙肝疫苗研发成功,卫生部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200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提供乙肝疫苗接种,并要求新生儿出生后24小时内及时接种乙肝疫苗。由于乙肝疫苗接种保护效果好、安全性高,受到公众的普遍认可和欢迎,国家实施疫苗免费政策后,新生儿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率和首针及时接种率均大幅度上升。

2006年,为评价国家将乙肝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的效果,卫生部组织开展了全国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调查结果显示,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感染率从1992年出生儿童的9.67%下降到2005年出生儿童的0.96%,降幅达90%。根据两次调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流行率和乙肝病毒流行率计算,1992年至2006年我国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者减少近1900万人,感染乙肝病毒的人数减少近8000万人,控制乙肝工作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

由于我国成功实施了鼓励住院分娩的政策,采取了首剂乙肝疫苗“谁接生谁接种”的策略,并将这些资源进行了充分的整合,取得了良好的预防效果,受到国内外的普遍肯定。2012年5月,我国通过世界卫生西太区的验证,实现了世界卫生组织西太区制定的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2%以下的目标,并提前实现了西太区提出的到2017年将5岁以下儿童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携带率控制在1%以下的目标。
为什么强调新生儿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乙剂肝疫苗和卡介苗呢?


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的年龄与变成慢性乙肝携带者的机率有很大关系。新生儿对乙肝病毒无免疫力,而且免疫功能尚不健全,其感染乙肝病毒(HBV)后约有90%以上的人将成为HBV慢性携带者,因此为使新生儿尽早获得保护,应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第1剂乙肝疫苗,并按照0,1,6个月的免疫程序,完成3剂乙肝疫苗的全程接种。

目前已证实,接种卡介苗既不能预防原发性结核杆菌感染,又不能预防大量传染性肺结核病例,因此不能明显降低社区中的结核病传播。但接种卡介苗的最显著的作用是对儿童期结核性脑膜炎和粟粒性结核病有明显预防作用,越早接种越有利于保护孩子免受结核杆菌的感染。我国的免疫程序是新生儿出生时接种1剂卡介苗。
如果未及时接种卡介苗,如何补种?


我国规定新生儿在出生24小时内应接种1剂卡介苗。如出生时未能及时接种,可按照以下原则进行补种:①3月龄以下儿童可直接补种;②3月龄—3岁儿童对结核菌素(PPD)试验阴性者可补种;③4岁以上儿童(含4岁)不予补种;④已接种卡介苗的儿童,即使卡痕未形成也不再予以补种。



    关注 林州市五龙卫生院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