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天鹅堡与一位失败画家的复仇

 

穿过新天鹅堡后面的玛丽桥,努力地从桥上摩肩擦踵的游人之中挤过去,桥的对岸仿佛一下子就清静下来,是阿尔卑斯山中...



穿过新天鹅堡后面的玛丽桥,努力地从桥上摩肩擦踵的游人之中挤过去,桥的对岸仿佛一下子就清静下来,是阿尔卑斯山中的小径。沿着树林中蜿蜒小径一路上行,渐渐地,那座世界上最著名的城堡一整个在脚下清晰地展现出来。在这四周无人的阿尔卑斯山林之中,从这样一个角度俯瞰城堡矗立在巴伐利亚美丽的绿色原野之上,大颗眼泪般晶莹剔透的湖泊之间,果然别有一番意境。





我想,修建新天鹅堡的巴伐利亚国王路德维格,是否曾经独自在这山中游荡,站在此处极目远眺,心中一动,想着要在这原野,湖泊与山林之间修建一座只应存在于童话中的城堡,方不辜负这人间美景。

如果路德维格活在今天,他定是个时时刻刻想着回到过去的穿越剧爱好者。他向往着古老的中世纪,心心念念着中世纪的各种故事与传说。他亲自设计的新天鹅堡,便是处处流露哥特式中世纪风格的完美写照。而新天鹅堡内部装饰完工的房间里,墙壁上更是绘满了一幅幅瓦格纳歌剧中的英雄故事,骑士传说与童话。这些美轮美奂的壁画,让人仿佛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老欧洲,而并非是这座修建于十九世纪末期的新天鹅堡。





总有这样一种说法—德国人是严肃拘谨不善幻想的,而法国人是天生浪漫多情的梦想家。但这说法并不准确。就在路德维格精心打造他来自中世纪传说之中的童话城堡时,法国之都已在大兴土木,开始修建一座几十年后依然让人为之大胆前卫而膛目结舌的埃菲尔铁塔。路德维格用石块堆砌起将他带回过去的城堡,法国人埃菲尔们却用纯粹的金属构造一座特立独行拔地而起的空心铁塔。由此而来,他们其实都是梦想家,只是一个梦想着过去,一个梦想着未来。

然而梦想着回到中世纪的路德维格终究没有逃过悲剧性的命运而在巴伐利亚湖畔溺水而亡。死因众说纷纭。讽刺的是,仅在他死后几个星期,他用尽心血打造的私人家园新天鹅堡就对公众开放,从此成为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

几十年后,在纳粹统治德国期间,新天鹅堡尚未完成修葺的房间被纳粹用来贮藏四处搜集来的艺术家画作,成为这座城堡不那么光彩的一笔历史。

世上的很多事情都是看似无关,其实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比如,年轻时的阿道夫希特勒曾经是一名信心满满要以绘画为生的艺术家。在他早年的水彩作品中,有几幅便是新天鹅堡。那时的希特勒,站在阿尔卑斯山脚下,仰望着山上游人如织的城堡,在画板上一笔一笔勾勒出城堡的轮廓。后来他前往维也纳报考著名的维也纳艺术学院,却落榜失败。再之后,他渐渐从艺术转投政治,再之后建立了第三帝国。




希特勒的水彩画新天鹅堡

希特勒的早年画作几乎没有被任何一个博物馆所收录,在网络上才可找出寥寥几幅。管中窥豹,从现存不多的画作中,可以看到,希特勒的所长是建筑而非人像。他喜欢使用浅淡的色彩,水平或竖直的线条而非夸张的曲线或鲜明的色彩。事实上,对于希特勒来说,过于鲜明的颜色,线条,充满大胆想象与情感流露的艺术作品都是不入流并且应该摒弃的。而在二十世纪之初的维也纳,正是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大行其道的时期。比如Gustov Klimt,Egon Schiele和Oskar Kokoschka。其中如Klimt, 最擅描绘充满情感的女性人像。他受到维也纳上流贵妇的欢迎,很多思想开明的犹太贵妇都纷纷请他作像。其中包括他最著名的一幅金色画像the lady in gold, 此画为一位名为阿黛尔的犹太女子所作,整幅画面用无数金色马赛克装点而成,阿黛尔的脸上流露出既高傲又充满诱惑的表情。此画被认为是维也纳的“莫娜丽莎”。



The lady in gold by Gustov Klimt

可以想象,在这样一个艺术环境中,希特勒报考艺术学院而失败,实在并不是一件特别奇怪的事情。

可是,历史的奇妙之处就在于它的不可预料。当这位屡屡失意的落魄画家终于实现了他政治上的野心并一统第三帝国,他对那些曾经拒绝过他的艺术门派的复仇也就拉开了帷幕。

希特勒规定了什么是正统艺术:比如经典的古希腊与古罗马艺术,这些艺术赞扬高尚的英雄主义,更重要的是,“不曾被犹太人玷污过”。而当代艺术在希特勒看来,是“犹太人对德意志精神的一种亵渎“,是不能被允许的。他将这些艺术命名为”堕落艺术(degenerate art)“。从毕加索到梵高,统统定义为”堕落艺术“。1937年,慕尼黑甚至同时举办了“堕落艺术”与“正统艺术”的展览,向公众宣传“正确的”艺术观。

其中,“堕落艺术“很著名的代表是Die Brücke。这是由四个年轻德国画家组成的组织,命名为”桥“,意为要通过他们的绘画在人们的内心与现实中构造出一座桥梁。他们是德国表现主义的先锋代表,尤其喜欢用夸张与幻想的手法描绘女性裸体,用对比强烈的色彩与粗犷不规则线条大胆直观地表达心中的感受。他们激起了许多画家的模仿与共鸣,一时间极受欢迎,他们的作品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Berliner Strassenszene by Ernst Ludwig Kirchner



Marzella  by Ernst Ludwig Kirchner

1933年,Die Brücke被纳粹定义为”堕落艺术“。Die Brücke成员之一,Ernst

Ludwig Kirchner的600余幅画作被销毁,他本人受到各种迫害。1938年Kirchen开枪自杀。另一位成员Emil Nolde,有一千多幅画作被从博物馆撤下,其中一些在慕尼黑的”堕落艺术“展览中展出。同时他被纳粹终生禁止作画。二十世纪初最具影响力的德国表现主义艺术先锋组织就这样在”堕落艺术“的阴影下烟消云散。

到1938年为止,共有16000幅画作被纳粹从艺术馆与画廊中销毁或贩卖到国外。

又或许,它们之中的一部分,被藏在了阿尔卑斯山中的新天鹅堡。

事实上,希特勒与路德维格拥有许多相同的品味。比如路德维格痴迷的瓦格纳,也是纳粹认为最为正统的音乐家之一。瓦格纳歌剧中对英雄主义的渲染,让路德维格深深迷恋,也被纳粹树立成正确的艺术标杆。新天鹅堡中所有的壁画,都完全符合纳粹对”正统艺术“的要求。然而,身为国王的路德维格只是生活在纯粹的梦想世界中打造自己的童话城堡,而当曾是失意画家的希特勒拥有了国王般的权力,他便在整个欧洲掀起腥风血雨来创造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在慕尼黑,我曾前往举办”正统艺术“展览的艺术博物馆Haus der Kunst。博物馆前是古希腊式的一排石柱,这代表了第三帝国赞赏的建筑风格。博物馆内的大厅,规矩空旷,方方正正的房间,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希特勒早年直线勾勒的水彩画作。





可是,艺术真的能够被政治正确所控制吗?

1937年的慕尼黑。”正统艺术“展的参观者寥寥无几,希特勒本人不得不出面掏钱购买下大部分画作。而”堕落艺术“展却在四个月内吸引了超过两百万名参观者。

时光荏苒。如今,再没有哪位第三帝国的”正统艺术“画家仍被人们记起。而那些曾被定义为”堕落艺术“的画作,却再一次在艺术史上大放光彩,成为世代相传的名作。那位曾经画场失意的艺术家,虽然用尽世间强权,却终究无法战胜人类灵魂深处的光芒与时间的沉淀。


    关注 四海为家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