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读书可以“治疗”孤独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苏童:读书可以“治疗”孤独论及阅读的价值,苏童引用美国学者哈罗德·布...

点击标题下「蓝色微信名」可快速关注
苏童:读书可以“治疗”孤独

论及阅读的价值,苏童引用美国学者哈罗德·布鲁姆的观点说:“阅读不能让一个人变好,也不会让他变坏,却可以让一个人学会如何利用、如何品尝他的孤独。”

苏童感慨地说,“忙碌的白天、孤独的夜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城市病的一种。很多人都面临这个问题。而读书恰恰可以帮助人们处理孤单。

“在书中,能够与很多人相处,能与很多新的世界相遇,会有更多的发现。”苏童认为,用阅读来治疗孤独是“有疗效”的。阅读对现代人生活的价值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增加了。

于丹:最好的人生是从“读书”到“读心”

从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讲解“诗经”,到如今成为红遍中国的传统文化“布道人”之一,于丹笑称自己是一个“被阅读成全的样本”。

“从童蒙的记忆直到昨天,四十年的阅读经验仿佛一一在我眼前。”于丹娓娓道来,四五岁时面对父亲留下的一屋子的书“生吞活剥、懵懵懂懂”;七八岁时看《唐诗三百首》,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以及《牡丹亭》《长生殿》的戏本……“许多意象伴随年少时的阅读存在心里,随着年华一点一点地绽放”。

于丹说,当下时代中的阅读分两种:有用的阅读提升知识,和无用的阅读拓展生命。而更好的阅读其实是无用的阅读,因为它往往“养心”。最好的人生其实就是从“读书”到“读心”的过程。

裘锡圭:让“书香气”成为民族气质

越剧舞台上永远的“林妹妹”、86岁的王文娟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出版了自己的“处女作”——《我的越剧人生》。她说自己从小没有受到过正规教育,却是通过读书揣摩出如何在舞台上演活那个“锦心绣口、恃才自傲”的林黛玉。

“每次上台演出《红楼梦》,我都要重温一次原著。每次重读,似乎都能帮助我找到角色的感觉,加深对人物的理解。

王文娟说,虽然当下社会进入了快节奏的“图像时代”,但经典作品依然有着永恒的价值,依然书香四溢。

77岁的著名古文字学者裘锡圭说,一个真正有书卷气的人,必然拥有合理健康的人生态度、正确高尚的行为准则和高雅的情趣,表现在生活实践的各个方面,大到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态度,小到日常生活中的言谈举止。

“我想‘书香气’‘书卷气’,不应该只是在个人身上,而应该扩大到中国人文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民族的气质。”裘锡圭希望社会上多一些好书,多一些书香气,这样可以抵制各种不良风气的侵蚀,给中国社会带来“正能量”。






    关注 博世达家长社区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