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统合?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他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





感觉统合的理论首先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临床心理学家A.Jean Ayres根据神经生理学理论于1972年系统地提出来。

环境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刺激,人的大脑通过感觉系统(包括视、听、嗅、味、触等)搜集周围环境中的这些信息,将他们整合起来,形成知觉,以便大脑能够及时有效地对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这一过程我们称之为感觉统合。

儿童之所以表现出感觉统合失调的症状,与其说是大脑皮质的障碍,不如说是脑干脊髓系基本功能的统合障碍。作为生物的基本功能,正确充分地发挥其功能才开始有生命,才能有目的的去完成各种行为,即形成人类的行为和能力。如果发育停止在胎儿期、新生儿期或者婴幼儿阶段的脑神经组织和功能状态,就会出现行为能力方面的障碍。大脑神经基本水平的统合有障碍,就会带来身体运动、感觉运动的不成熟、认知语言的不成熟、社会性的不成熟等。心理学上,我们也将这种现象称之为“心理发育迟滞”,就是指上述行为能力未达到其实际年级所具有的水平。所以,我们平时看到的感觉统合失调的孩子,其行为表现或多或少显得幼稚,他们往往比同龄孩子需要更多的照顾,自控力差,依赖性较强或者行为冲动,或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给父母和老师增加了许多麻烦。



在日常生活中,人类所有的动作和行为都与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功能有关。例如:爬、站、走、跑、吃饭、穿衣服等室内外所有生活行为和游玩;视觉、听觉、触觉的认知,嗅觉、味觉、身体肌肉感觉、平衡感觉以及身体的其他感觉;语言理解表达能力的获得,绘画、写字、写作文、读书、发言等,完成这些动作和行为都是大脑神经系统感觉统合的结果。人类对于一些简单的动作和行为都是无意识进行的,比如走路,人们不需要每次都通过大脑的周密思考后,才去完成这样的动作,只需要在产生行为意向之后由大脑在不知不觉中完成。因为走路的行为程序已经在大脑中储存了。一旦启动这样的程序只需要耗费较少的脑力资源。所以,在进行走路这样简单行为的同时,大多数人都能同时还进行其他行动时,需要有意识的调节和控制,也就是说,对来自外界环境以及自身内部的各种感觉刺激和信息,要进行选择、整理,才能有序的工作,这些都是通过大脑神经系统来完成。一旦感觉统合发生问题,就会出现种种障碍,如动作不协调,不能完成复杂的动作和行为,不能正常的进行日常生活、学习和游戏。因矫治儿童的感觉统合失调对儿童的成长和心理健康都是极为重要的。

在一系列有关儿童自身运动经验对早期认知发展影响的研究中,发现婴儿爬行动作的获得改变可其物理环境、社会环境的互相模式、促使婴儿对外界环境保持敏感、促使其活动手段目的的分化与协调,增强了其对无效行为的抑制以及认知操作的序列化,因而促进了儿童深度恐惧、延迟搜寻、客体永久性概念、迂回行为、空间定向、共同注意等方面的发展。


    关注 首康儿童康复中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