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7 舌尖上的中国,我给你抹黑了

 

作为宿舍里唯一一个中国人,外国同学每次想通过我下厨观摩中华饮食文化时,都会有惊世骇俗、不忍直视之感。好在我的生物钟和大家都不同,通常一个人使用厨房,没有给舌尖上的中国现眼得太厉害。...



分享自身经历是需要勇气的,尤其是这种丢人现眼的经历。

犹记得第一次下厨,从宿舍大厨房的大冷冻柜里拿出了前一天新买的肉排,打算切成小块炖汤。

说到炖汤,因为没学过做饭,所以我带着一把上好的菜刀和功能超全的电压力锅到了英国,第一个月的饮食就是每天一锅汤,一锅汤,汤。

厨房和客厅相连,同层的两个印度小哥在料理台对面的沙发上聊天,然后他们惊恐地见证了一个中国女生一次次高高地举起菜刀、狠狠砍向刚从冷冻箱拿出来的肉排。肉纹丝不变,刀快废了,印度小哥受不了了,小心翼翼地说:“你可能需要先化冻。”(流汗)

虽然我终于自学成才,现在无论是做糖醋排骨还是做披萨意面都无压力,但是这个过程充满了笑中带泪的欢乐。

新忌口;洋葱,鸡,和猪蹄

想到写写自己的厨房经历是因为前一段时间帮朋友校对菜谱翻译,特意把香葱的原翻译onion改成shallot,惹来原译者的不快——“谁不知道在中国菜谱中看到onion就是指香葱啊,脑残用洋葱炝锅啊!”

额,你表达不高兴就得了,骂人干嘛。确实有人觉得洋葱可以炝锅;而且因为香葱在国外不容易买,所以用洋葱炝了一整年的锅。咳咳,所以如果咱们吃饭,我告诉你不吃洋葱,请同情。

和洋葱的情况差不多,鸡在英国特便宜,而且处理得特别精细——鸡胸肉、鸡小腿、鸡大腿、鸡翅膀都分类装盒,所以妹子吃了一整年鸡。除了鸡胸肉之外,其它的部位都可以一鸡两吃;剔骨炖汤,切肉入菜。

但是,那些个肉食鸡神马滋味都没有,哪怕用了咖喱酱都没办法入味,多么无药可救的肉类,所以之后在吃鸡的时候总是会条件反射似的味同嚼蜡。

和鸡的情况差不多的是猪蹄。我所在的城市有个仓储式超市,学生会每周都会组织免费的大巴接送学生去囤货,再那里可以买到相对划算的中国货;猪蹄超便宜的,£1一个。我通常两周去一次,一次买两个,一周吃一个。

扔到高压锅里,加上姜块、蔬菜和水,炖个半小时。里头的蔬菜可以吃一整天,然后猪蹄剁成小块再做个话梅猪手或香辣猪手,可以吃两顿。这样的菜谱延续了好几个月,以至于之后的3年都不再碰猪蹄。

微波炉不是万能的

在喝了一个月肉菜汤后,我再也受不了喝汤、吃水煮菜的日子了,于是买了一套微波饭盒,开始了微波烹饪的成才之路。用微波炉做饭其实特别简单,就是准备好食材—加热—加入调料拌匀—再加热—拌一拌保证受热均匀—加热到全熟—加盐拌匀。

开始阶段,为了保证饮食安全,我尝试的都是可以生吃的蔬菜,比如蚝油生菜啊、土豆丝啊、红烧茄子啊。直到误以为自己已然成为微波炉大厨,于是开始染指肉菜了。就是在前述步骤开始加一步,加热肉丝。成品可以吃,但是肉腥味总是去不掉。好处就是饭量减半,因为,你懂得。

最后一次用微波炉做菜是香菇鸡,虽然之后我一遍又一遍地回忆了每个细节,但这次烹饪似乎成了迷,没有任何环节不妥,但吃完了以后硬是胃疼了一下午,于是当天晚上我去买了一口炒锅。

一周做一次饭,一次吃一周

有了全套的家伙什儿之后,做饭看似上了正轨。但这是一件多么让人痛苦等事情。先是从肩扛手提一周的吃喝食材徒步半小时迁徙回宿舍,然后每次做饭都要洗菜、择菜、切菜,每次切菜都要切手、流水冲伤口、包扎,然后或炒或炖,强迫症的我还喜欢先收拾干净厨房再开吃,等这一套流程完成,已经消耗完了食欲。

感谢制冷超级好的大冰箱,于是我在第一个学期养成了一个现在回想起来不可思议的生活规律,就是在买菜回来的那一天,把所有的菜都处理好;然后炖一大锅番茄酱意面,和一大锅咖喱酱意面,分装到饭盒里,每顿饭拿出一盒微波炉加热,交替使用,增加饮食多样性。真的不明白为什么没有食物中毒。

作为宿舍里唯一一个中国人,外国同学每次想通过我下厨观摩中华饮食文化时,都会有惊世骇俗、不忍直视之感。好在我的生物钟和大家都不同,通常一个人使用厨房,没有给舌尖上的中国现眼得太厉害。



欢迎分享转载

感谢关注

微信号:


    关注 三人行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