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姿势!商南古代名人你知道多少?

 

在新开岭腹地、国家4A级景区金丝峡南坡,商南县十里坪镇大竹园村有个远近闻名的黑龙洞,距十里坪镇政府约五公里...







南镗

南镗(生卒不详),字彦声,商南人。明成化十六年庚子(1480)举人,二十年甲辰(1484)进士。初任吏部主事郎中,后升为河南左布政使。因抵触权势显赫的宦官刘谨,遭锦衣卫(特务组织)逮捕入狱,有数次几乎被杀。后释放,迁南太仆寺卿(掌舆马及马政之官),但又蔑视、得罪刘谨,被罢官,放归乡里。刘谨倒台后,南镗多次被举荐,让其再次为官。但他操守自持,不为所动。晚年在家乡抚育其子弟成长,并建立学塾,教乡人子弟读书,生活清苦,布衣蔬食,深得乡人敬爱。死后,葬南氏祖茔。明成化十三年(1477),其子孙乃居于今商南县核桃园古南庄。

吴庚扬

吴庚扬(1823~1895),原名利松。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其父吴地忠,务农为业,为人忠厚诚朴,公正无邪,深得乡里尊重,其母擅长吊挂面。治家勤谨,教子甚严。吴庚扬年少时,聪颖、勤奋、好学。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被考选为拔贡。咸丰九年(1859)考中举人,翌年又中庚申科(1860)进士。故改名庚扬,时年38岁。

吴庚扬中进士后,初任钦点刑部主事,签分广西司。因在籍团练有功,钦加员外郎衔、赏戴蓝翎。后又改授福建欧宁、候官、南靖等县知县。政绩卓著,又钦加同知衔。

吴庚扬为官30余年,扬名乡里,但两袖清风,不治家产,且以每年所积俸银三百余两,为家乡建一防洪大坝,长百余丈,并筑小鱼塘一面,直到今天,大坝仍屹立于面店右侧,护地20余亩,乡民获益甚多。

吴庚扬晚年,图患眼疾双目失明,始告致仕(退休),但难以回籍,辗转至江西广信府弋阳县其胞弟吴庆扬任所,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故去,终年72岁。

吴庚扬长于经书研究,著有《历代集鉴》一书,但失传。任期内,陕西省西安府曾朱漆匾额一面,其文日:文魁。

吴庆扬

吴庆扬(1841~1911),原名利桂。商南县龙窝油房岭面店人。为吴庚扬之胞弟,清同治庚午科(1870)举人、甲戌科(1874)进士,时年33岁,钦点刑部主事,签分四川司。后改任江西知县,钦加同知衔、赏戴花翎。历充己卯(1879)、辛卯(1891)、甲午(1894)等科江西乡试同考官。历署新淦、峡江、东乡、乐平等县事,特授广信府弋阳县知县。

吴庆扬洁以持己,恕以待人,所任诸县,皆有政声。无子,生3女。老于江西任所,终年70岁。

文辉祥·文思安

文辉祥(1842~1925),字明山,原籍江西省萍乡县,为清末维新派成员文廷式族人。五短身材,体质健壮,能举百斤石锁疾走。清同治五年(1837)5月,左宗棠调任陕西总督,次年2月,率军割陕西追剿捻军,经商南青山左见青山地处陕、豫要冲,山势互回,为屯兵戍士之所,于是在此设立青山营守备府。光绪五年(1879)调本部参将文辉祥为青山营守备府守备,后清廷又诰授文为“武显将军”、“威武将军”,赐二品花翎顶戴。其妻姜氏亦被封为“诰命夫人”。

守备府管辖富水关汛、普峪河汛、赵家川汛与青山守备府4处。每汛设把总1人,领兵维持地方治安。

文辉祥初任守备,克尽职守,防堵严密,凡有盗贼,必亲率兵士缉拿,四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清光绪六年(1880),鄂、豫、陕边境绅民公送“德政”、“除暴安良”、“恩威允济”牌匾旗伞等。文辉祥与百姓相处甚洽。遇有病、穷、死亡者,舍丸散、赠寒衣、施棺木。

清光绪十四年至十五年(1888~1889),世风日趋腐败,文受其浸染,私裁官员,贪吞粮 晌,后因事发,被停职查办,另调刘某任青山营守备,刘任职不到一年,又被文辉祥取代。光绪二十六年(1990),文买田置地,修葺官衙,三重大院,雕梁画栋、大堂两侧书一金字对联,上为“自周秦汉晋唐宋元明以来无一人肯辱史册”,下联为“知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之道此八者足振家声”,上挂横匾为“恩威并济”、“教养兼施”。

宣统三年(1911)辛亥革命成功,青山营守备府不复存在。民国六年(1917),文辉祥被举充为商南县第一届议员,民国十四年(1925)4月病逝于商南县毗邻西坪镇,卒年84岁。

文思安(1883.3.11~1948.7.15),字钦斋,文辉祥长子。民国元年(1911)由陕西省高级警察学校安全科毕业。曾任商县警察局总办。是年又任商南第一届议会议员,陕西省议会议员,民国六年(1917)任商南县高等小学校长,民国八年(1919),《商南县志》重修,文思安任校正。民国二十四年(1935),女子学校成立,文先任国文教员,后任校长,民国三十年(1941)县立中学开学,文任文史教员。

文思安,性情温和,醉于诗文,曾自编诗文1集,为描绘商南山川景色与民族风情之作。如《商南八景·富水夹云》:“川原平旷觉天低,晓色波光一望迷,不识阳城何处是,烟云横锁水东西。”又如《商南八景·文笔叠翠》:“层峦耸翠插云端,文笔拈空雁自寒,此去雄关还,百二,擎天一柱壮奇观。”

朱谦益

朱谦益(生卒不详),商南县龙窝乡油房岭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贡员。年轻时曾在河南淅川荆紫关经商致富。为栽培后人,在家乡窑沟口修建私塾1座,取名“谦益书斋”,延聘名师给孩子授课。为使家乡子弟都能入学读书,捐粮20石,在油房岭办起第一所义学,贫寒人家子弟尽其收纳。乡人为表其德,联名赠他以“义敦乡校”匾额。

光绪年间,朱谦益为解决商南秀才、举人赴试盘费不足问题,特花白银2000两,在三角池枣园一带购买50石稞子地,一季未种,全部捐献给宾兴会(宾兴即“赴考之年”,此会为地方自愿成立的专门为考生馈赠路费的组织)。“戊戍变法”以后,废科举,兴新学。这50石稞地又成为开办新学的基金(这种稞子叫做“赏稞”)。此所首创的新学,就是商南第一所高等小学堂。原址青山书院,即今日的商南县城关小学址。朱谦益慷慨解囊,捐资兴学之举,至今还为当地群众称颂。


鹿城通由陕西圣拓律师事务所杨辉律师提供法律服务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商南论坛发个帖子!


    关注 鹿城通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