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闲话菖蒲

 

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





说起菖蒲,大家的印象无非是端午节和艾草一起悬挂在门窗上,用来镇宅祛灾的的细长植物。平时在郊外的溪沟旁、石缝中也能见到它的身影,并无奇特之处。农历五月被称为蒲月,这看似普通的菖蒲,却有着自己的生日,在古代有很高的地位,甚至有“无菖蒲不文人”的说法,可见古人喜蒲、养蒲、赏蒲之风盛行。然而,菖蒲并不好养,要遵循“添水不换水,见天不见日,宜剪不宜分,浸根不浸叶”的原则。倘若直接用手触碰菖蒲,手上的热气会使叶子枯萎。我看过一种清洗叶子的方法,用棉花裹着的筷子每天轻轻擦拭,颇为讲究。养护菖蒲不但需要细心也要狠心,《群芳谱》记载的口诀:“春迟出,夏不惜,秋水深,冬藏密。”,其中,“夏不惜”便是指在农历四月十四日菖蒲生日这天,不要吝惜修剪叶子,这样菖蒲才能长得细而密。

读沈复的《浮生六记》:“石菖蒲结子,用冷米汤同嚼喷炭上,置阴湿地,能长细菖蒲,随意移养盆碗中,茸茸可爱。”这段话意思是说,石菖蒲结籽的时候,和冷米汤放到嘴巴里一起咀嚼,再喷到木炭上,放到阴凉潮湿的地方,能长出细小的菖蒲,随意移植到盆碗之中,绿茸茸的,煞是可爱。如此栽种菖蒲虽磨人倒也乐趣无穷。菖蒲从山涧河泽间移入盆景成为文人的案头清供始于唐代,它与兰花、水仙、菊花并称为“花草四雅”,并居四雅之首。其盘根错节,叶似剑形,与世无争的暗绿色,自带一身山林桀骜之气,书斋中有了它,便多了几分闲趣。古代文人秉烛夜读的时候,与案上菖蒲对坐,闻一闻辛辣凌冽的香气,自有提神醒脑的功效。菖蒲四季常绿,特别在万物萧瑟的冬天还冒出新芽,不惧严寒,君子之风陡起,成为文人的精神寄托。又因其栽培于细小沙石之中,不沾污泥,有出尘之雅致,与文人宁静致远的秉性十分契合。

文人墨客还借菖蒲来表达爱慕之意,当年,薛涛居住在浣花溪,门外种满了菖蒲,她赠给元稹的诗就写到这种植物:“扰弱新蒲叶又齐,春深花发塞前溪。知君未转秦关骑,月照千门掩袖啼”,而元稹回赠:“别后相思隔烟水,菖蒲花发五云高。”,即使离别后天各一方,隔着烟水,满园的菖蒲花都开得很好了,寄托着他的相思之情。

近年来,菖蒲作为一种小众植物也有一批资深的拥趸者和收藏家。嘉兴等地更是每年举办菖蒲展,推广菖蒲文化和古代文人的植物审美情怀,让都市人在喧嚣的生活中寻回一份静谧,也延续着菖蒲千百年来淡雅脱俗的魅力。


    关注 草木心情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