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科普知识(一)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





狂犬病又名恐水症,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为主的急性人畜共患传染病。狂犬病毒通常由病兽通过唾液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迄今为止,一旦发病,病死率达100%。

【病原学】

狂犬病毒属弹状病毒科拉沙病毒属,形似子弹,大小大约75nm×180nm,病毒中心为单股负链RNA,外面为核衣壳和含脂蛋白及糖蛋白的包膜。病毒易为紫外线、苯扎溴铵(新洁尔灭)、碘酒、高锰酸钾、乙醇、甲醛等灭活,加热100℃,2分钟可灭活。

【流行病学】

传染源
1
带狂犬病毒的动物是本病的传染源。我国狂犬病的主要传染源是病犬,其次为猫、猪、牛、马等家畜。在发达国家地区由于对流浪狗控制及对家养狗的强制免疫,蝙蝠、浣熊、臭鼬、狼、狐狸等野生动物成为主要传染源。

一般来说,狂犬患者不是传染源,不形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染,因其唾液中所含病毒量较少。一些貌似健康的犬或其他动物的唾液中也可带病毒,也能传播狂犬病。



传播途径
2
病毒主要通过咬伤传播,也可由病毒犬的唾液,经各种伤口和抓伤、舔伤的黏膜和皮肤入侵,少数可在宰杀、剥皮、切割等过程中被感染。蝙蝠群居洞穴中的含病毒气溶胶也可经呼吸道传播。器官移植也可传播狂犬病。



易感人群
3
人群普遍易感,兽医与动物饲养员尤其易感。人被病犬咬伤后发病率为15%-20%。被病兽咬伤后是否发病与下列因素有关:



1. 咬伤部位 头、面、颈、手指处被咬伤后发病机会多。

2. 咬伤的严重性 创口深而大者发病率高。

3. 局部处理情况 咬伤后迅速彻底清洗者发病机会较少。

4. 及时、全程、足量注射狂犬疫苗和免疫球蛋白者发病率低。

5. 被咬伤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免疫缺陷者发病机会多。

来源:郑州疾控


    关注 周口疾控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