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day 老淮安民间端午风俗

 

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老淮安民间的端午风俗...





年的端午节真是巧了,刚好和高考不期而遇。6月9日,是高考的最后一天,考完试,广大考生可以过一个痛痛快快的端午节,接下来的日子,一直到6月24号成绩揭晓,都是天天可以睡懒觉,日日可以嗨翻天的好时光。今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老淮安民间的端午风俗,资料来源于“文史淮安”网站,大家还可以点击右下方的阅读原文,到该网站了解更多我们老淮安的文史民俗方面的文章。

老淮安民间端午风俗


端午为农历五月五日,俗称五月节,又称端阳节。

节前,家家为幼小的孩童准备“虎头帽”、“老虎鞋”;亲朋好友之间互赠“节礼”,一般以粽子、咸鸭蛋、透糖、猪肉、烟酒相赠。早晨,门口悬挂菖蒲、艾草和大蒜头。菖蒲叶宽而长,形似宝剑;艾草多节如钢鞭;蒜头则象征银锤。相传在门口挂菖蒲等,可以避免邪气进宅。厅堂的前柱上贴神符,中堂挂判官(钟馗)像。并用厚纸剪成蛇、蝎、蜈蚣、壁虎、蜘蛛等“五毒”,着色后连成一串,和菖蒲艾草扣在一起,悬于堂中。这天,儿童头戴虎头帽、脚穿老虎鞋,手腕、脚腕系五彩丝线辟邪。也有的妇女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结成网袋,内放煮熟的鸭蛋一枚,以此为小孩避瘟疫,以期孩子健康长成。

端午早餐,必吃粽子。晌午,将雄黄、粽子、红糖、黄瓜、咸鸭蛋等食物置于阳光下曝晒,顽皮的孩童还常捉一只癞蛤蟆放在阳光下,称作“晒正午时”。据说,人吃了晒过的食物,可以保平安,肚子不疼;患毒疮和风湿症的人,用癞蛤蟆浆液擦患处,以毒攻毒可治愈;用鳝鱼血涂手,可免冬天生冻疮;在小儿的额头和肛门涂雄黄,可免毒虫为害。淮城澡堂也常放菖蒲和艾草于池水中,供人沐浴祛病。中午,喝雄黄酒,吃苋菜、黄瓜、片粉等,楚州人家端午节中餐,蒲菜炖肉圆子、咸鱼烧肉是两样必备的传统菜肴。

午后,淮城居民则去龙兴寺游湖划龙舟,以纪念中国伟大诗人屈原。船头装成龙首高昂,舟身漆画上龙鳞,舟尾有龙尾高高跷起。龙舟从文通塔下勺湖边出发,从勺湖出发,驶入文渠,穿过高公桥,出北门“水关”,经萧湖,直奔目的地河下。有时在古运河西门码头至河下湖嘴,举行龙舟竞赛,引来成千上万人来河边观看、助威。每条龙舟上有数名水手划船,船头一人持小旗指挥,一人敲鼓鼓劲,一人在船尾掌舵。赛时,一声炮响,各龙舟奋力向前,争先恐后,河里岸上锣鼓声、呐喊声响成一片,气氛无比热烈喜庆。龙舟到达终点,决出胜负。获胜者常有水手表演绝技,有人将银元抛入水中,水手立即潜入水中摸回,赢得观众齐声喝彩。抗日战争爆发后,此项活动未再举行。

当天晚上,大姑娘、小媳妇用凤仙花与明矾捣汁染指甲,再用扁豆子包好,待到第二天取下,手指甲被染得通红,可半年不褪色。初六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馊粽子”,古称“接女归宁”,所以端午节又称“女儿节”。

“净胙腮”和端午
胙腮是民间的说法,现代医学上叫做腮腺炎。

我小的时候人们认为这种经常在小孩子两腮发的疾病属贱病,不需要花钱去医院的,找专门净胙腮的人就可以了。

这样的人,几乎每个村子里都会有一个:取出一瓶发着恶臭的墨,用笔蘸了往发了炎的两腮上涂,嘴里默诵着专门的口诀,煞是神秘。直到将两腮涂成不规则的圆,好了,过不了一星期,原先红肿的两腮就平复如初了。 涂过之后患者可以立马拍拍屁股走人,因为这门手艺纯粹是义务劳动,据说收取任何形式的酬劳(包括感激的话语)都会导致净胙腮者技术的失灵。 懂得净胙腮的人只有到临死的时候才肯将自己的口诀传给第二个人,据说不然也会导致他技术的失败。

这让我一直很好奇。 我的一个同学的爹爹恰好有这样的本领,他爹爹死后我曾问过我的同学是否得到那样的真传,我的同学说没有。 不过他一点不觉得可惜。 但我的这个同学猜测他爹爹念的口诀可能类似于道家的符咒,因为他曾亲见他爹爹给患者的腮上涂墨到最后时总免不了写上这样一句:太上老君急急如律令。

想来他的猜测是不会错的。

那么这墨就是普通的墨汁吗?

也不是的。

我的同学说每年的五月初五,他的爹爹总会找一只癞蛤蟆,在它肚子里塞一碇墨,然后将它的嘴用针线缝起来,张挂在背阴的地方风干,若干天后取出,这样的墨磨出的汁才可以使用。

这种治病的方式其实最初和道家无关,只是后来被道士们利用了,念口诀的关目可能是他们故神其说而已。

五月向来在民间被称为“恶月”,是一切疫病爆发的时节,“端午”最初指五月初五午时,五为阳数,“午”又为阳时,这个时辰最容易萌发疾病:蚊蝇孳生,“五毒”——蛤蟆、蝎子、蛇、壁虎、蜈蚣——出没。

虽然“五毒”凶险,在这一天人们要用各种各样的方式躲避它们,但却也有人利用这个大好时机捕捉“五毒”入药,因为据说此时过后“五毒”们体内的毒会日渐减少,不堪药用了。

明清时的宫廷太医每年此时都会大批出动,浩浩荡荡地前往民间寻找癞蛤蟆,提其疥毒取其蟾酥。方法也很特别:先用酸枣的刺穿其叶,再刺入癞蛤蟆能产生疥毒和蟾酥的部位,疥毒和蟾酥浆液就会喷射到酸枣叶上,收集起来,就可以配制成紫金碇,此药消火解毒,可除疮疖。

这天还有人找来癞蛤蟆在热水里烫死,用这样的水给生了疮的孩子洗澡,据说疮毒也会和癞蛤蟆的毒消解掉。

这种风俗的形成还可以上溯到更早的时候——

《夏小正》:此日(五月初五)蓄药,以蠲除毒气。

《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采杂药,可治百病。

可见这一天采药历来为人重视,而捕捉癞蛤蟆药用的习俗,最迟在《齐民要术》中就有记载。

文/杨海林

端午节是古代的“卫生节”

端午佳节,民间除了有吃粽子、戴彩线、划龙舟等传统习俗,还有许多与防疾除疫、卫生保健有关的习俗。人们在这一天洒扫庭院,佩香囊、挂艾枝、饮雄黄酒、洗百草浴、杀菌防病……可以说端午节就是古代的“卫生节”。

雄黄酒 

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百病都远走”。端午前后,淮安很快就会步入梅雨季节,天气条件有利于蚊蝇、害虫的活动和繁殖。而雄黄是一味解毒、杀虫的中药,内含有毒的砷盐成分,害虫闻之食之即会中毒,人涂之可以避毒。

中医说,雄黄性温、味辛,能除湿、杀虫、解毒,临床上外用可治蛇虫咬伤、神经性皮炎等。但雄黄的主要成分遇热后可分解为毒性很强的砒霜,因此不建议在家中自制雄黄酒内服,避免掌握不好用量反会危及健康。与其喝雄黄酒来解毒,还不如将雄黄酒甩洒在居室的墙角和床下,具有较强的灭蚊和杀虫作用。

 沐兰汤

端午日洗浴兰汤是《大戴礼》记载的古俗。但文中的兰不是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亦有“浴兰汤会沭芳”之句。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洗澡。在广东,则用艾、蒲、凤仙、白玉兰等花草;在湖南、广西等地,则用柏叶、大风根、艾、蒲、桃叶等煮成药水洗浴。不论男女老幼,全家都洗,此俗至今尚存,据说可治皮肤病、去邪气。
戴香包 

“戴个香草袋,不怕五虫害”。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民间就有佩戴香囊以避除秽恶之气的民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在端午时节,随身携带一个香囊,就好像是带着一个作用非凡的“空气净化器”。

好的香囊应该是真丝材料上绣花,香包内所用原料有川贝子、大黄、血蝎、乳香、末药、冰片、麝香、丁香、肉桂、甘松、藿香、芸香、檀香、樟脑等,并以蜂蜜、白芨、米粉为黏合剂,朱砂为色素。
艾叶菖蒲 

民谣说:“端午节,天气热,五毒醒,不安宁。”端午节驱五毒用意是提醒人们要防害防病。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所以才有种种求平安、禳解灾异的习俗。端午这天节,家家户户都要将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有的用艾叶、菖蒲烧水洗澡,并喷洒在房前屋后。

艾叶(也叫艾蒿)是一味芳香化浊的中药,有较强的驱毒除瘟作用。“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艾叶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的功能,临床上常用来外用,如艾灸、煎水外洗等,五月艾的药效最佳。现代研究表明,艾叶含有的桉油精,具有很强的抑制微生物生长和杀灭细菌的作用,插艾草、菖蒲来消毒,可谓事半功倍。于是,在门上插菖蒲和艾草,则辟邪和讲卫生两方面都做到了。

端午节,曾经我们这样过

人间步五月,又闻棕叶香。关于端午的起源,众说纷纭,有的说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有的说是纪念吴国功丞伍子胥,有的说是纪念东汉孝女曹娥,还有的说是古越民族图腾祭祖创立的。无论哪个观点对错,但传承两千多年的端午习俗,对中华文明发展作出重要作用。作为中华大家庭一部分的淮安,也有许许多多的端午习俗,为中华端午文化增添浓墨重彩的一笔。这里介绍一些淮安的端午习俗。

 ◎吃粽子

淮安的粽子主要原料是粽叶与糯米。淮安池塘河流边上盛产芦柴,粽叶就用芦柴的叶子。芦叶粽子比竹叶粽子香。粽子从形状分主要有斧头粽子与小脚粽子两种,还有少量的菱角粽子,他们的外形分别像斧头、女人的小脚与菱角。有的家长为了孩子高兴,还包点这些形状的小粽子,与大粽子连在一起煮,叫母子粽子。

端午节的次日,出嫁的女儿回娘家吃馊粽子。由于粽子的保鲜时间长,两三天不会坏。
◎扣绒线、做虎鞋

端午节前一天晚上,母亲买点各种颜色的绒线绞成一股粗线,剪成四段,分包扎在孩子的手脚上,一直到六月六解掉。据说六月六解下的绒线被喜鹊衔去造鹊桥,便于七月七是牛郎织女会面了。以前,快到端午时,母亲还为小孩做一双老虎花鞋。端午节当天,孩子们都会穿上新鞋。

◎洗洗澡

一般淮安人都认为端午节是夏天的开始,夏天最典型的活动就是洗澡、游泳。在淮安地区只有端午以后,才可下河洗澡,故端午又是一个隆重的洗澡开启仪式。首先是端午节天一亮,孩子不声不响地起床后,到河里洗澡,一般先洗下肚脐,一年就不会疼,然后再洗身上。其次是端午节中午或晚上,家中用桃树头,风寒草、艾草等熬汤加入温水中,给孩子洗洗澡,家里人接着洗澡。为沿袭这一传统,现在许多浴室也用艾草让顾客端午洗澡。

◎佩香囊

过去端午节时,很多小孩,特别是小女孩,一般面前都要挂香囊,类似于现在戴玉佩。香囊大多数是孩子的姑姑或者姨娘买的或者绣的。
◎晒正午,喝黄酒

家长们在端午中午太阳暴晒时,把切好的大蒜与艾草水、雄黄、白酒拌在一起放到太阳底下晒一两个小时后,泡酒喝。有的还用雄黄酒在孩子的额头上写个“王”字,在孩子的肚脐眼、肛门处也点上一些,再用雄黄酒擦拭床头和床沿,甚至在床底下泼洒一些。据悉这种习俗与白蛇传故事有关,当年法海就是用雄黄酒毒害白蛇的。后来演变成雄黄辟邪,杀死五毒蛇虫,保佑孩子平安。

◎挂艾蒲

端午节清晨每家门口屋檐下都要挂艾草和菖蒲。挂艾蒲据说是与唐朝黄巢起义有关。

唐朝末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各地农民纷纷揭竿而起。黄巢起义便是其中最有影响的。五月一天,黄巢大军行进在人迹稀少的大山中,不一会,部下带来一个妇女与两个小孩。黄巢看到押来的妇人手中牵着一个五、六岁的小孩,背上背着一个八、九岁的小孩,感到奇怪。问后获知这一带要打仗,此妇女带着孩子们想早点逃荒。黄巢又问道:“既然是逃荒,为何大的孩子要背,小的孩子反而自己走?”妇人答道:“大孩子并非本人所生,他的父母因天灾去世。本人怕有不测,所以背了他走。这个虽年小,却是本人亲生,如有不测,本人还可再生。因此拉了小的背着大的。”黄巢听后十分感动,拿出一面小令旗赠给她说:“你不要怕,也不用逃荒。回去在家门口插上野艾和菖蒲,保藏好令旗,我保你平安无事!”

那妇人回到村里,将此事经过告诉众乡亲。于是,大家都在自家门口插上菖蒲和野艾,安居乐业了。从此,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家门口插艾草与菖蒲就成了习俗。
◎炒苋菜

端午期间,新鲜的苋菜刚上市,吃上一盘有大蒜爆炒的苋菜,真是舒心极了。苋菜具有红色辟邪的传说。

◎贴钟馗

贴钟馗。解放以前,甚至封建时代,淮安一带有构面黄纸,盖过朱印的“天师符”、钟馗像贴挂在家中堂屋墙上的习俗。

钟馗是著名的民间神之一,后来被道教纳入神仙体系,他的主要功能是捉鬼。相传唐玄宗出游得了重病,无法医治。一天夜里他梦见一个穿着红色衣服的小鬼偷走了他的珍宝,皇帝愤怒地斥责小鬼。这时突然出现一个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里。皇帝问他是谁,大鬼说:臣本是终南进士,名叫钟馗,由于皇帝嫌弃我的长相丑陋,决定不录取我,一气之下我就在宫殿的台阶上撞死了,死后我就从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梦醒后病就好了。于是他下令当时最有名的画家吴道子把梦中钟馗的形象画下来。此后,钟馗作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渐确立。端午贴钟馗像,就成了捉鬼辟邪的风俗。

◎煮咸鸭蛋

端午时节刚入夏,鸭子产蛋高峰期而至。吃鸭蛋,特别是吃咸鸭蛋的最好时节到来。妇女们用红、黄、蓝、黑、白五色丝线织成的网袋,内放煮熟的鸭蛋,以此为小孩辟邪促长寿。端午以后,一般人家晚上煮上咸鸭蛋,就稀饭吃,其味无穷。

◎染指甲

小媳妇用凤仙花加明矾捣汁染指甲,或把凤仙花加矾捣成糊状敷在手指甲上,用扁豆子包扎好,第二天早上取下,手指甲被染得通红,半年不褪色。染红指甲也是辟邪的一种方式。

文/陈伯新

编辑:路人甲

来源:文史淮安


    关注 新淮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