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为什么美国孩子比中国孩子更自信?

 

美国小孩的自信到底从何而来?...





中国的教师和家长,总是用一个孩子的长处比另一个的孩子的短处,这是教育最大的悲哀。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在于知识储备,更应该是建立乐观、积极的心态。

美国的小孩,不管学习好坏、长得丑俊、高矮胖瘦,个个都是趾高气扬、活灵活现的,谁都觉得自己很特别,是个人物。换句话说,这些孩子都特别自信。

那么,他们的自信是从何而来呢?

1


父母无条件的爱使孩子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的自信,对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的肯定,从根本上讲是来自父母无条件的爱。

什么是无条件的爱?

当孩子来到这个世界上,美国的父母对孩子的态度:

宝宝,无论你以后是健康还是病弱、聪明还是愚笨、听话还是捣蛋、漂亮还是丑陋、学习成绩好还是差,爸爸妈妈都会永远爱你,养育你直至你成为独立自主的人。

这就是无条件的爱。

仅仅因为你是我的孩子,所以我爱你,和你是个什么样的孩子无关。

而许多中国父母的爱却是有条件的:

学习好了爸妈才会满意,奥数比赛得奖了爸妈才高兴,孩子因此会怀疑自己,对自己失去信心,并学着戴上势利的眼镜去面对爱与关怀。

2


尊重使孩子自信

自信,来自自尊。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己的自我价值的肯定,是外部环境无法撼动的自我认知。
自尊最初是来自外界对孩子的尊重。
要想孩子自信,首先父母和社会都要尊重他。美国学校一直强调“鼓励教育”、“尊重教育”,就是希望学生们建立起正面的自我认识,不因和其他人长处的比较而自卑,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拥有自己的闪光点。
也许学数学不开窍,但是人缘好,有领导才能;也许作文不行,但是画画好,有艺术细胞;也许不善表达,但是体育好。
老师和家长要帮助孩子找到他的长处,并创造机会让他的长处得以发挥,从而确立自信。
美国的成年人把小孩当做大人一样尊重:
父母进入子女房间要敲门;移动或用孩子的东西要得到他的允许;任何牵涉到子女的决定应该先和子女商谈;不随意翻看子女的日记或其他隐私……
因为他们知道,
一个不被尊重的孩子不仅没有自信,他以后也不知道尊重别人。


3


赞赏使孩子自信

每一个人在心理上都有获得肯定与赞赏的需要。
如果一个孩子感到自己是被别人赏识的,那么他就会自然而然地产生愉悦、自我肯定的感觉,他的心里就会
充满自豪和自信,
觉得自己很优秀很特别。
相反,如果孩子平时听到的都是训斥、挑剔、责备甚至挖苦,一个小小的过错就被家长抓住不放、没完没了地进行批评,他就会觉得自己很失败,就会否定自己的能力,
产生自卑心理,进而失去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在美国,家庭、学校和整个社会都对孩子采取鼓励赞赏的态度
我女儿上二年级时,有一次,她所在的班级和另外一个班级合作排练一台节目给家长们做汇报演出。
那天,在学校的大会议室,两个班的学生家长都拿着相机、摄像机,一排排地坐好,孩子们则轮番上台唱歌、跳舞、朗诵、演小话剧。
我注意到,诗朗诵是大家轮流念的,每个同学都有三四次独立表演的机会,所有人的表演都得到了家长们最热烈的掌声。


4


信任使孩子更自信

做父母的常常会有意无意地否定孩子的感觉,说出不信任孩子的话语。
比如孩子说太热了,不想穿外衣,我们会斥责孩子:“热什么热?妈妈一点都不热!”孩子想帮忙端盘子,妈妈马上说:“你端不稳的,别把盘子给打了!”
甚至孩子成人了要找对象,父母依旧不放心孩子的眼光
。连父母都不相信孩子的判断能力,他的自信从何而来?
父母在孩子小时候一再否定孩子的想法做法,就把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一点一点地扼杀掉了。
作为父母,要信任孩子的感觉和判断。
如果孩子说热不肯穿外衣,摸摸孩子的小手是不是很热,可以替他拿着外衣,等到他需要的时候再给他穿上。
他觉得课程太难,和他一起分析难在什么地方,找到症结,帮孩子解开。
他想尝试任何事情,都给他机会让他去试,给他充分的信任和学习的机会。

真正自信的人,

不靠学历、工作成就、金钱、外貌这些外在的价值支撑,

他自己认定自己的价值,内心的平和正是来自于此。



(文章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推荐阅读:点击下方图片即可阅读

【创想亲子 · 01期】你与孩子的疏远竟源于一个低头的动作!


创想动图 | 停不下来的动物魔性动图!
十大教育经典:给每一株野草开花的时间




点击

“阅读原文” 

看看国外小朋友在玩什么!


    关注 创想号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