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为什么看不上病——转自《凤凰网》

 

2015-12-18凤凰网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城区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停诊了,而且已经停诊好几个月。这家医...



据《现代快报》报道,南京城区一家大医院的儿科停诊了,而且已经停诊好几个月。这家医院说,儿科只有一名医生,是退休返聘的。今年这位医生生病了,一休就是好几个月,所以儿科也就停诊了。

无独有偶,就在前两天,广州萝岗唯一一家三甲医院宣布,暂停急诊儿科服务,仅收治重症患儿。原因是,急诊儿科医生离职,人手不足,医院只能暂时停止收治普通病号。
在前不久,内地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当时就有医疗界人士表示,随着生育需求的释放,人手本就紧缺的儿科可能会“崩溃”。也有医院未雨绸缪,提前招聘儿科医生,然而儿科医生累、险、穷的执业现状,让很多医学生敬而远之。


● 中国儿科医师至少缺20万

中国儿科医师短缺的情况不仅一直存在,并且他们的数量还在不断减少。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儿童医院许巍等2014年12月撰写的文章《中国儿科医生面临危机:去留两难》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

文章写道,中国的儿科医师正面临着巨大危机。2012年,平均每千个儿童只有0.43位儿科医师来为他们治疗,换言之,面对中国2.2亿14岁以下的儿童,儿科医师的数量居然只有9.6万。而在美国,平均每千名儿童则拥有1.46位儿科医师。与这个比例相较,中国儿科医师的短缺数至少达到了20万。

由于儿科医师持续短缺,中国许多医院被迫解散儿科部门。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统计,尽管在中国,儿童占了全部人口的近20%,全国却只有68所儿童专科医院,共计25.8万个床位,这些床位只占全国所有床位的6.4%。相较儿童数额对医疗护理的巨大需求,中国儿科医疗资源实在太有限了,尤其是大城市的大型儿童医院更是供不应求。



● 老人留不住,新人招不来

儿科医师之所以短缺,首要原因在于,越来越多的儿科医师选择辞职。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年每间医院都有2名儿科医师离开岗位。这些儿科医师们在离职后都倾向于选择医院管理部门或实验室就职。

老人留不住,新人还顶不上来。2013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公开招聘,儿科医师岗位出现“零报考”;同年,大连市儿童医院公开招聘,有27名儿科医师最终得到了事业单位的聘请,却有9名直接拒绝了他们的职位,在剩下18名入职的医师中,其中3名不到一个月就辞职了。

越来越多的医学生也拒绝成为儿科医生。2014年,南京市儿童医院去全国几个著名医学院校招。一圈转下来,登记的毕业生只有30多个,而儿科专业的不超过5个。医生圈内流传着这样一句顺口溜:“金眼科银外科,马马虎虎妇产科,千万别干小儿科……”这句话道破儿科在医院里的地位。


● 给孩子看病,费神又费力

儿科到底因为什么让医生都敬而远之?

由于儿科诊疗的特殊性,医生护士需要耗费更大的精力,所以能有别的选择时,大多数人不愿意从事儿科工作。

给孩子看病,医生和患儿通常很难直接交流,这是最费劲的一环。而家长的描述也未必准确,这就给确诊带来了风险。因此,要求儿科医生有非常丰富的临床经验。

有专家称,儿科被称为“哑科”,患者是小孩,表达不清楚,使得诊疗工作尤为困难和繁琐,接诊一个患儿的工作量相当于两个内科成人病人。

根据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的数据,北京儿童医院在最繁忙的时候平均一天约接待4000名儿科门诊病人。由于儿科门诊只有40-50名医师,因此每位医师一天需接待80-100名儿童,有时候甚至高达150名。假设平均每名病人的接待时间为6分钟,那么儿科医师们在一天内几乎都没有时间可以吃饭和上厕所。



● 儿科医疗暴力事件频发,而且还在快速增长“宁打十个大人针,不愿打一个小孩针。”由于现在多是独生子女,从事儿科工作的医护人员也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孩子打针哭闹、扎针出血之类的其实都是正常现象,但是家长把责任都归咎于医护人员,轻则动口,重则动手。

2006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共报告了全国831起严重的医疗暴力行为,319名医护人员受到了攻击,甚至有几位儿科医师因患儿家属的殴打致残疾或死亡。

丁香园医疗论坛也披露过:2006年曾发生过5起儿科医护人员由于医疗纠纷而受伤或死亡的案例,2008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起,2010年是10起,2013年则是15起。中国儿科医疗暴力事件发生的几率每年都以接近20%的速度在增长,儿科医师的工作变得越来越危险。

有医学生评论儿科风险时说:“学外科,面对的可能是一个大人。学儿科,面对的就是一个小孩,一群大人。”



● “以药养医”体制下,儿科医师赚钱远远不如其他医师

除了工作上的压力之外,收入也是医学院毕业生不愿意去儿科的主要原因。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组织的一项关于儿科医师工资的调查结果表明,2011年,有96%的儿科医师并不满意他们现有的工资水平,同时他们认为儿科医师的工作强度与他们的收入水平并不匹配。

目前,中国医疗服务的成本大部分来自药物、一次性用品消耗以及昂贵的诊断测试,而非来自实际由医师提供的诊断和治疗。举例来说,看一个副主任儿科医师的花费只需7元挂号费,而做一次一般的超声波检查费却高达265元。

但是,一位三甲医院的儿科医生在接受《现代快报》采访时说,虽然儿童的看病量很大,但大多以呼吸道疾病为主,复杂的毛病并不多,而且,用药用量也都要有所控制。一般来说儿科在医院里是最不产生经济效益的,大多只有社会效益。

所以,在南京这样的大城市,儿科医生的收入和其他医生相比,一般要低30%左右。



● 儿科医生培养渠道被堵死

1998年,教育部为拓宽专业面,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的调整中,将儿科专业作为调整专业,于1999年起停止招生,儿科医生成为“无根之木”。儿科专业被取消后,新的儿科医生的培养机制迟迟建立不起来,也始终没有一个培养儿科医生的规划。

2014年,南京医科大学恢复了儿科医学本科生的招收工作,录取了40多名五年制本科生,以及40多名七年制研究生。但是,如果想在三级医院工作,一名儿科医学毕业生,无论是五年制还是七年制,毕业后都不能马上开始独立诊疗,还需要进行3年的规范化培训,培养一个儿科医生前后加起来大概需要8到10年的时间。与付出的成本相比,儿科医师得到的回报太过于微薄。



● 未来谁还愿意当儿科医生?

面对儿科医生紧缺的现状,今年7月27日,国家卫计委下发《关于医师资格考试短线医学专业加试专业内容有关事项的通知》,自2015年起,在医师资格考试中,对儿科和院前急救岗位从业人员,开展加试相关专业内容的加分考试。这被很多人解读为“降分录取”。

李清晨是哈尔滨医科大学外科学硕士,他在微博@李青臣 上说:“儿科缺人已多年,正常人的解决思路无非是提高待遇吸引人才,但讨论了这么久,咱们国家给出的解决方案是什么?居然是降低儿科医师的执业门槛,也就是说,本来无法通过全国统一考试的差生,可以通过加试的分数取得儿科的执照!在儿科医患矛盾异常尖锐的当下,向外界传递的信号就是:儿科是劣等医生。”

如何根本性的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的问题,三甲医院医生周昭远在文章中写道:“必须改变现有体制,让医生的经验和技术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药物检查耗材只是治病的辅助手段,不能本末倒置地成为收入的主要来源,不过体制问题难以马上解决,在这之前,不妨通过调整儿科的定义来调控病人数量,把现在的14岁以下属于儿科改为7岁以下(学龄前),7岁以上可以到普通内科或相关专科就诊,因为7岁以上儿童的疾病病因临床表现和处理原则和大人差不多,只是个头小体表面积少,药物的剂量需要相应减少而已,这通过简单的培训就可以让医生掌握,这样属于儿科的病人明显减少,医生的短缺问题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

三仙堂中医馆全体医生,为您和您孩子的健康护航!
地址:成都金牛区金沙北二路(老会展·现代城 建设银行旁)


咨询电话:028-87504873
关注公众微信号, 扫一扫或长按二维码,了解中医最新资讯!


关注传统医学文化,因为热爱,所以传承!


    关注 成都三仙堂医馆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