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的“自白”:执手偕老,请先掀起“盖头”

 

“选专业就像找对象”,这是从事高考报考工作的同行们都爱用的一个比喻,的确,这两件人生大事有很多共同点。...



“选专业就像找对象”,这是从事高考报考工作的同行们都爱用的一个比喻,的确,这两件人生大事有很多共同点。

NO.1 都得喜欢。不喜欢的话,就会强扭的瓜不甜。所以父母强加给孩子的专业选择就好像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找到合适的基本是个小概率事件。

NO.2 都需要了解。不是建立在了解基础之上的喜欢,就是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真正相处起来要么发现真人和照片不一样,要么是性格不合、“八字相克”。即便强忍着过日子,也不过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罢了。

NO.3 都可能是一辈子的事。一辈子的事,都是大事。所以才有“男怕选错行,女怕嫁错郎”,现在男女趋于平等,选错行的风险,每人都要面对。

NO.4 都能调换。专业学了不喜欢可以转,对象处了不合适也可以换;即便工作了也可以转行,结婚了还能离婚。但是在一起越久,分开代价越大。

选了一个不合适的人,影响生活幸福;选了个不合适的专业,更会影响生命质量。现在社会进步了,思想开放了,大学生们换个朋友似乎稀松平常。可即便多项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大学生对专业的满意比例低于20%,却没见几个人成功的换了专业。可见选错专业,比选错人更难回头。

如果你进入复旦、浙大等宽口径培养的一流大学,入学时不分专业,那你还有一年时间摸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而如果入学时已经分好了专业,那么从大一开始,学习的内容就有方向性了,即便通过转专业考试在大一年末成功转到了感兴趣的专业,也要付出更多来弥补那一年学业的缺失,甚至可能延期毕业。如果想从低分专业转到高分专业,更要面对激烈的竞争。于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热情不高,成绩也不好,又没有能力和毅力去改变这种现状,结果在电脑屏幕前打发了四年的空虚和压抑,虚度了大好光阴。

本科毕业时,无论是换行业找工作,还是换专业考研,都要面对那个领域科班出身的同龄人,他们已经积累了一定的专业素质、经验和人脉,相对“半路出家”的你,有着相当大的优势。好多经历痛苦转型的人都会恨不得有一颗后悔药,要是当初就选这行,该有多好!“人生不怕走得慢,人生就怕走得乱”,不尽早找到自己愿意为其专注一生的领域,而是频繁调整,不能说一定不会成功,但至少会付出很多沉没成本。

谈到这,我们可以下这样的结论,专业选择失误的后果是严重的。即便你成功拿到了大学通知书,甚至学校还不错,可如果选不好专业,那么大学四年很有可能变成“温水煮青蛙”,四年过后,大梦方醒,却发现入学时与自己差不多的伙伴,现在已经是望尘莫及。
Q:什么样的专业算是适合自己的专业呢?

这里我们先来看一个非常普遍但是不容易被考生家长意识到的事实。就是今天以相近的分数,考入同一所大学甚至是同一个专业的孩子,四年之后发展的差距会非常之大!这里面的原因是复杂的,但是最常被提出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大家的努力程度不同,二是大家的天资不同。可这里面有个矛盾,这些在四年后天资和努力都不同的孩子,为什么高考却考出了同样的分数呢?高考分数接近,体现了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天分和努力是差不多的,那么产生差距的原因,就只能归结为大学阶段其天分和努力被激发的程度不同!

举个例子,高中的时候,小明和小红是同桌,他俩成绩差不多,小明的数学和物理较好,小红的生物和化学较好。高考时,两人都报考了“生物医学工程”这个专业,当时小红认为,自己在生物和化学方面的优势,能在这个专业名称里有“生物医学”字样的专业得到充分发挥。结果到了大学才发现,这个专业主要是研究医疗仪器的,专业中电子信息、数据处理方面的课程占主体地位,而生物方面的课程并不是很多,而化学则几乎用不到。此时,数学和物理较好的小明如鱼得水,发挥出了自己在数学和物理上的优势,成绩名列前茅;而小红则必须面对自己之前并不擅长的学科,擅长的又发挥不出来,虽然也挺努力,但是收效甚微,时间一长,就接受了自己没有别人优秀的现实,也没有那么努力了。
两个在高中成绩相近的同学,到大学之后的处境却完全不同,不能不说专业选择起到了巨大作用。我们认为:适合的专业,应该是学生“喜欢”并且“擅长”的专业,“喜欢”提供了努力的动机,“擅长”才能把努力转化为成果。两者兼具,就会形成正向的激励,学得越好越喜欢,越喜欢学的越好。而两者缺少其一,或者都不具备,则会形成反向的激励,越学不好越讨厌,越讨厌越学不好。
这里说的“喜欢”并非直觉的“喜欢”,而是真的对专业所学内容感兴趣;也并非只是看着喜欢,而是深入进去之后依然能充满热情的克服倦怠、征服难点。一个典型的例子,男生都喜欢计算机,但如果仅仅因为喜欢上网或者打电子游戏选择了计算机专业的话,进入大学面对枯燥的编程作业时,可能完全没了兴致。高中生一般三观尚未形成,视野也比较有限,在判断自己的喜好上,如果没有特别有见识的父母帮助把关,很容易犯下这种想当然的错误。

而是否“擅长”则比较容易量化。正如上面小明和小红的例子中看到的,如果小红知道这个专业有大块内容是学电子信息方面的知识,她肯定会重新审视自己的选择,而导致她失误的主要原因,是大学和高中的信息不对等和在专业选择过程中“望文生义”现象的普遍存在。

在进行志愿选择的时候,学生并不了解社会,可能也不了解自己,但是这并不等同于学生没有个人特点,只是一张白纸。人在进入本科之前,学生可塑性的相当大,但并非无限大。只有尽量挖掘出自己身上那些已经形成或者固化的特点,并搞清这些特点与专业选择之间的关系,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有些同学在高中阶段就验证过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比如有些同学参加奥赛并获奖,可以选择与获奖科目相关的研究型专业;有些同学获得了一些中学生发明创造比赛的奖项,甚至申请了自己的专利,可以选择与自己的发明创造内容对应的专业;有些同学在音乐、绘画或计算机方面已经具备了一定水平的技能,可以选择能够发挥这些技能的专业等。但绝大多数高中生还是一直以提高学习成绩为第一要务,并不了解自己的特长,或者虽然知道自己某些科目较为突出,却并不知道这些优势科目对应着哪些专业,自然也没想过自己对这些专业是否感兴趣。此时就需要家长或学生专门就自己的“兴趣”和“特长”与专业的匹配做一些功课,搞清楚怎样选择适合的专业。可不幸的是,多数家长对专业的了解都停留在“相面”的阶段,只从名字上感性的判断专业的内容和优劣,从而对专业选择得出了错误的结论。

Q:对于占大多数的普通人,应该怎样判断自己对各专业是否“喜欢”和“擅长”呢?

“喜欢”本身是一个有些感性的词。有人“喜欢”某个专业,是因为对专业的学习内容感兴趣;也有人喜欢某个专业,是因为对这个专业将来能带给自己的职业和生活状态感兴趣。这就好像有人看中过程,有人看中结果,其实都没有问题。只要这种“喜欢”或者“兴趣”,能为你在将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提供持续的动力,就都是成立的。问题在于,你对这个专业所学内容,以及将来从事职业和生活状态的理解,是否是反映了现实情况。自己对未来的预期,又是否具有预见性。
想要更准确和有预见性地判断自己对专业的兴趣,考生最好能到相关行业的工作环境中去与这个该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广泛交流,或者至少问问这个专业的学长学姐,听听他们有哪些骄傲和吐槽的地方。还有一个最直接透彻的方法,就是去看培养计划!以船舶与海洋工程专业为例,大连理工偏向船舶,而中国石油大学偏向于海洋油气。要了解某学校某专业下设几个方向,每个方向的培养特色是什么,从课程设置上都能看得一清二楚。很多考生往往不具备亲身了解专业的资源和条件,去看培养计划又觉得太晦涩难懂,为此我们在微信公众号里为大家准备了上百篇关于各个专业的学习状态和该专业对应的典型职业的生活状态的文章,以文字、图片和视频的方式为大家尽量生动形象的还原各个专业的真实面貌。大家有时间的时候可以挑选自己感兴趣的专业读一读,如果你感觉自己突然找到了人生的方向,那就是我们最大的成就啦。

而在判断自己“擅长”哪些专业上的困难,主要来自于信息不对等和工具的缺乏。中国有500多个本科专业,去掉艺术类、小语种和特别冷门的专业,常见的也有200多个,面对这么多的专业,学生和家长无法一一了解每个专业的学习内容,然后判断自己是否适合。有些家长阅历较高,并且了解孩子的个人特点,直接定位到了较为适合孩子的专业。而多数家长其实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仅凭专业名称的字面意思想象专业的学习内容,拍脑袋做决定,最终导致孩子选择了一个自己并不擅长的专业。
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利用大数据手段,获取了近500个本科专业对高中各个科目基础知识的依赖程度,设计了国内首个高中生学科能力匹配度测评系统,根据学生的高中学习成绩,测算出各个专业与学生个人学科能力的匹配度排名。学生和家长只需在与自己匹配度较高,即比较“擅长”的专业当中,选出自己同时也比较“喜欢”的,即可将其确定为目标专业。这不仅让考生和家长无需逐个了解500个本科专业,极大地降低了工作量;还极大降低了专业选择失误的风险。比如我们前面所列举的,数学不好的学生就绝对不会被优先推荐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因为这个专业与你的匹配度评分会很低;同样,化学生物较好而物理较差的考生,也不会被优先推荐到生物医学工程专业,因为这个专业更加依赖的是物理的学科能力。这样,我们就通过大数据的方法,直接帮考生消除了因为不了解专业内涵而选错的可能性。

其实,人的“兴趣”和“特长”,时常有着深刻的内在联系,人往往比较容易做好自己喜欢做的事儿,而做得好的事儿也会更容易喜欢上。所以与考生个人学科特长比较匹配的专业,同样比较容易引起孩子的兴趣,也就是帮孩子选到了即喜欢又擅长的专业,这样的专业不正是我们想要的么。

可能有人注意到,我们一直只提到了“兴趣”和“特长”,而没有提到“性格”。这是因为我们认为,性格主要影响“职业选择”,而非“专业选择”。而职业和专业虽然有一定联系,却并非绑定在一起。在职场上的个人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种是职业能力,包括沟通力、行动力、协调力、决策力等等;另一种是专业技能,包括技术技能、财务技能、法务技能、管理技能等。专业技能可以通过在学习专业知识获得,而职业能力只能在处理各种事务和人际关系的过程中自行塑造。学生的院校专业选择会影响其的专业技能的形成,所选院校专业办学实力较强,与个人兴趣和特长匹配度较高,就会形成较强的专业能力;而职业能力是由个人性格、大学环境、城市环境共同决定的,上一所好大学,身边的人会更加优秀,在学校里有意识的多参加学生社团,会帮助塑造和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这些年来,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呼吁,需要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型人才。我身边很多机械专业背景的同学,都在就业之后成功的转型成为了运营、销售和管理人才。可见,专业的选择为你未来进入某个行业提供基础,但与所从事的职业并无必然联系。如果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规划就是一个具有专业背景的管理型人才,这可以将专业只作为一个行业的敲门砖,进入大学之后在保证学业能够正常完成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塑造自己的职业能力。
最后总结一下,专业选择的失误是每个考生和家长都必须理性看待的人生风险。选一个正中自己软肋的专业,等于在自己在奋斗的起点上就挖了一个坑。这也是为什么现在江浙沪地区教改,不同专业都分别要求不同的单科成绩了。就是因为考生和家长分析自身学科优势和专业需求是否匹配的能力实在太差,逼得国家和大学不得不帮他们把关了。套用一句格言,“理性科学的专业选择方法都是一样的,而不理性的,则各有各的荒谬。”所以这里我也不想列举考生和家长在选专业时候的各种错误做法,让所有人都能对号入座。相反的,我们通过专业测评系统,通过技术手段,利用大数据的方法,为大家避免选到不擅长的专业。而通过提供尽量客观形象的专业和职业介绍文章,让大家最大可能地找到自己真实兴趣的所在。用好我们的工具,并保持独立清醒的自我判断,相信大家都能选到适合自己的专业。

最后我想诚恳地对大家说,读什么专业并不能构成大学的全部,选了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也未必没有好前程。只能说从概率上讲,选一个适合自己的专业,比选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成功的几率更高一些,或者至少付出的辛苦和代价更少一些。而在影响一生的大事上,只是这个概率的区别,就非常值得考生和家长打起120分的精神谨慎对待了!


    关注 师成派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