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流和肖像画

 

关于书法“清流”二字的小范围民意调查结果,以及新一轮小调查。...



昨天在微信里向好友做了个关于书法的小范围民意调查。作为一个不研究书法且字写得奇差的艺术史研究者,我表示这个调查完全是因为前阵子一直在思考“如果要纹身的话,应该纹什么字”这种没有价值的问题之时,被Maxwell K. Hearn在书中列出的这三个“清流”给种了草之后,闲着没事调戏微信好友玩的。

共有18位好友做出了答复,其中8位给出了喜欢和不喜欢的理由。喜欢左边的有3位,喜欢中间的有5位,喜欢右边的有10位。谢谢你们的热情参与。接下来,我会就做一个调查综述,并开始新的小调查,如果没耐心读文章,可以翻到文章最后,和我一起玩。【需要注意的是:本调查没有任何奖品,噢哈哈】

现在公布“清流”出处:

左:《灵飞经》(传)钟绍京(约书于738年)

中:《兰亭序》王羲之(书于359年)

右:《妙严寺记》赵孟頫 (书于1310年)



《灵飞经》是738年奉唐玄宗织女玉真公主之命所作,代表了盛唐时期舒朗雅致的宫廷书风。“每个字都有其精心的布局,参差错落,自然流畅,是当世书风结字舒展、气定神闲的代表作品。”(方闻语)《兰亭序》是书圣王羲之在兰亭雅集上趁着酒兴写下的一卷作品。《妙严寺记》由元代大家赵孟頫的仿古之作。比起钟的舒朗,王和赵更加挺拔,“清”字横笔轻快,竖笔俊挺。赵孟頫的“流”字最后一笔更显爽利。如果让我总结的话,《灵飞经》属于软妹子,《兰亭序》属于老师傅,而《妙严寺记》属于潇洒少年郎。

此次调查得出的结论有三:

1.在品位高雅的小伙伴中,很多都喜欢潇洒少年款和老师傅款,有少部分喜欢软妹子款。

2.在7位写出理由的小伙伴中,以性格赋予字体的感性派有4位,分析结构笔法的技术流有3位,1位(大汉的老爸)不仅从感性和理性的角度分析了字体,还掏出自己收藏的书法给大汉上了一课。技术流多关注笔画间的呼应与结构(在赵孟頫的“清”的重心处理上,有着两极的意见)。感性派中,普遍认为左边比较舒缓姿媚,右边比较清新爽利,中间比较看不清(...)。

3.目前共有240位微信好友,在我接触朋友圈的三年中,最鼎盛时期,曾靠色相拿到53位好友的赞;最不济的时期,一个赞都没有。而贴出不食人间烟火的书法之后,竟然有18位好友愿意抽出几分钟观察书法,且给出回应,大大超出了我的预期。这说明,很大一部分好友对于书画鉴赏都是有自己的主张的。

4.在周五上午像我一样刷微信的闲人还不少。



进而,我开始思考,我们能否做到像评论电影一样主动地去评论艺术?对于这一点,不妨思考一下豆瓣电影评分对于全民鉴赏电影有什么样的推动。评分高的不一定是艺术水平高的电影,但是每一次评分,都是评分者对作品的一次判断,一次审美。“我喜欢这部电影吗?”“我喜欢它的什么地方?”“这部电影为什么评分这么高(低)?”正是在这一次次对自我的提问与解答,佐以各类影评人的文章,让包括我在内的豆瓣用户从电影小白成长为对电影剧本、拍摄、剪辑、发行都有了一定了解、可以自信且积极地去寻找好电影、品读好电影。

然而,光是一个打分平台并没有什么卵用,还需要一个繁荣的电影产业以及乐意去电影院或者下片子看的观众群。艺术作品不缺少艺术家提供作品,但是没事会看看画自娱自乐的观众群,尚待培养。

我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和不同背景的小伙伴们一起逛一个高冷画展时玩一个游戏:从画展中,选出一幅最希望放在家里的画作。这么一来,不仅会增加话题,让伙伴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更会建立起画作与自己本人的关联。因此,如果带着“我是否喜欢这幅画?” “如果让我选一幅画放在自己的卧室,或者当做手机屏保,我会选哪一幅?”这样的问题去看画,不仅会更容易和画产生联系,也会有积极去发现好东西的动力。

所以,抠脚大汉决定最近跟大家玩一下互动游戏,请大家投个票,欢迎有见解的朋友将投票理由发给我。然后大汉会介绍这些作品,并且解个画算个命,看看你们喜欢的作品能否反映出你们的内心世界。

继“清流”之后的第二个问题---当当当,你会选择下列哪个画家给你画肖像画?

女士组:

1.维杰勒布朗



2.大卫



3.玛丽·卡萨特



4.雷诺阿



5.德库宁



男士组:

1.米开朗基罗



2.拉斐尔



3.卡拉瓦乔



4.巴尔蒂斯



5.詹姆斯·恩索尔



请投出您宝贵的一票


    关注 抠脚大汉谈艺术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