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文苑·美文】余平辉:一壶明月醉相思

 

月,看尽了人间悲欢离合,却总是这清冷孤独的一轮在天上挂着……...



 
一壶明月醉相思


今夜无月。

在灯下痴痴坐了许久,书笔都扔在了一边,头脑中滑过去一个个模糊的片段,想要抓一个细细观看,辨认清楚,终究还是失去了这份兴致。坐着,想着,一眼瞥见手边林清玄的散文,几行字落进了我的眼里:

温一壶月光下酒。

我没有酒,只有清水一杯,没有月,只有台灯一盏。

我也想在今夜,在无月的今夜,在只有清水助兴的今夜,来温一壶月光下酒,醉一醉无言的相思。

古人写诗,常离不开这千古一月。早在《诗经》中,就有“瞻彼日月,悠悠我思”的诗句,妇人独立窗前,独自守着日月交替,却得不到半点在外征战的丈夫的音讯,不能共枕同眠,不能举案齐眉,唯有那永恒的日月,是两人可以共同守望的。

小时候,为了显摆自己的功课,会在大人面前大声背着李白的那首《静夜思》,顺溜背完后会赢得大人的几句赞赏,心里十分欢喜,蹦跳着跑去玩了,从未去想过,诗人在一举头一低头之间,心里会激起怎样的波澜。直到几年前,真正离开了家,而今,又与心爱之人两地而居,才大概懂得了个中滋味。

明月千里寄相思。印象中,诗人总是客居他乡的游子,在异乡的山山水水间兜转,离乡的愁思也缠绵于所遇见的一草一木。在无人的夜晚,听着远处声声“不如归去”,最是难以入眠,眼看着月光在床头洒了一地白霜。

月光流淌在诗人们的笔端,为唐诗宋词抹上了一层银辉,为吟哦而出的诗句点染出一份萦绕千古的淡淡哀愁。

杜少陵的诗读起来总给人一种沉郁之感,每一页都蘸满了那一段历史的血和泪,很厚很重,他写月也是那么寒气逼人:“夜深经战场,寒月照白骨。”“薄云岩际宿,孤月浪中翻。”不过,杜甫的月也可以只关乎他个人的,关乎他那浓到化不开的相思之意的。

今夜鄜州月,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 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鬟湿, 清辉玉臂寒。

何时倚虚幌, 双照泪痕干?

每每读到他的“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便不禁黯然神伤。想着,要是以后我与我的孩子分隔两地,我在这里刻骨相思着,而他(她)只知玩耍嬉戏,不懂母亲的思念,我会有多么伤心!

他的那一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更是道尽无数离人的心声!

也爱苏轼的《水调歌头》,他说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应该是每一个人的心愿吧,可惜,这也只是人的一厢情愿罢了。就如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当中所遗憾的:“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人为着这春花秋月而伤心落泪,可是春花秋月并不为人的伤心落泪而有丝毫动容,它们仍旧在某一刻开着某一刻谢着,某一刻圆着某一刻缺着。

月,照过了古,照过了今,看尽了人间悲欢离合,却总是这清冷孤独的一轮在天上挂着,冷眼相对。

所以,还是最爱李白的月诗。月,是清冷孤傲的,李白也是清冷孤傲的,当最后清冷孤傲的诗仙怀鞠清冷孤傲的明月驾鹤西去之时,便成就了世间最美的一首诗。

爱他的“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记忆中,我也有过这样一段“不识月”的光阴,夏夜声声蛙鸣中,爷爷边挥着他的大蒲扇边指着头顶那大大的一轮:那里有一棵桂树,有一个骑毛驴抽水烟的张果老。爷爷自己就有一把铜制的水烟枪,抓一把烟丝塞进去,拿火柴一点,一口一口吸着,里面就会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爷爷说月亮里面也有一个会抽这种烟的张果老。

更爱他的《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每读一次,心底的感动便多加一分,有种说不出的情愫弥漫于心间。想象着,一个身披白衫的长发狂人,一手提剑,一手提酒壶,头顶是一轮千古孤月,脚下是一丛凌风怒放的鲜花,此刻万物俱静,唯有一颗至情至性的心在天地之间砰然跳动着。狂人踩着月光尽情舞蹈着歌唱着,这是挣脱了俗世所有羁绊所有束缚的舞蹈,这是尘世中最不羁的声音!

不知道,若是明月有心,会不会引这一狂人为自己之知己。



月无意,人有情,在孤独无依的日子里,人总得依靠点什么吧,就请借一片明月聊慰我心吧。

今夜却还是无月的,但我早就醉了这一份相思忆了。


投稿 2186762250@qq.com
 责编    陈正武       微信    sdhjl1



    关注 自主教育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