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用车轮领略自然的美好(二)镇山之行

 

二、镇山村,35公里贵阳周边有很多苗族和布依族的村寨,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早就有朋友跟我推荐,一定要去这些具...



二、镇山村,35公里

贵阳周边有很多苗族和布依族的村寨,风景优美,民风淳朴,早就有朋友跟我推荐,一定要去这些具有原住民特色的地方去看看,所以内心一直很向往。2014年12月14日,周日,淅淅沥沥的小雨到九点时停了,天空放晴,遂临时起意,邀一位好友骑行到镇山村逛逛。

从单位出发到镇山村距离不远,但路并不好走,再加上刚下完雨,所以一路我们骑的很慢,平均速度保持在12左右,放慢了速度,也收获了风景,冬日的贵阳并不冷,更难得的是,一路上绿色依旧,所以这一次的骑行更多的是享受和放松。

快到中午才骑到镇山村村口,村口有一块平地,可以将整个村子尽收眼底。村子不大,三面环水,村子布局从湖边往上呈扇形由低向高散布,就是一个放大的WIFI标志,村内大多是石头和木质结构房屋,屋顶铺的都是石板,但现代的砖混结构房子也有不少,远看景色旖旎。虽然来之前心里就有些期待,但在看见入村的石板路时,还是非常激动。石板路大概有四百米长,五米宽,路面上都是很大的石条,多少年来已经被磨得发亮凹陷,路的一侧是山体,另一侧则是崖壁,虽然只有七八米深,但伸出头看心里还是发慌,崖壁的下面就是花溪水库,郁郁葱葱,走在石板路上,放佛穿越到了明清时代。

过了石板路,就是城门,城门是用条石拱建而成,石头上青苔覆盖,格外好看。从村子地理位置和城门构造就能想到,这个村子绝对是防御外敌的绝佳之地,坚固的城门足以抵抗大多数攻击,而三面环水又是最天然的保护。遗憾的是由于时代久远,大门早已不在。

村子里基本没有平路,都是上上下下的石头台阶,我们只好扛着车子往里走,几百米后又是一座城门,比之前的略小,但坚固依旧,这大概就是瓮城吧,村子的创建者为了使村子不受外来攻击,真是煞费苦心。

在小城门边上,遇到了一位老大爷,大概七十多岁,缩着手,抽着旱烟,跟着我们不说话,我们一问,才用不太标准的普通话说,他家在湖边,是农家乐,可以吃饭。原来村子这几年搞旅游,开了很多农家乐,老大爷这是出来为自家店招揽客源。看大爷淳朴模样,我们决定就跟着他了,刚好也请老大爷给我们讲讲村子的故事。

这个村子始建于明代万历年间,江西吉安府李仁宇奉命屯兵安顺,行至此地,妻子因水土不服病逝,李仁宇入赘镇山村,与当地的布依族班氏结婚,生二子,长子姓李,二子姓班,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他自己就姓班。在村子中央有一颗巨大的银杏树,树干挺拔,高耸入云,班大爷说,这棵树已经有五百多年了,建村之前就存在,是这个村子的标志,也是他们的神灵依托,树上缠了很多红布,班老说,前几年有几个日本人来,想把这棵树买走,出价700万,他们理都没理,要知道这个村子也就140户人家,若真的将树卖了,一家可以分到五万块,这对他们来说可不是小数目,老人在说这事时的不屑的表情让我十分敬佩,树是这个村的根,是他们的魂,他们的祖辈都是在这棵树下玩耍长大的,树不在了,村子也就不是原来的村子了,树不在了,村子的历史也就不在了。班老说,2000年的时候,中国和挪威签订了奥斯陆协议,在挪威政府的资助下建成了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村子才开始搞旅游和农家乐,生活才慢慢好起来,遗憾的是,我们去的时候是旅游淡季,博物馆没有开门。

在下了一个长长的石头台阶的下坡后,就到了班老的祖屋,全木质结构,始建于清朝晚期,原本这栋房子是在再往下的湖边的,1958年花溪水库蓄水,水位升高,政府出资将这栋房子整体搬迁至现在这个地方,与此类似的,共有十几栋。这些房子现在基本上都不住人了,只是放些杂物,或者养些牲口,怪可惜的。

班老建议我们把车子房在门口,还特别强调不用锁的。然后跟着他走路到湖边的新宅吃饭,新宅依水而建,绝对正宗的湖景房,坐在房子里,烤着火炉,看着窗外的景色,真是惬意。操持小店的是班老的二儿子和二儿媳,人看上去也都很实在。根据推荐点了三个菜,小豆酸菜汤、红烧河鱼、炒青菜。小豆酸菜汤据说是当地很特色的菜,但这个酸菜不但酸,还有一股馊味,真个菜有一股很猛烈的泔水味道,没办法,实在无法下咽。红烧河鱼,老板说是刚从河里打的新鲜鱼,可老实说,老板在骗人,不过青菜的确是青菜。总共80元,不贵也不便宜。

吃完后又扛着车子重走了一遍村中石板路,感觉依然不错,出了村子一路向东,下午五点到单位。

这就是入村的石板路,石头路面布满沧桑和历史


村里的老街道,都是石头和木头砌成,古朴沧桑,可惜的是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了,也没有开发,就这样静静的存在着。



班老家新房子前面的湖面,真有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意境,湖水有四五米深,但依然清澈见底,碧绿的湖水连接着深绿的远山,在淡蓝的天际间美的让人窒息。


    关注 左脚读书右脚运动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