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丨手艺人之魂

 

每个人都具有创造的潜能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让世界看见你无限可能我每天都与史蒂芬·芬克相握,因为我每天都...



每个人
都具有创造的潜能
再小的手艺,也有自己的价值
让世界看见你
无限可能


我每天都与史蒂芬·芬克相握,因为我每天都在使用他制作的钢笔和自动铅笔。

手艺人往往很在意所使用工具的手感,通常会自己量手定做,不然干活不便。但是到了书写工具就有点困难,市场上可以买到各种大批量工业化生产的笔类文具。

我总是找不到一支合手顺心的。我想要一支木制的、对手来说不那么细瘦的笔,但市场上大部分的笔,对我的手来说都偏细了,直到我遇到了这一支。
它第一眼看上去有些老气,像个大叔。即使是同样形状,每一支的重量与粗细也都有着微妙的不同,我可以从中挑选最合手的一支。

这支笔告诉我一个道理:如果你不知道该做何选择,就闭上眼,去相信你的手。虽然这只是日常生活中一件不起眼的小物,却让我在每次用它时都会感慨“手真幸福”。能在这样点滴幸福的慢慢积累中度过每一天,实在是件令人愉悦的事。
「 手 艺 人 之 魂 」
“对我来说,好用就具有一种艺术感。”

史蒂芬·芬克的这句话干脆明了,又耐人寻味。在欧洲能被称作艺术的,是绘画、雕刻等没有实用功能的作品。

另一方面,具有实用价值的家具或是像花瓶等器物,无论有着怎样精巧的装饰,也只能被称为工艺美术品,不是吗?而且,难道不是工艺作者负责艺术,手艺人承做手工的部分吗?





对史蒂芬来说,一张餐桌就应该是长方形的。在此之上让形态发生变化,或是添加更多装饰,他都没有兴趣。但他愿意改变一些比例,让桌子具有更丰富的功能。说到底,史蒂芬是个手艺人。然而,当我把一支史蒂芬做的钢笔拿在手中时,却能体会到一种艺术感。

这种艺术感包含了手艺人高度的知性、完美的技艺、制作的喜悦和百里挑一的材料选择。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产生动人的魅力,让执笔之人心生阵阵涟漪。看来在德国,手艺人与工艺作者之间的界线已被扬弃。



现在的众多手工产品,滋味都很寡淡,只是想用人手去模仿机械制品,想做严谨无误的东西。但若手工技术过分熟练,做出的东西就只见技术,反而丧失了风味。

我并不是说手艺笨拙才好,只是认为,技术只是众多自我表达方式中小小的一种而已。



我在史蒂芬的工房参观、见习的一周时间里,发现他做的笔只有三种简练造型,但是每一支笔的粗细和弧度的圆润都有微妙的不同。这些不同,又是制作过程中自然形成的。

依着木纹的变化而停手的时间点、木头的硬度、当时的心情与兴致,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便在执笔之人的心中产生一种涟漪。而正是这种涟漪,让一个手艺人的工作变得生动而有趣。





为了保持这份乐趣,他严格控制着产品数量,在恰好能享受的状态下工作。因为数量一旦超限,工作就会丧失愉悦感。每件产品细微处不同的表情,他都想自己第一个欣赏。







一件产品,首先要让手艺人从心底享受制作它的过程,除此之外再没有什么办法来打动购买使用它的人了。但要保持悦己的初心而不懈是最难的。



自愿,是手艺人原初的动力。史蒂芬的师父是位老实人,性情温和又明快,史蒂芬从师父那里切身体会到了工作带来的愉悦。当时史蒂芬口吃严重,几乎无法与人交流。在他掌握了一些技艺后,师父允许他在工作结束后自由地使用木工台。



能表达的自我并非一开始就存在,但一旦形成后,我只需淡淡微笑,与不断生成的新的自我相遇便好了。





史蒂芬之所以能做到自有根由,因为他在九年义务教育结束后,十四岁便到木匠手下当学徒。德国纯熟的手艺人培养制度早已不是日本人想象中的世袭制。

当然,史蒂芬作为一名手艺人,技术无可挑剔,产品外观完美,功能也实用。可他并不满足于此,我想,这正是史蒂芬的可贵之处。

“孩子们把我做的笔拿在手里认真看,目光纯粹,他们没有专门知识也没有经验,也能理解笔的好。这种好,是木头的魅力,是形状简洁的魅力。不带什么偏见和私心,只要把使用它的过程当作一种享受便好。”



我想,史蒂芬有一双与小孩子们一样明亮纯粹的眼睛,此刻新生的史蒂芬通过这双眼睛,正与世界相连为一体。








有一天晚上,他从手下的形状里看见了自身,知道了不用语言也能表达自我,能通过一件作品将自己与他人相连。之后,他便开始全身心地投入工作。我特别能理解这种心情,我也是这样第一次找到了自我。

尚技先生
“轻松分享好技能”
QQ交流群:129316150  
联系电话:010-56130885


    关注 尚技先生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