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英国脱离欧盟看“全民公投”制度的利弊

 

全民公决制度显然有其明显的利弊。好处当然就是体现主权在民原则,最大的坏处则是“多数人的暴政”。...



文/陈杰人

北京时间6月24日中午,英国公布了其对是否脱离欧盟的全民公决投票结果,其中支持留欧16141241人,占比48.1%,支持脱欧17410742人,占比51.9%。这意味着,英国脱离欧盟已成定局。投票结果公布后,英国首相卡梅伦立即宣布辞职。

如此难分伯仲的投票结果,折射了英国人对于是否留在欧盟的民意矛盾。事实上,在英国的北爱尔兰和苏格兰,多数人是支持继续留在欧盟,而英格兰地区的人们,则更多地支持脱离欧盟。

对于英国来说,留欧和脱欧,其实都有利弊。脱离欧盟后,英国将面临三大问题:一是在贸易问题上需要和其它国家包括欧盟成员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这种不确定性和时间的拖延,直接导致英国经济大幅下滑和英镑贬值,权威机构预测,脱欧将导致英国GDP下滑3.5%;二是英国可能面临分裂的危险,苏格兰已经明确表示,将就是否独立举行全民公决;三是英国失去了欧盟的整体战略支撑,它又不得不更紧密依赖美国,如此而言,则将深刻改变世界格局。

不过,不管有多大的弊端,这毕竟是英国人民自己投票公决的结果,是苦还是甜,都得由全英人民去品尝。在“杰人观察”看来,从上世纪中叶成立的欧共体发展而来的欧盟,体现了人类社会在演进过程中追求世界一统的美好愿望,但英国的脱欧,则从某种程度上宣示了人们追求个体自由与接受世界一统规则之间的张力,以及在当今政治经济社会条件下这种张力的发展趋势,那就是不自由毋宁死。

从英国脱欧的投票表决,“杰人观察”想起了“公投”制度这个敏感而微妙的政治问题。

“公投”又名“全民公决”,作为人类直接民主的长期制度实践,它是由选民通过普遍、直接投票的方式,对相关重大公共议题表达同意、反对或弃权的选择态度,然后据此作出国家决定的一种公共管理模式。从远古至今,“全民公决”经历了朴素的萌芽期、质朴的实践期和现代的勃发期等多个阶段,比如中国古代以部落全民公决选择尧舜禹作为领导人,就是一种朴素的民主。

二战以后,全民公决实践蓬勃发展,通过这一制度,世界上在过去几十年间诞生了近100个独立的民族国家,当然最有名的全民公决还是欧盟的成立,从最初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到《尼斯条约》,再到最终的《里斯本条约》,欧盟在无数次全民公决中终于成立。而这次英国的公投,是不是欧盟通过这一制度从巅峰走向败落的开始,尚有待观察。

全民公决制度显然有其明显的利弊。好处当然就是体现主权在民原则,最大的坏处则是“多数人的暴政”。比如这次英国脱欧,实际上就是赞同脱欧者以3.8%的微弱优势,压制了48.1%的英国人希望继续留在欧盟的利益诉求。

但问题是,投票表决制度是人类社会在处理公共议题时,所能选择的最不坏的制度,只要有投票制度存在,就很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而最要命的恰恰在于,很多时候,多数人的意见往往并不是正确的。

正是因为这一无法绕过的制度弊端,全民公决制度只有在决定重大的、事关最广大人民利益的问题时,才无奈考虑选择适用。所以从历史上看,领土问题、建国问题、领导人选择问题、重大国家宪政制度等问题,才可能适用这一模式。

不管怎样,正是因为全民公决制度的天然弊端,它还可能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那就是全民公决之后的内部分裂。诚然,在一个文明的社会,认同全民公决制度的人们,必然也必须接受公决结果,但公决之后,也意味着公决群体内部必然出现心理分野甚至严重撕裂。如此而言,对于一个缺乏最大理性的社会和国家而言,全民公决制度的适用就必须更为谨慎,否则,全民公决的最终结果一定会成为全民战争。

如果您欣赏本文,欢迎长按下图并“识别二维码”打赏。

 

 

这是“杰人观察”的备用号“公民参考”,请您长按下列二维码并“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本号。
 


    关注 公民参考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