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孩子的小病小痛? ——正视TA偶尔的“不舒服”

 

孩子装病?TA其实想对你说·····...



孩子的心里话

有的时候,我说不舒服,不等于生病了。

爸爸妈妈,其实,你不用特别在意我的这个“小病痛”。

因为我偶尔也会“装病”,不是每一次“难受”都意味自己“生病”了。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验:
当我们不想去幼儿园的时候,
我们总会对爸爸妈妈说:
“今天不太舒服,能不能呆在家里?”;
当我们不想去参加义务劳动的时候,
我们总会对爸爸妈妈说:
“今天我头疼,可不可以不去?”
如果此时,拥有一双慧眼的妈妈轻而易举地就识破了你的“雕虫小技”,那么可能是因为这个借口被使用的太过频繁;如果此时,心急如焚的妈妈推掉了所有的事情准备带你去看医生,那么可能是你的妈妈有点“缺乏经验”。

        Ben的爸爸Jason去欧洲出差了。
两周都没有见到爸爸的Ben,每天只能跟爸爸打打电话,道一声“晚安”。一开始,Ben还觉得跟爸爸打电话蛮有意思的,但是没过几天,以前那种钟摆般的平静却因为缺少了爸爸的陪伴一天天地被打破。

每天晚饭后的这段时间是Ben一天的highlight (最开心的时刻)。爸爸下班回家,脱下笔挺的西装,解开扎得周正的领带,像个孩子一样带着Ben疯闹一阵,最后在一个温暖的故事里结束这开心的一天。爸爸Jason 扮演的这个角色是妈妈Amy无论如何也没有办法取代的。一来,Jason 全天上班,工作强度非常大,Ben只有这么一段时间才能和爸爸呆在一起;二来,Amy总是说,Ben是个男孩儿,爸爸更加能教会他如何做一个男孩。在Ben看来,其实原因很简单,因为爸爸的嘴巴总能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模仿汽车的发动,模仿飞机的起降,模仿火车的行驶,而这些是妈妈无论怎么努力也学不像的。

Ben的晚饭时光越来越单调,除了看看电视,就是和妈妈、和我一起说说今天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偶尔心血来潮能画个画。他希望的是有爸爸陪伴的时光。



好在今天下午,爸爸就要回来了。Ben和妈妈一起收拾干净屋子,坐在门口的草坪上等爸爸回家。看到爸爸回来Ben很兴奋地飞奔过去,一头撞在爸爸的怀里,搂着爸爸的脖子,张口就问:
    “有没有给我的礼物呢?”
爸爸从旅行箱里掏出一件意大利足球队的小队服,套在Ben的身上,还抛出一个很卡通的足球送给Ben。看来Jason这趟意大利之旅非常之不错。

在这里,插一句闲话,虽然美国国家足球队确实很一般,和足球(soccer)相比,橄榄球(football)、棒球(baseball),甚至篮球(basketball),这些运动在美国更受欢迎,但是在美国几乎每一个社区,几乎每一个孩子在小的时候都踢过足球。我的研究生老师告诉我,这是因为其他的运动对抗性都比较强,危险性也更强,相较之下,足球运动还算温和;加上足球运动能满足儿童发育最基本的一些运动要求,比如协调性、耐力等,所以足球在美国社区特别受孩子们的欢迎。

Jason一回来,Ben几乎抢占了爸爸晚上所有的时间,丝毫没有给妈妈留出一分一秒说话的机会。他拉着爸爸几乎玩遍了能玩的所有玩具。Jason虽然疲惫,但是跟Ben在一起的时间还是很开心的。

今天晚上,如何把Ben和爸爸分开,是Amy面临的一个难题。

在妈妈的央求下——“妈妈也有很多话要跟爸爸说的”——Ben终于同意回到自己的小床上睡觉。但他怎么也不肯脱下爸爸送给他的球衣。今晚,Ben就是在意大利球服里进入甜美的梦乡的。

“妈妈,我头疼。”
这是Ben第二天早上起来的第一句话。
“怎么了?亲爱的Ben?”
妈妈关切地问着,爸爸也放下了手中的咖啡。
“我觉得这里很难受,
我今天真的很不舒服。”
Ben指着头的左侧说。
看着Ben一大早就皱着眉头的样子,Amy和Jason商量之后决定今天不让Ben去幼儿园了。天下哪有不心疼孩子的父母——Amy决定带Ben去诊所看看。给幼儿园的老师打完请假电话之后,Amy准备带Ben出门。
“我还不想出去,我就想躺在这里。”
说完,Ben就拖着小被子躺在了沙发上。
“先让孩子再睡一会儿吧,
可能昨天玩得太兴奋了,
睡个好觉就没事了。”
Jason也不明白昨天还生龙活虎的Ben怎么今天就难受起来了。
Ben在家呆了一天,和爸爸一起。
下午的时候,这孩子又恢复了以往的元气。
“我今天很不舒服,这里难受。”
这是Ben第三天早上起来的第一句话。他一边说,一边用手指着头的右侧说。

大家都有点傻眼,昨天下午和晚上明明看见Ben满头大汗地和爸爸在一起踢着足球,怎么今天又不舒服了呢。Amy沉不住气了,一定要带Ben去医院看看。于是,她火急火燎地又给幼儿园打了电话,帮Ben请假;匆匆忙忙地给Jason的办公室打了电话,让Jason回家;又心急如焚地给医生打了电话,帮Ben预约了门诊。(在美国看病,除非是急诊,一般情况下都要预约。)
全家急匆匆地出门了。
两个小时以后,Amy和Jason带着Ben回来了。医生说,检查过了没什么问题。主要是Ben说不清楚自己到底是哪里不舒服。医生看着Ben的各项检查指标都没什么问题,就让他们回来了,让Ben在家多休息。



傍晚,我和Amy一起准备晚饭,她显得有些无助,看着我问:
“Ben这是怎么了?
为什么这两天都会头疼?”
Amy的样子看着让人心疼。
“可能是Jason刚回来,
Ben玩得有点兴奋。”
我只能不痛不痒地劝劝Amy。
“我们都在担心他会不会有什么问题?
他从来不这样的。”
Amy放下手中的菜解释道。
正在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安慰Amy的时候,家里的电话响了,是幼儿园的老师Catherine打来的。
“因为Ben连着两天没有来幼儿园了,
所以我打来电话问问他的情况。
希望这个时间没有打扰到您。”
幼儿园老师Catherine 非常客气地寒暄着。
“不好意思,
Ben这两天是有点不舒服,
我们也担心会不会是生病,
所以没有让他去幼儿园。”
妈妈Amy连忙解释说。
“Ben出了什么状况吗?
严重嘛吗?”
Catherine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
“今天我们带Ben去医院检查了,
但是什么问题也没查出来。
他总说头疼,头疼,
但是具体是什么部位,
他也说不清楚。
我们也正在为此犯疑惑呢。”
“连着两天了,
自从他爸爸回来以后就这样了。”
Amy进一步解释说。
“我大概知道是为什么了。”
Catherine听罢,就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Ben不是生病了,
他是想和爸爸多呆在一起,
想呆在家里,
才说自己头疼的。
这样的情况非常常见。
他想爸爸了。”
听得出,Catherine的话语里带着微笑。
“这样的情况很普遍,
爸爸出差了,在这一段不算短的时间里,
孩子缺乏和爸爸的交流。
他看到爸爸回来了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和爸爸呆在家里,
不愿意上幼儿园,
所以说才会说自己病了。”


孩子的把戏在Catherine的眼里总是瞒不过去的。
“你是说,Ben在骗我们?
他对我们说谎了?
他根本就没有生病!”
Amy这下是坐不住了。
“没有那么严重,
我想Ben只是因为离开了爸爸就会想念爸爸,
才会说自己难受的。
他的确是难受,但是不是生病。
我们三、四十岁了当然分得清楚,
但是Ben才三岁多,他很难表达得很准确。”
Catherine安慰着Amy。
在Amy看来,Ben总是给他搞出一些这样、那样的花样。大祸最近是没怎么惹,但是小麻烦没有一周间断过。才跟妈妈因为画画大战一场,又因为爸爸出差假装生病了。
“不要给孩子扣上这样的帽子,
真的不严重的。
最多也只是因为父母和孩子之间出现了一些小小的信任危机,
才导致Ben说自己生病了。”
“我在幼儿园工作这么多年,
经常会鼓励家长,在出差之后,
应该专门为孩子请一天假,
以此弥补一下不在家时缺失的亲子交流。”
“应该告诉Ben,爸爸回来了,
会专门请一天假带着Ben一起出去玩。
让孩子知道爸爸会专门为他做了些什么,
弥补这两周爸爸不在给他带来的不愉快。
不一定非要出去玩,即使就是和孩子一起在家,
呆着,搭积木,摆多米诺骨牌,也是很好的选择。
当你为孩子做了牺牲,
孩子对你的信任就会得到提升。
他就不会说,
‘我这里不舒服’‘那里难受’,
这样的话了。”
“说到底,Ben是想爸爸了。”
Catherine很坚定地给出了结论。
“告诉Ben,明天一起来就告诉Ben,
爸爸会提前回家陪他!
也告诉Ben,幼儿园的同学和老师都想念他了。”
Catherine温婉地开出了药方。相信会是一剂好药。
第四天,还没等Ben从卧室出来,爸爸就趴在Ben的小床上,说:
    “今天爸爸会提前回来跟你一起玩小火车!怎么样?”
        Ben很爽快地下了床。
    “两天都没去幼儿园了,我想,
你的朋友会想念你的。”爸爸继续鼓励Ben。
    “等我换上你送给我的新球衣,我们就走!”
Ben的头一点都没有疼。
跟往常一样,他坐在车子后面的安全座椅上,由我送到幼儿园了。


其实,哪个孩子没有因为这样或者那样的原因,跟父母说过“今天难受,不想上学”“今天不舒服,不能上课”,这样的话?究其原因,有的是因为和Ben一样,想和两周没见面的爸爸呆在家里,有的是因为在幼儿园受到了欺负,不敢去,有的是因为惦记昨天晚上没有玩完的游戏,有的是觉得今天又要上不喜欢的科目。

我们总是偏颇地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办”,孩子出了问题怎么办?我们应该怎么去解决?不单单是面对孩子,当我们发现了这里有不对,那里有问题的时候,我们总想,下一步应该怎么解决,怎么办。

我们急急忙忙地往下走,挖空心思地寻找一个“怎么办”,以为下面的解决方案能够起作用。我们忙不迭地希望在第一时间找到最可行的解决方案,我们总是这样在匆忙之中乐此不疲,往复这个运动。有的时候,更多的时候,我们应该想想“为什么”,孩子为什么会这样?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

   因为了解了“为什么”,才会有更好的“怎么办”!

儿童心理知多少:解读孩子的“寻求注意行为”

在西方社会,由于对个体独立、自主的品格被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孩子寻求注意的行为常常被家长误解为是孩子的不独立、过分依赖、故意调皮捣蛋,因而会受到家长的普遍忽视,或者被家长看待为一种问题行为。其实,孩子大多数寻求注意的行为不仅是发展过程中的正常现象,反映了他们学习过程中的各种“试误”尝试,而且也向家长传达孩子与父母在亲子互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不然为什么孩子会出现故意的“生病”呢?

在判断孩子寻求注意的行为是不是问题行为之前,首先要确定孩子在生理上是否存在障碍或者疾病。对待有特殊需要儿童和一般儿童的寻求注意行为是有很大区别的。例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因为语言能力的欠缺以及经常被疾病困扰的烦闷,孩子会经常哭闹——这是孩子为排解内在苦恼而采取的唯一宣泄方式。



在确定孩子生理发展健康的前提下,如果孩子长时间地、持续地、以不合适的方式——比如,大哭大闹、发脾气、乱仍东西等——渴望吸引家长注意时,家长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我该怎么做”而是“孩子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当孩子的基本需求总是能及时地得到关注和满足时,他们并不需要通过极端消极或具有破坏性的方式来博得父母的注意。正如前面章节提到的“互相适应性理论”所描述的:当儿童在过去与父母的互动交往过程中,如果父母总是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适当的肯定,并且能以积极愉悦的情绪及时捕捉和关注孩子的需求信号时,孩子就能够把这种“愉悦的”、“合作的”关系进行内化,也会肯定和模仿家长的这种“充满愉悦与关注”行为,进而减少以消极的,甚至是“极端”的方式寻求注意关注的频率。因此,反思孩子的需求,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为什么”,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目前,不仅有大量的干预研究证明,未能得到及时关注的孩子会出现更多的寻求注意行为;而且有研究表明,如果在家庭环境中,孩子期待的关注不能得到满足,他们在学校环境中的表现也会有所变化 (Saxena, 1992)。通过观察儿童在教室当中的消极注意寻求行为,并让儿童报告他们所感知到的、在家中的需求被父母拒绝的程度,研究者发现,那些觉得在家中的需求常常被父母拒绝的儿童在教室环境中表现出更多的、负面的注意寻求行为。



了解“孩子为什么会这样”是一个理解孩子需求的过程。面对孩子的注意寻求行为,家长的目标永远不是去消除孩子的这些需求,因为孩子需要关注和爱。

家长付出的、大量的注意力和关爱,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预测孩子在发展过程中的很多情绪控制能力和社会化能力的变化。家长的目标应该是去引导孩子学会用合适的方式表达自我的需要。

家长在引导孩子表达自己的期望和想法时,首先应该让他们明白“爸爸妈妈是关注我的”,然后可以依照情况向孩子提供可能的选项。因此,我们常听到专家建议的“我理解你现在…,但是现在没办法…,我们可以…,这样你便可以…”的建议,就是这样一个先关注孩子需求,再引导他们合理表达需求的过程。



除此之外,有些时候,孩子的“注意寻求行为”更是像一个探测器。他们发出一个行为,似乎在告诉爸爸妈妈,“你看,我已然这样做了”,等待父母对此做出的反应。父母的回应行为会让他们学习到哪些行为是被接受的,而哪些是不可以的。因此,及时地关注孩子的注意寻求行为也是引导孩子社会化,教会他们基本社会规则的重要过程。

我在美国学习儿童心理学的这几年里,有一个很重要的感受:普遍说来,美国的家长没有像中国的父母们那样给予孩子过多的关注,或者培养寻求过多的关注的意识。我的教育学导师今年已经六十岁了,他说,“有的孩子愿意做受人关注的那一个,有的孩子愿意做给人关注的那一个”。两种孩子其实没有好坏优劣之分,只是性格使然。但是如果你的孩子是一个“乐于给予别人关注的人”,那么请你不要硬生生的让TA去“学得”引人注目——因为孩子受到的关注已经足够了。

 学会去欣赏别人,也是一种快乐。

原创:晏妮
编辑:孙天怡
排版:丁诗琴
图片来源于网络

childcenter_swu


长按左侧二维码关注


    关注 HI宝贝计划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