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吉二中美女作家献给悄悄老去的70后......

 

作者简介牛丽萍,女,宁夏西吉县人。在医院临床工作十七年,现供职与西吉县第二中学,担任校医工作。部分作品在区内...







作者简介

牛丽萍,女,宁夏西吉县人。在医院临床工作十七年,现供职与西吉县第二中学,担任校医工作。部分作品在区内外公众微信平台发表,得到网友的广泛好评,部分作品被区内外报刊、杂志刊登,部分诗歌、散文入选中国“文学之乡”丛书和“固原文学”丛书。

献给悄悄老去的70后
小时候最盼望的事是过年,因为过年了会有新衣服穿,会有洋糖、花生、核桃和兄弟姐妹们分吃,会有一缸油饼、麻花吃一正月,会有肉吃、把一挂小鞭炮拆成一个一个的放……小时候的年里充满幸福快乐和期望。



上小学时,报名填写家庭成分一栏时,会自豪的告诉老师:“贫下中农。”因为临出门前母亲教我这么说,母亲说不能说富农、地主,那时候我不明白这些成分的含义。那时的上课铃声是自制、手敲的,所以每一所学校的铃声都是独一无二的,每天上课之前和放学排队回家唱的歌曲是《我们是社会主义接班人》,回家后在十八寸黑白电视上看的动画片是《小蝌蚪找妈妈》、《大闹天宫》、《黑猫警长》《舒克和贝塔》。那时候我们学习的榜样是张海迪,身残志坚,会八国语言。那时候每天胸前飘着鲜艳干净的红领巾,因为我们深信那三角形的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最重要的是它的红色是先烈们的鲜血染成的,所以我们回家后把红领巾会放在家里最干净的地方。那时候老师是我们心目中最伟大、神圣的人,对老师的尊敬前所未有,对老师的话绝对服从。那时候我们最害怕的一句话是:“老师来了!”这句话让班里的调皮鬼屡试不爽,但每一次都会让我们从一盘散沙瞬间鸦雀无声。那时候的农村“赤脚医生”被村民们尊称为“先生”,每次家里有人生病了,母亲都会让我去先生家请“先生”,我们村的“先生”是个中年女人,面容和善,即便她正在做饭,只要有人叫,她会丢下做了半拉的饭背上那个印有红十字的药匣子跟你走。



那年月“电奔子”会送来一封封来自四面八方的家信,收信的人家会把信给全家人念几遍。那年月母亲写给父亲的信,开头都是这样写的:亲爱的,你好!身体健康、工作顺利吗?母亲是文盲,每次写信都是她口述,我写。从我小学三年级开始,母亲结束了央求别人代写书信的历史,那时候的我不懂亲爱的是什么。



那时候的初中一学期五元钱学费,背着炒面和馍馍就着学校提供的白开水住宿在学校,住着那种在大教室里用胡基砌成的两行大通铺,中间有一过道的、住几十人的宿舍。每到夏天,到周三时细菌在馍馍上生长成一簇簇绿毛,用手剥落发霉的皮,吃掉里面还没有坏的部分。课间,学校大喇叭里唱着邓丽君的《小城故事》,声音甜美,让人不由想象她肯定美如天仙。



考上中专那年,满街到处唱着:《跟着感觉走》、《我家住在黄土高坡》。那一年流行的布料名叫巴拉马,那年我第一次穿皮鞋,那年月琼瑶小说、录像风靡,那年月秦汉的潇洒帅气是女生心目中的男神偶像,林青霞的美丽是我们的向往目标,他们金童玉女的恋爱让我们痴迷和向往。那年月考上学,国家管吃管住还一月发八元零花钱,毕业后国家包分配工作。那年月我们学习却非常刻苦。



那年月毕业分配工作后,单位分配住房,单位同事亲如兄弟姐妹,有事吱一声,你的事就是全单位的事。那年月家家用砖垒锅灶加鼓风机做饭,偶尔停电了,街头饭馆里人满为患,全是出来吃饭的人,那年月拿手机的是达官显贵,那年月台历,挂历单位每年必发……



如今的70后人到中年走在奔五的年龄,喜欢回忆过去,不管过去是苦是甜,经历了都是美好。把过往储存在回忆里,等我们退休了、老了、走不动了,挪一把藤椅在阳台、沏一杯清茶、戴一副老花镜、放一曲荡气回肠的轻音乐、脚下放几盆每天伺候的花草,让阳光晒着佝偻的身体,打开回忆之门,把过往在记忆里放电影,那曾经的苦涩也是一种幸福。



小编很辛苦,求您点个
+广告打赏一下吧


    关注 西吉大城小事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

0 个评论

要回复文章请先登录注册